近30年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当前话题_副词论文

30年来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当前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虚词论文,汉语论文,发展趋势论文,课题论文,年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零 前言

      众所周知,汉语具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法学,迄今还不到120年;而成系统、有创见的成果迭现,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这段时间。这30多年来,语法研究包括虚词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局限与不足,更应该明确未来应该前进的方向,尤其是需要认识存在的问题,知道当前应该亟需努力抓紧从事的研究课题。

      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汉语副词及相关的虚词,在多个方面都作了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遇到了一些挫折,更积累了一系列的经验。所以,希望通过认真的调查与总结,对这30年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汉语虚词的基本特征与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汉语是一种形态特征很不发达的分析性语言,许多在印欧语言中分别由各类实词的屈折形式承担的语法任务,在汉语中往往要借助于助词、副词、语气词、标记词乃至方位词、趋向词等各种虚词和准虚词来完成。当然,汉语的介词、连词等虚词也承担了各种重要的语法任务,只是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各具特色的介词、连词。就汉语虚词自身的特点来看,尽管绝对数量并不很多,但功能和用法纷繁多样,不但使用范围广、频率高,而且其内部各小类和成员之间个性突出、功能不一,用法多样、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和类推性。因此,要想全面深刻地揭示汉语语法规律,科学合理地阐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对应或不对应的关系,就必须花大力气对各类虚词进行尽可能详尽透彻的研究。也正因为汉语虚词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自《马氏文通》以来,尤其是最近这30多年来,现代汉语虚词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虚词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创获。

      纵观整个汉语语法研究史,可以清楚地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30多年来,汉语虚词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学者们发表了大量各具特色的虚词研究论文与专著,其中相当一些成果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大多数研究已不再满足于对各类虚词用法进行词典式的一条一条义项的描写,而是开始注意到这些语法意义之间的沟通,以建立起语法意义的网络系统;不仅仅是对个别虚词做孤立的分析,而是开始注意到类聚虚词或相关虚词的综合与比较;不仅仅是单视角地就虚词研究虚词,而是多视角地把虚词跟句法结构、语用功能乃至认知背景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也不仅仅是共时地、静态地对虚词进行描写与分析,而是历时地、动态地进行纵横互证的研究与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虚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理论上兼收并蓄,方法上博采众长,可以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汉语虚词研究更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就虚词研究的具体成果而言,除了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之外,侯学超、张斌、朱景松分别主编了《现代汉语虚词词典》①;21世纪初还出版了《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②。至于陆续出版的各种虚词研究著作,数量更是十分可观,比如,现代汉语介词研究著作就有③: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1996)、傅雨贤《现代汉语介词研究》(1997)、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2002)、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2003)、周文华《现代汉语介词习得研究》(2011)、李德鹏《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成词研究》(2011)、万莹《相似介词“X”与“X着/了”比较研究》(2013)等。现代汉语副词研究著作则有: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00、2014修订)、周小兵、赵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2002)、张亚军《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200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2004)、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2008)、杨德峰《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副词定量研究》(2008)、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分析》(2010)、史金生《现代汉语副词连用顺序和共现研究》(2011)、邹海清《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功能研究》(2011)、季薇《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2011)、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句法语义研究》(2011)、高顺全《多义副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研究》(2012)、张则顺《现代汉语确信副词研究》(2015)等。至于发表在各种专业杂志、学术期刊与论文集刊中的虚词研究学术论文,以及硕、博士论文,更是多到难以计数。

