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究
王晓丽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以“突出应用性和专业性,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为原则,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在必修的公共理论课基础上,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训课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用心打造核心专业课程,从而满足学生将来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通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打破原来固有的教学常规,改善电算化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提出了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不仅要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专业水平,包括会计日常核算、财务报表编辑、分析和财务软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由于资金和师资方面的限制,许多学校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去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也没有请教行业专家就盲目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是在原来的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上,仅仅增加了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此外,公共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占的比重过大,约为总课时量的40%左右,这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的课时,凸显不了专业课在专业技能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不能与真正的会计岗位无缝对接的重要原因。
2.重理论轻实践
相对于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就可以完成的理论课而言,专业实践课对于硬件环境和教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电算化以及电子平台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方面要有机房和软件环境的支持,一方面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备企业的实践经验,很多学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都不能完全达到这种高要求,所以很多学校的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较少。为了能够让实践课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有些学校就在入学教育、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上大做文章,事实上学生的账务处理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并没有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体现现代化。新法案中体现了双重注册、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职业发展途径和其他一些自2006年该法案最后一次授权以来的突出实践措施。
3.体现电算化的课时比例过低
在课程设置上应偏重专业技能课,基础理论课以必要、够用为原则,专业理论课要精干、适用,专业技能课则要精练、实用,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必须根据相关文件开设的语数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外,基础理论课程应尽量减少课时比例,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量,比如《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等。还可以适当增加可供选择的专业选修科目,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扩展知识和技能。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的改革。
1.课程设置要突出应用性和专业性
很多人都以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就是以会计课程为主体,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就行了,所以一般设置的课时在七十多学时左右。可实际上现在的电算化不像几年前以总账、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为主,而是从期初开始就有大量的采购、销售、库存、核算等内容,财务业务一体化已经成为大趋势,课时量设置偏低造成学生只能学到电算化软件的皮毛,要想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必须进入实训系统大量的做题才行,这自然要相应的课时量相配合,建议将电算化课程的学时设置为120节以上较为合适。
二是在经营品种上的创新。把传统的存贷业务和理财投资、杠杆投资、衍生产品投资等新兴业务结合起来,这种经营品种的多元化,让金融的压抑得到解放。
2.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课程体系设置应与专业技能证书相联系
首先,许多学校认为算盘的计算功能已经被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所取代,便取消了《珠算技术》这门课程,但我认为珠算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可以用来计算之外,还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开发,锻炼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把珠算、点钞和翻打传票结合在一起开设《财经基本技能》课。其次,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应在每门学科章节内容完成之后设计分项实训任务,等到整个学科讲授完再设计几个综合实训,建议在第四学期,设置会计电算化综合岗位实训,会计手工分岗位综合实训,全面的模拟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处理,让学生熟悉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增强学生对实账的处理能力,注意加强学生对于期初建账、日常核算、跨年结转和破产清算等账务处理技能的培养。最后,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考虑与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相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考取的证书主要有会计电算化证书和初级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到学生考证的需要,开设考证需要用到的科目,如《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等。
人类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棕色脂肪、骨骼肌、胃黏膜、胎盘、肝星状细胞以及脑组织等的分泌量较少[4]。其主要生理功能[1]包括 :(1)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消耗;(2)调节生长发育;(3)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功能;(4)促进上皮细胞 、血管生长;(5)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6)保护消化系统功能;(7)维持正常血脂代谢等。
3.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
与高职院校相比,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初中和中级会计电算化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零距离,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高效。同时要加强与各行业单位的水平联系,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这样既解决了学校以外的实习基地问题,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优先发展人才的机会,以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肖壮.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2013(11).
[2]许道琼.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探析——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18-0443-01
标签:中职论文; 会计电算化专业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 改革论文; 平顶山市工业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