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思想下自本课堂对学生自信发展的实证研究
董雨涵
(保定市美术中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选取保定市美术中学高一年级40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Shrauger编制,季益富、于欣翻译的《个人评价问卷》测量被试自信水平。学生入学后第一次施测(前测),这是学生自信心的自然发展水平;两学期后,第二次测量学生自信水平(后测)。对前测与后测进行差异性检验,同时,将不同课堂参与度被试的自信发展水平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被试后测水平显著高于前测;自本课堂参与度高的学生其自信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低参与度学生。
关键词: 自教育;自本课堂;自信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巨变期,自我发展是这一时期尤为关键的课题。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1]研究发现,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并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起到一定的预测与促进作用。[2]此外,自信还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3]
ABA和GA3在生理代谢上是相互联系,均从甲羟戊酸通过光敏色素系统转变而来,一般长日照有利于形成GA3,短日照有利于形成ABA。GA3可以逆转ABA的抑制作用,ABA和GA3对休眠和萌芽可能具有协同和负反馈调节作用。虽然在个别种类激素的作用上存在分歧,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还是支持植物生长抑制物质与生长促进物质共同作用、决定及调节植物休眠这一理论,即当某种因子相对占优势时,就表现该因子所控制的生理生化变化。
很多教育学者认为,在新课改指引下的非传统课堂模式,构建支持性的、鼓励和包容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主要方式[4][5]。
顺应新课改要求、基于保定市美术中学二十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贺宇良校长提出了自教育思想,并在自教育思想指导下,将课堂打造成自本课堂模式。自本课堂中的“自”,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即以每一个学生为本,重心更加下移。[6]在自本课堂中师生从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转变为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教学关系。
“四十年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后,政府号召种树。当时,村长给村民开会,要求村民种杨树。其实,不用村长说,大家心里都有数——杨树不挑剔,种上就活,不用过多管它。”
自本课堂有效突显了师生共同作为学习者的特征,进入“课堂学习的新样态”。浸染在自教育思想中的学生,不断从自本课堂的展示、丰富的校本课程、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体验并积累自身成功经验,使其自信心得以发展。本研究为自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旨在证实自教育思想以及自本课堂对学生自信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供一条重要途径,为我国课堂改革提供实证支持。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教师对学生自本课堂参与度的评分(分为高参与度组、低参与度组),因变量是学生前后测自信分数的差值,检验不同参与度的学生其自信水平的发展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以此确定,相比于低参与度的学生,在自本课堂中高参与度学生自信水平的提升更显著。
将高一学生自信量表各维度前测的平均分与后测平均分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二)工具
各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与地理等任课教师对班内每个学生在自本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进行5点评分,1表示参与度非常低,5表示参与度非常高。各科教师评价的平均分即为该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分。选取4.5分以上的被试为高分组(N=61),2分以下的被试为低分组(N=63)。
(三)研究思路
研究者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次测量时间为20分钟,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整群抽样保定市美术中学高一年级学生400人,其中男生168人,女生232人,被试平均年龄15.66岁。
(四)程序
本研究共进行两次测试,前测在高一新生入学后(2018年9月),这是学生自信的自然发展水平,即为基线水平。后测在高一学生第二学期末(2019年6月),这是学生在自本课堂中学习一年后的自信水平。对前测与后测进行差异分析,检验高一学生经过自本课堂学习后其自信水平是否有所提升。
三、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与后测自信水平的差异比较
国家推行总额预付制的医保改革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倒逼医院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在医保控费方面采用了分科定额控制管理方式,精细化程度不够。在新的医疗改革大环境下,迫切需要医院管理人员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思维进行医疗费用的管控,在支持国家医改政策的同时,谋求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应探索多种医保费用管理手段,除了绩效考核方法以外,探索单病种质量管理及费用管控、临床路径管理等考核制度。
表1 前测与后测自信水平的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除心境外,在学业表现等自信各维度上,被试后测的自信水平均高于前测。在同人交谈、体育运动及总分等维度上,后测平均分显著高于前测(p<0.05)。这表明,入学一年后高一学生在同人交谈、体育运动及总体的自信水平上有了显著提升。
(二)不同课堂参与度对自信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个人评价问卷,该问卷由Shrauger于1990年编制,我国学者季益富、于欣翻译,该问卷主要是测量自信。它有6个分量表,包括学业表现、外表、体育运动、社会相互作用、爱情关系及同他人交谈等维度。该问卷由54个题项组成,采用4级评分方式,分值越高表示该个体的自信程度越高。此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由于本研究施测对象为高中生,因此去掉了爱情关系维度下相关题目,共计47个题项。
被试自信总分的前、后测差值即为其自信发展水平。对高、低课堂参与组被试的自信发展水平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课堂参与高分组的自信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这表明,在自本课堂上越是积极参与、投入度高的学生,其自信水平提升得就越大。
孙敬文:“好歹我的绰号是别人送给我的,我不接受都没办法。而他的绰号是自己送给自己的,见人就推销,别人想不接受都难!”
表2 学生自信发展水平在不同课堂参与度上的差异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入学一年后其总体的自信水平上有了显著提升,尤其在同人交谈、体育运动等方面。这表明,高一学生入学后,在自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不仅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发展,其自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当然,这其中也可能包含了学生自然成长的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自本课堂对学生自信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课堂参与度为自变量,各科教师对每名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进行评分。由此,区分出不同参与度的学生,并对高、低参与度学生的自信发展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低参与度学生,在自本课堂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其自信发展提升得更大,即自本课堂对学生自信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自本课堂把一名教师台上主讲、全班同学听讲的传统课堂教学变成多名学生担当小主持人,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在小组PK中提升知识能力的课堂,将紧张局促的教学环境变成自由展示,将教师“独角戏”变成师生互动,将生硬灌输变成主动探究的教育模式。自本课堂中搭建的学习平台,丰富了课程组织形式,形成了合作互学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不同领域中积累成功经验,促进了学生自信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丽萍.自信心及其培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车丽萍,姚莹莹.国外关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信的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16(1):96-99.
[3]Wylie R C.The Self-concept.In:Lincoln Wed.Theory and research on selected topics.vol.2.NE: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79.823-828
[4]刘志中,刘桂婷.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信、自尊、自立的路——浅谈教学中如何使后进生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6-37.
[5]尹宁宁.从课堂上怕不怕“出丑”,看孩子自信心的培养[J].新课程(上),2009(9).
[6]贺宇良.在“自教育”中自由呼吸[N].中国教师报,2018-4-1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