      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定式,作为汉语表达的基本语法手段之一的虚词,必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只是不同历史时期变化的方式、速度和作用、结果有所不同。30多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汉语在词汇、语法、语用乃至语音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新词新语的不断产生不同,语法变化尤其是虚词变化,相对隐蔽、缓慢而不易察觉,因而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这些年来,研究新词新语的论著很多,研究当代虚词变异的论著就很少。其实,语言传播的方式已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网络交际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使得大量特殊的甚至临时的语法手法能够迅速在语言交际中被模仿类推而广为接受,从而导致汉语表达方式,包括不少虚词的用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细微的变化就会从量变转向质变。如果仔细比较一下30年前后的虚词用法,就可以清楚看到,当代汉语虚词在性质与范围、功能和特征、作用与功效、发展和趋势等各方面,都已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近15年来,当代汉语虚词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这些年来,语法学者在研究虚词用法和探索虚词演化时,尽管也曾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当代汉语虚词的发展与变化,其中有些个案分析还十分深入,但是,有意识地对当代虚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规律进行成系统、多角度的考察与研究的,迄今还相当少见。

      经过深入调查与多方比较,我们认为,这30年来当代汉语虚词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语法功能的扩展化和中和化;(2)表达作用的细化、转化和主观化;(3)常用虚词的构式化与标记化;(4)新兴虚词产生与流行的快捷化与简易化。然而,目前出版的虚词词典、撰写的语法论著,乃至各种通行的对内、对外汉语教材,所涉及到的虚词部分大都是按照以往的观察编写的,还较少反映那些已经或正在变化的现象、用法和规律。这种状况对于当前汉语虚词的研究、教学和应用,都是不相适应的。有鉴于此,下面力求从多个角度切入,对当代汉语虚词的特征尤其是虚词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主要根据不同虚词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切入,分析当代汉语虚词变化的性质与特征、规律与作用、动因与机制,着重对那些变化比较显著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变异现象作一个宏观的概述;尽可能地揭示当代汉语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标记词,以及准虚词——方位词、趋向词的发展趋势与当前课题,为广大的虚词研究工作者,尤其是广大的研究生探究汉语虚词提供参考。

      二、汉语虚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阐释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汉语副词研究发展过程中八个方面的研究理论及相关情况。

      2.1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Hopper & Traugott(1993)将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定义为:词汇条目和句法结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表达语法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些语言成分一旦语法化之后继续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的过程。与印欧语系语言不同,汉语词汇条目和句法结构语法化成为语法词或附着词之后不是演变成屈折词缀,而是跟毗邻词项融合成一个新的词汇项。比如,导致状动短语“极尽”语法化进而副词化的动因就是随着“极尽+VP”语义重心的后移,结构关系逐渐由述宾转化为状中(张谊生2010a),发展到例(4),就彻底副词化了。例如:

      

      汉语中的虚词比如介词、副词、连词和助词等大都是来自原实词或短语的虚化。如“从、在、到、向、由、把、被、叫”的介词化,“极、最、只、仅、也、还、再、又、已经、正在、马上”的副词化,“和、跟、与、同、因为、只要”的连词化,都与语法化密切相关。总之,通过运用语法化理论与方法,现代汉语虚词研究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2 主观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虚词语法功能中,必然会涉及主观化。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而主观化是为了表现这种主观性而呈现出来的相应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顺带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留下自我的印记。比如“没”从动词虚化为副词,由于受到主观表达的制约逐渐转化成为主观减量标记(张谊生2006)。例如:

      

      前两个“没”还具有一定的否定功能,后两个“没”基本上只有主观评注功能了,原来的语义真值否定功能,基本上就消失了。同样,副词中评注性副词的形成,既是语法化过程,也经历了主观化,所以,主观化理论对于评注性副词和语气词主观性功能获得的解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主观化研究现在已经发展为汉语虚词研究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2.3 词汇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词汇化(lexicalization)分共时与历时,这里主要指的是历时词汇化。而在词汇化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颇受关注,就是指词汇化过程开始之时,两个成分之间不具有直接成分关系,如“与否、的话、加以、罢了、因而、从而、及其、与其”等。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董秀芳(2011)、刘红妮(2009)都有过专门讨论。严格地讲,实词词汇化一般只是增加词库的成员,与语法化关系不大,而虚词词汇化、尤其是由实而虚的词汇化则与语法化重合、交叉。比如程度副词“极其”的形成,就是跨层词汇化进而副词化的结果(张谊生2007)。例如:

