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论文

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论文

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 张展望(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 到了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而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摇篮,也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高校教育更是开始完成了从知识能力的教育转变为人文素质与知识能力齐头并进的模式。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田径训练中,人文素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人文素质与田径训练有机结合,成为了各个高校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 田径运动训练 人文素质 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奥林匹克一直是我们世界最高体育盛宴,奥林匹克精神也是我们一致认同的体育精神。百年奥运风云,变化的是地点,是形式,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一直是奥运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正因此,高校的田径训练活动除了传授运动知识和技巧,更要解读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意义,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项变革对高校体育教学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同时,也为高校田径运动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突破口。

1、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必要性

1.1、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

(1)训练过程过于注重成绩。

我们都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田径比赛的赛场上,名次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也正因此,大部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课程中,教练和学生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争分夺秒的为提高名次和体能而努力,片面的追求达标率,以此作为唯一的体育运动中田径比赛的衡量标准。也正因此,在田径训练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其他素质教育,忽略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一直以来,高校的教师和教练豆浆教学重点放在了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强度和运动训练的内容上。在教学内容上,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竞技技能,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要求不严,关注较少。这样的行为,恰恰忽略了教育本身的育人作用,这样过于注重成绩的表现,给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2)训练缺乏科学性。

用地政策是制约星光村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四川省也在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但是目前政策不明朗。星光村名气打响后,很多外来业主愿意到星光村投资,已入住的业主也想扩大规模,但是都因为用地政策突不破,新项目引进和规模扩大受阻,影响了星光村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都说教师是领航人,是指路明灯。一个教师的思想对于他的学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古今中外,有多少赞扬老师的名言。由此可见,教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科学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人步入社会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时候的我们,需要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既要求高技能有要求高素质,而不是一个只会埋头苦干的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就像是一个水桶,不论是那一方面的缺失,都会成为事业上的短板。尤其是体育方向大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虽然体育方面的知识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强,但是相应的人文素质较低。这影响了相应的体育人才的发展和进度,影响了工作能力和生活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毕业生反馈了这样的消息。

大部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体系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和独立性。统一的行动、统一的训练方法,队员要求绝对服从于教练。以上种种,固有的僵化的训练模式,压制了运动员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是训练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更没有根据运动员本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更加科学、更加独特的训练计划,没有发挥出每个人的优点。这样盲目的训练,难以取得好成绩。

(3)体育发展变革的必经之路。

在目前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似乎只是作为一个运动员,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儿存在。大部分训练中,运动员只是一个执行教练口令的,听从教练命令的存在。运动员没有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对于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反复的练习,而不是反复的思考。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无数先人的实践中,教育的最终力量集中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集中在人的精神世界里[3]。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有限的,他是他的思考是无限的,我们的身体停留在地球上,可我们的思想能够延伸到宇宙中。人和动物最基本的区别之一就是独立思考。一个没有思考的人,他的大脑和灵魂完全依赖于他们的灌输,他人的思想会完全代替自己的思想,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动物。独立思考,才会令一个人看清自己应该走的路,才会有所创造,才会有所进度和发展。

1.2、实施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中,已经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们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已经覆盖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训练中,也同样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处适合中国社会理念的新的体育人才。如果田径运动训练是一架飞机,那么体训技能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是这架飞机不可或缺的两翼。

那么,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在新时代的指导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人文素质教育蓬勃发展。我们已经坐在了时代的大船上,跟着航行的方向走,才能驶向更辉煌的明天。

(2)未来工作生活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人们近些年来也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更多的体育活动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相融合。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项目部根据坝体填筑施工特点,加大了人员管理力度,配备了满足施工要求的作业人员,以保证坝体填筑施工任务顺利进行。加强了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形成两班倒机制,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坝体填筑施工任务。

由图4可知,H2O2加入量为7 mL/L时,废水CODCr去除率较高,这表明在加入石墨烯的Fenton反应中,H2O2生成·OH自由基的速率加快,提高了H2O2的利用效率;CODCr去除率在H2O2加入量为10 mL/L时达到最大值,为90.9%,此时出水的CODCr浓度为55 mg/L。

