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探析论文_连妤莉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中小学的生源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很多学校的布局与规模逐渐难以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小学学校的扩建工作已经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对中小学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为中小学建筑布局设计方案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校;布局;建筑设计;共享和开放的公共空间

引言

校园建筑作为学校教育的物质载体,其不仅决定了校园环境与学校空间的多层次变化,同时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归属,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来说,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中小学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原则

1.1实用性

学校建筑是为全体师生与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在布局设计上,必须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既要满足学生的各项活动需求,同时也要创造宁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与教学办公环境,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创造有利条件。

1.2整体性

中小学学校大多位于城市居民区的中心位置,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布局设计上必须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出发,对校园地理位置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学校建筑能够在建筑风格、功能性等方面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从而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并达到丰富城市建筑景观的效果。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中小学学校的建筑比较多样,但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却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因此在对学校建筑的布局规划中,同样需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对所有建筑进行综合考虑,使每一个校园建筑都能够与周围校园建筑融为一体。

1.3针对性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中小学教学需求逐渐趋于多元化,因此对于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不能在具体布局规划上做出过多的限制,而是要坚持针对性的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育理念、教学需求以及当地文化特色来选择合适的设计主题,如中式建筑群、现代生态建筑群等等,之后再围绕设计主题对不同功能的建筑进行具体规划设计。

1.4生态性

近年来,绿色、环保、节能等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而在中小学学校建筑的布局设计中,同样也需要遵循这一理念,最大限度地对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进行利用,努力建造一种舒适的、低能耗的生态建筑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校园的构想。

2中小学学校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方式

图1 深圳某小学鸟瞰图

中小学学校虽然在规模上与大学校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作为大型的教育活动场所,其在布局设计中同样需要对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明确划分。从总体上来看,所有学校建筑规模主要应根据学校学生与教师数量而定,较大的学校应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一般来说,中小学学校主要可分为教学办公区、体育活动区、以及生活服务区三部分。三大分区应根据校园周边的城市空间协调考虑,合理布局。体育活动区属于喧闹区域,可以布置在临城市主干道一侧,从而起到隔绝城市噪音和影响的作用。教学办公区靠近学校主入口,布置在较安静或景观较好一侧。生活服务区可结合学校次要出入口,布置在紧临交通方便的城市区域,保证车行和后勤流线的方便通达。三大分区之间要遵循相对独立但又有机联系的布置原则。即保证各功能之间不相互干扰,同时也通过交通联系或共享空间保证校园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3 中小学学校建筑建筑设计

校园建筑因其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严格的规范限制,在建筑设计方面具有理性的一面。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各种新型教育理念的形成,设计师们越发关注对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创新型的研究。

教学楼是中小学学校建筑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场所,一般可分为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教师综合办公区(教师办公室)以及学生活动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应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布局,做到高效便捷,交通方便,空间灵活。中小学教学楼一般采用外廊式布置方式,即保证教室的通风采光效果,舒适多变的走廊空间也为学生提供课间休憩的场所。考虑到各教学楼单元的联系,多在各层设置连接通道,而在现在新教学理念的支持下,交通通道往往结合绿化设置各种架空活动空间。多层次的活动空间即创作校园建筑的灵动活泼,也给师生提供许多课下交流和休憩场所,成为校园内充满特色的记忆空间。教学楼设计尽量开敞通透,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同时考虑多周围景观资源的引入和借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场所。

现代校园即要满足严高效的教学定性,同时也在提倡更多共享和开放的公共空间。如深圳市地方中小学设计规范对学校架空层的设置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鼓励创作多层次的活动交流空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一大批新颖美丽的校园建筑拔地而起。新材料和工艺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楼的呆板形象,许多校园建筑成为了一道城市亮丽的风景线,具有很强的标志性。

图表2 某创新型校园建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小学学校的合理布局和建筑设计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者必须要坚持整体性、实用性等设计原则,并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各区域进行灵活设计,才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卫林.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82.

[2]时文忠.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与学校建筑布局规划[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6):26-28.

论文作者:连妤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探析论文_连妤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