      

      例(9)的“极其智巧”还是动宾关系,表示“竭尽他自己的智谋和机巧”;例(10)的“极其精巧”也应该是动宾式的,“日”是状语,意谓“日益使之达到精巧”;例(12)的“极其精巧”已经是偏正式的了,表示“非常精巧、极为精巧”;例(11)则处于两可之间,既可以分析为动宾关系,深层含义是“尽力表现神人的灵巧”,也可以分析为偏正关系,直接理解为“非常灵巧、极为灵巧”,表明这个“极其”正处在由跨层连用向副词转化的过程中。总之,汉语虚词的双音化趋势,导致一些句法成分在词汇化的同时也逐渐虚化了。

      2.4 构式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构式(construction)语法是由Goldberg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语法理论,Goldberg(1995)对构式的定义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作为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

〉时,且C的形式(

)或意义(

)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也就是说,构式(习语或句式等)有其自身独立于组成成分的整体意义,这个整体意义是无法从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句式推导出来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之后Goldberg对构式的概念作了一定的修订,突出了形式和功能的匹配。并且强调指出,所有层面的语法分析都涉及构式:构式就是形式与语义或话语功能的匹配体,包括词素、词、习语,部分词汇填充和完整概括的短语模式。运用构式语法来研究汉语虚词开始被学者所关注。彭睿(2007)通过对汉语“非结构性排列>双音节虚词”这一历时演变过程的考察探讨了构式语法化问题。构式语法化在该文中被定义为一种重新分析的过程,可能诱发其内部成员(包括核心动词)之间的融合、合并和语法化等。其实,汉语虚词作为句法构件所构成的构式,也都可以用构式语法来加以分析。所以,从构式化的角度探讨汉语结构与虚词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由评注性副词“也、真是”构成的感叹句“也真是X了”,近来已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构式。例如:

      

      例(13)“真是醉了”还不是构式,例(14)-(16)的“也真是X了/的”都已是典型的流行构式了。再比如,“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先是依次降格,从名词转化为动词进而虚化为介词再悬空成为被动标记与构词语素,在新时期又进一步形成了新的“被”字构式(施春宏2013)。

      2.5 标记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所谓标记化,这里不是指语言分析中有标记与无标记对立关系的标记(marked)现象,而是指一些实词或虚词进一步虚化以及某些短语逐渐凝固转化,成为小品词(particle)、标记词。比如时态标记“着、了、过”与结构标记“的、地、得”;再比如,话题标记“的话、而言、则已”与话语标记“你看、你别说”。比如,“中”本来只是个名词,由于经常后附于其他名词,逐渐黏着和定位就成了类虚词方位词,再向前虚化就成了持续体标记;而“给”本来是动词,降格为介词再继续虚化成为特定的焦点标记。演化途径可以标示如下:

      (17)位置居中>属于华中>躺在家中>留在心中>在运行中>正营业中

      (18)给我一本书>交给我一本书>交一本书给我>给我交一本书>那本书给他交了>那本书他给交了>他把那本书给交了/那本书被他给交了

      标记化过程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比如例(19)“中”还是方位词,例(20)“中”就是体标记了:

      

      2.6 元语言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元语言”(meta-language)这一概念来自现代逻辑学和语言哲学。塔斯基赋予其特定含义,“元X”就是“关于X的X”。客体层面是关于客观对象的表述,而元层面是关于语言表述的描述。表述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语言是对象语言、基本语言(primary language),而对这些表述客观事实的对象语言、基本语言进行称说、加工、调节的语言就是工具语言、元语言。基本语言是说明或表述命题的语言,元语言是指用于说明或评注基本语言的语言。元语言有四种基本的作用:标记话题结构;组织会话话论;评价命题论点;沟通交际渠道。沈家煊(2001)曾经对副词“还”的元语用法作过富有启发意义的阐释。而汉语中的一些插入语、关联词语具有相对丰富的元语用法,尤其是汉语评注性副词更具有各种元语用法,主要涉及标记作用、评价作用和关联作用等。比如“就”的评注功能的形成,就是元语化的结果。例如:

      

      时间副词“就”形成以后,在表示时间的同时,又出现了限定范围的用法。例如:

      

      在此基础上,在主观化的作用下,表示范围的“就”又引申出表强调的评注性用法。例如:

      

      至此,动词“就”先虚化为副词“就”,再进一步虚化,由表时间、范围一直到转向了“不涉及话题内容的话语部分”——表示说话人对某种客观情况的主观态度;于是,副词“就”的强调主观情态的元语用法形成了(张谊生2000)。总之,副词的元语用法,几乎都是在语法化过程中,副词的人际功能或篇章功能进一步加强而形成的。

      2.7 语义地图模型与汉语虚词研究

      语义地图模型(semantic map model)是近年来语言类型学和认知语义学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语义分析方法,构建语义地图模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直观的图形揭示人类语言多功能模式的变异方式与相关特征,阐释不同的多功能模式背后的条理性与规律性。语义地图分析还可以有效地区分语素的多义性和同音性,可以直观地呈现不同功能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写语言变化的相应途径。目前汉语中借助语义地图模型解决汉语虚词问题的代表论著,主要有:张敏《“语义地图模型”:原理、操作及在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研究中的运用》(2010)、陈前瑞、王继红《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2010)、王慧萍、潘秋平《从语义地图谈“然后”》(2010),吴福祥《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2011)、吴福祥、张定《语义图模型:语言类型学的新视角》(2011)等。比如,副词的语篇衔接功能包括客观性衔接与主观性衔接,前者涉及交际过程中的各种事理因素,包括顺序、追加、情状等;后者体现发话人在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主观认识,涉及到推理、解注、条件、转折等(张谊生1996)。如果用语义地图表示,就显得更加清楚直观:

      

      毋庸讳言,运用语义地图模型来研究汉语虚词的功能与用法,形成与演化说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过,从已有成果所解决的问题、提供的研究思路来看,相信会有很大的前景。

      2.8 附缀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研究

      附缀(clitic)指失去语音独立性,必须依附于一个独立的词,但句法上仍有词的地位(而非词内语素)的词,又被称为“语缀、附着词、词组尾”等。“附缀”这一概念现在还较少为国内语法学界所提及,实际上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语音—语法现象。附缀是附缀化操作的产物,附缀化(cliticization)不同于一般的句法操作,使一个句法上尚有词的地位的成分在语音上依附于宿主,经常造成句法与语音的错配。对于附缀的认定,基本原则是句法从严,语音从宽,句法上重点确认那些涉及语序改变、结构错配以及有明显语音脱落的现象为附缀。有关汉语附缀现象的研究,散见于刘丹青(2008:547-551)、白鸽、刘丹青等《北京话代词“人”的前附缀化——兼及“人”的附缀化在其他方言中的平行表现》(2012)、张斌、张谊生《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倾向》(2012)、张斌(2013)、张谊生(2014)等论著。笔者认为,介词“于”的附缀化及其零形后果,对于一些非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带宾语现象的解释,更具说服力(张谊生2010b)。比如形容词“痛心”、不及物动词“感恩”的关涉对象,都可以由介词“于”引导,出于韵律节奏的协调性与语用表达经济性的需要,“于”逐渐成了一个经常脱落的后附缀。例如:

      

      此外,一些跨层结构词汇化所形成的副词“极其”、连词“及其”中的“其”,其词汇化过程如从附缀的角度来看,其实也经历了从附缀化到词缀化的过程。总之,从附缀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一些虚词的形成,会揭示更多的以往不为所知的现象和原因。