由此可见,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必要的,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的田径比赛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3)运动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根据HBN评分情况进行效果标准评价[3]:(1)治愈,面部症状全部消失,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面部运动正常;(2)显效,面部症状基本消失,存在轻微功能减弱,静止状态下面部对称,张力无异常,眼睛可完全闭合,口有轻微不对称;(3)有效,明显功能减弱,静止状态下面部对称,张力无异常,抬眉额纹对称,用力可闭合眼睛合,口较明显不对称;(4)无效,面部症状无显著改善,口无力,眼不能闭。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及有效之和。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今年8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写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文素质教育低下,部分毕业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承受压力能力不足,心里脆弱,不能辨别是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快的适应进入社会之后的生活。

制作:肉切成大片。皮肚、鱿鱼、海参洗净切块,香菇切片,洗净油煽,鹌鹑蛋煮熟剥壳,大白菜洗净切块。取大号砂锅1只,大白菜铺底,以上原料分别摆在菜上,味精溶入汤中,汤浇入锅内,上火烧开。趁热上桌。

2) 使用行星轮作为铁钻工回转机构的传动轮系,具有结构简单,保证旋转过程的稳定性,是铁钻工回转机构设计时可优先选择的方案。

通常小麦的播种时间为20到30天左右,因此在秋收时,不要着急播种,首先应翻耕土地,同时呀保证土地深度,控制范围在23cm左右、近些年来大量使用旋耕机,导致整体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小麦播种需要土壤下实上虚,为确保播种全苗,应确保土壤和品种。因此在干旱时,应在造堤的前提下,再翻耕和旋耕,同时要使用圆盘耙耙实。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也发生着变化。因此,体育发展变革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件。人们对综合性的体育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有需求才有发展,才能创造。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是必然。

2、田径运动训练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2.1、教练思想的转变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在里面有一个片段,大女儿吉塔进入了国家队,国家队教练的训练方法与父亲的大相径庭,她开始怀疑父亲的似乎已经过时的训练方法。于是,她抛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训练方法,跟随者教练开始练习新的方法,她自以为是认为能够靠教练的方法在国际取胜。但是,连战几个国际大赛都是首轮就被淘汰,这让她很有挫败感。之后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重新捡起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在国际赛事上打败对手。

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想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改变田径运动训练教练的思想,转变教练的意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兼具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高校人才速成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练比较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在实际的教学生涯中,首先要建立教练对于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知。高校可以招聘具有新思想的新型教练人才或者聘请具有综合性思想的教授对教练进行不定期培训,潜移默化中转变教练思想。同时,将教练的人文素质教学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以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得到足够的重视。将人文素质教育当成每一位田径训练教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习惯。

2.2、增设人文素养课程

应试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模式的主导,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大学,我们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能力的标准。这种状况一直在现在也没有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在这种模式下,所有的课程都围绕着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如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展开。

我们的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路径,目前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只是有知识、缺能力的片面人才。因此,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增加相关的学分比重,势在必行[4]。只有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才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能力,培养出全面的田径运动训练方面的体育人才。

而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现有的课程和资源中重新配置、经费投入比例重新决定,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人文素质教育相应的课程一个完美的后备保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充分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增强相关知识能力水平。

2.3、强化和渗透人文素质环境。

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是在大学生活中,最能影响一个人外部环境。且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外交能力、抗压能力等,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中,一点点的学习积累相应的社会经验,发现自己的短处,并努力克服。

在高校中,在田径训练中,无形的渗透和强化人文素质环境,强调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体育队伍的人文精神。做到体育训练中有人文、课后活动中有人文、教练口中强调人文,这些都大大的促进了田径教学和人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2.4、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之前说过,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在大部分的田径训练中,忽略了运动员作为人的一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要从突出一个人的主体性作用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独立从事田径训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田径运动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相应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学习训练中,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地、活跃的状态,思维积极性会影响学生的训练态度和训练效果。良好的引导,学生主体作用的突出都能够更加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成果。

3、结论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内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重要的不仅仅是“育体”,更是“育人”。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体能训练和综合素质之间平衡发展,让学生达到一个身体与心理共同成长的目的。综上所述,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探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积极主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琼先,黄小龙.高校体教专业田径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校体育学,2015,(5).

[2]迟永辉.基于人文素质理念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探究[J].体育师友,2015,(4).

[3]朱淑娟.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5).

[4]李志友,黄祖才.试论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党史文苑,2005,12.

[5]韦祁.当前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4).

[6]徐敏,邓琳.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16).

中图分类号: G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4-168-2-JF

作者简介: 张展望(1995-),男,汉族,江苏泰州,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标签:;  ;  ;  ;  

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