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论文_傅贝杰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论文_傅贝杰

身份证号码:1307021992****2120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数量以及规模明显增多。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十分关键,不仅关系到建筑项目施工成本,同时还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建筑工程在造价预结算中展开严格审核,提高工程造价预算合理性,确保审核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审核质量,能够在降低工程项目投资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收益。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满足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实际需要,本文就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点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制的内涵和意义

建筑概念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十分关键,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有重要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涉及较多部门,包含项目开发商、承包商等,为了实现对这些部门的管理,提高工程资金利用有效性,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理念及相关机制,针对存在的资金纠纷问题,根据机制中相关规定处理,避免出现不必要争议。

1.1审核机制的内涵

工程项目施工中会消耗较多的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资金投入多,属于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主要对象,必须要坚持科学、全面、合理审核制度,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有效性。在审核过程中,一般需要做好单价套用审核、工程量审核、取费管理审核等,具体审核中需要以施工图纸内容为基础开展。审核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各方面文件的核实。

1.2审核机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预估算十分关键,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要做好预算、结算。在预算和结算中,承包单位与开发商的立场有明显不同,在操作态度方面也截然相反。工程项目施工中,承包商往往需要增加更多的项目,通过项目施工提高工程收益,开发商则希望项目删繁就简,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约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因此,两个单位不同态度,想要实现对矛盾的缓和及消除,就必须要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机制,对工程施工中各类资金流情况展开严格限制,使两个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节约工程项目成本,明确工程造价,避免因为资金周转等问题出现豆腐渣工程,提高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取得理想的建设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现存的问题

2.1图纸混淆

施工前的设计图纸,和竣工后的竣工图纸往往存在着很多数据上的差异。施工前的设计图纸大多只是设计上的大体构想,而竣工后的设计图纸才更加贴近建筑工程实际的数据。许多工程企业,为了省去中间环节,减少数据的更改,经常把施工前的图纸和竣工后的图纸混淆提交审核,这很大程度上造成数据的不准确,导致审核结果的偏差。

2.2信息更新不及时

施工的过程,需要根据实地情况反复的进行数据的修改。但往往由于相互之间信息的更新不及时,导致一边有修改,另一边没有修改。而在反复的修改和更新中,又不注意保存原有的信息,一旦出现数据的缺失、遗漏、模糊不清,将无从考证问题的出处,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

2.3材料管理不当

材料是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材料的质量、数目、单价都并非经过一人之手,所以有许多不良商贩想要其中获取利益。材料的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材料数目的偏差以及材料质量的缩水。预结算时报出较高的单价,然后用质量较低,价格不高的材料进行替换,从中获取差额利益。

2.4费用审核不严

预结算的资金中的主要的几项费用审核不严,比如材料费、人工费、机器维护费、折旧费等等。这些费用占了预结算资金中的一大半,但是不同材料不同地区的费用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在人口多的省市,劳动力富足,这样的人工费用就会降低,在物价较高的城市,材料费用也相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审核这类费用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避免出现因差异而产生的费用偏差。

3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建议

3.1结合实际进行审核方法调整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水平需要得到较好提升,这也是其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基础,因此,结合实际进行审核方法选用上的调整较为必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压力相对较小时,重点审核法可以得到应用,但在建筑工程管理事务较为繁多,如果预算规模较大,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应实施全面审核方式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均呈现了其动态化的特点,那么,在选择审核途径时,应尽可能的灵活化做出选择,防止僵化思想,并结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状况与需求分析结果,适当的调整审核途径。例如,某工程企业在进行审核工程造价预结算时,往往重视调整审核,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借助与第三方审计机构合作的方式,大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展开了联合审核途径,这就促进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应用效果的提升。

3.2注重审核内容的全面性提升

审核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根据施工前、中、后期,对各个阶段的施工设计图纸、实际施工应用、招标文件内容、工程施工进度及材料消耗清单等等都进行全面的审核,并且要保证对每次存在的各项文件、设计、内容的变更要做到及时更新和记录,做出充分施工变更对比和分析,确认工程量。伴随着审核内容全面性的不断提升,最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的精准度可以得到更好保障,这也有利于其更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应用。

3.3强化对审核结果的利用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需要更为多元的显现出来。具体来说,强化对审核结果的利用十分必要。建筑企业首先可以引入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报告机制,通过对相应审核工作开展状况进行评价的方式保障最终审核结果的精准。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则要基于成本控制以及预算绩效评价等管理目标,进行相关审核报告的分析与利用,并未成本控制策略的选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量化、细化等提供一定参考。财务内部控制视角下,相关审核结果也可以成为财务层面内部控制力度调整,相关管理与控制策略选用层面的一个具体参考。通过不断强化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的利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也可以更好发挥出来。

3.4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机构及人员设置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对实际审核工作效率也有直接影响。完整的审核机构能够保证造价审核工作的稳步开展,同时为造价审核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在建筑工程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审核机构设置,配置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审核人员,为各项审核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此方面,首先应保证审核人员配置充足,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其次应对岗位责任进行合理分配,明确每个岗位承担的造价审核任务及责任。通过完善责任管理机制,制定配套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奖惩措施,激发审核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最后应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帮助工程造价审核人员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制度的变化,掌握新的审核技术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审核管理水平,高质量完成各项造价审核工作任务。

3.5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的监督控制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材料价格审核。建筑工程的材料成本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开展造价审核的重点内容。而且材料价格会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可能引发造价超预算问题,也会对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在开展预结算审核的过程中,需要实际开展市场价格调查工作,确保允许价格变化范围设置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全面搜集、整理工程施工资料,开展统计和计算工作,真实反映建筑工程的造价执行情况。此外,应提高对合同管理的重视,根据合同约定开展造价审核工作,一旦出现造价问题,需要按照合同条款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实现工程成本风险的合理分配。

结束语:总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做好各项造价审核工作,能够实现对工程实际成本支出的有效控制,真实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经济状况。通过不断创新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方式及方法,提高造价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兴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工程经济,2015(04):38-42.

[2]徐珊珊.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5(15):250+255.

[3]任鹏.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财会学习,2016(10):85+87.

[4]郝晓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334-336

[5]梁小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03):231-232.

[6]杨国民,郑巧霞.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9):229-230.

论文作者:傅贝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论文_傅贝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