      三、当前汉语虚词研究的不足与课题

      无庸讳言,虚词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下面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当前虚词研究的不足,尤其是值得进一步拓展的方面,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

      1.迄今为止,汉语虚词研究,微观的单个虚词的研究以及对比研究比较详尽,宏观的整个类别的探讨和理论总结相对简单。这是因为汉语虚词主要都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功能词,个性强于共性。个体分析易,整体探讨难。但是,如果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具有类型学的视野,对于汉语虚词的整体性特点,还是可以展开研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的。

      2.对虚词本身的意义和用法的描写相当深入细致,而结合虚词的格式和构式的分析还略嫌零散薄弱。众所周知,虚词本身的用法相对灵活、多样,要想深刻、透彻地揭示汉语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的规律,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托虚词及其运用的句式和格式,尤其是一系列带有明显标记特色的虚词,更是如此。当然,需要避免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将句式、构式乃至特定语境中体现的语义甚至语用义,硬归到某个或某些虚词身上。

      3.表层现象和具体义项的归纳分析仍然居多,深层关系和内在联系的探索和解释稍显不足。虚词的形成与发展、使用与限制,有许多现象只是一种表面的情况,具体用法的说明当然很有必要,但是要想深刻揭示其内在演化的规律、使用的特点,就必须深入表层现象的背后,多角度地运用有效的语言理论与方法。

      4.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普遍和纯熟,其他学说特别是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熟练和普及。结构主义描写、分析的研究方法,当然至今还是汉语虚词研究的基础。但是,要想取得更多的突破,就必须采用多元论的观点,尽可能地借鉴各种行之有效的西方语言理论,对各种虚词现象的性质、特征、规律加以充分的揭示与解释。

      5.涉及多种理论接口的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例如在虚词演化的过程中,不仅仅只属于语法化,有时还会处于词汇化、主观化、标记化、构式化、附缀化等接口上,而这些问题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上看,汉语虚词研究在这些领域还大有作为。

      6.汉语虚词的形成与演化与相关方言的比较研究,以及与相关方言接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方言研究缺乏历时资料,而且,方言虚词用法的调查、归纳,目前做得还很不够,其实有些共同语表现不充分的虚词演化现象,在有些方言里面非常清楚。如果能够将方言中的特定用法与汉语史上的演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取得意外的突破。

      7.汉语虚词的研究与相关学科,如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儿童语言习得、语言逻辑学乃至病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互动的研究,想必会有更远的前景。可是,迄今为止,关注这方面课题的学者实在非常之少。当然,要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甚至在两个方面都要具有一定的造诣和研究心得,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8.有关虚词各种资料库、语料库的建设,包括历时演化、共时发展的资料库建设,现在还很薄弱。就以副词的历时演化为例,甲骨文、金文里面到底有哪些副词,具体的功能又是怎么样的。又比如,佛经语言中的副词与中原汉语原有副词的差异,北方阿尔泰语系副词对汉语副词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状况。这方面的资料现在还太少,需要有人整理④。

      本文曾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创刊35周年庆典”(2014.11.15-16)上宣读,根据与会专家意见,本稿作了全面的修改。

      ①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系列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虚词词典。本文主要关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②《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由张斌主编,2002年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包括《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张亚军)、《介词与介引功能》(陈昌来)、《连词与相关问题》(周刚)、《语气词与语气系统》(齐沪扬)、《助词与相关格式》(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合编)六本。

      ③研究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介词与副词的专著,这些年来主要有: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2002)、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2002)、王鸿滨《〈春秋左传〉介词研究》(2005)、赵大明《〈左传〉介词研究》(2007)、史冬青《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研究》(2009)、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2012),以及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2004)、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2005)、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研究》(2005)、陈群《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2006)、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2007)、许伟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2008)等。

      ④当然,虚词研究资料库的建设,即使是某一个方面的建设,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研究团队。

标签:;  ;  ;  ;  ;  ;  

近30年汉语虚词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当前话题_副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