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前,组间25(OH)D、sCD36以及clMT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化三醇;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诱发其他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指未发生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病的患者,血管结构发生变化,遭到损害,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提高预后效果[1]。本次研究,以84例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为对象,分为2组,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纳入标准:(1)血25(OH)D<30ng/ml。(2)B超检查颈动脉,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且≥0.9mm,或者可见动脉粥样斑块。(3)均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4)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配合度高,积极配合直至研究结束。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2)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者。(3)排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4)排除精神疾病史、意识异常的患者。(5)排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血糖值≥16.7mmol/L的患者。(7)排除不愿配合,治疗依从性低,无法坚持直至研究结束的患者。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47-81岁,平均(58.4±7.39)岁。糖尿病病程为1-7年,平均(4.2±1.84)年。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43-79岁,平均(57.3±7.91)岁。糖尿病病程为1-9年,平均(4.6±1.7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例如,用药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降糖治疗,口服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根据病人的血糖水平,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达标。其中,0.5g/次为起始剂量,2次/d,或者,0.85g/次,1次/d。每周,增加0.5g,或者,每2周,增加0.85g,慢慢增加至2g/d,分次服用。(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口服0.5ug/次骨化三醇胶丸(R. P. Scherer GmbH & Co. KG,国药准字:J20100056),1次/d。其中,患者降糖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经3个月的随访,对比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25(OH)D、sCD36以及clMT。
1.4统计学处理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X2)检查,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对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2型糖尿病,原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常于35-40岁后发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部分患者可产生大量胰岛素,但是,该类胰岛素作用差,促使机体胰岛素处于相对缺乏状态。其中,环境、遗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等均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缺陷[2]。
近些年,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2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为控制大血管并发症,临床上,需采取恰当的干预方法,缓解病情。
骨化三醇(Rocalirol),口服吸收迅速,3-6h左右达到高峰,主要用于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合并吸收不良等。骨化三醇,人体内维生素D3最重要的代谢活性产物之一,由25-羟基维生素D3转化而成,对于正常人而言,每日骨化三醇生成量约为0.5-1.0ug,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3]。部分学者通过小鼠,进行实践研究发现,小剂量骨化三醇,具有改善主动脉窦硬化症状,可抑制SR CD36的表达,抗动脉硬化作用明显[4]。
超敏C反应蛋白,可反映人体炎症水平,据相关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然而,骨化三醇,具有刺激IKB-a表达的作用,可用于抗炎,抑制动脉硬化,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炎症症状[5]。据相关文献显示,1,25(OH)2D3可下调糖尿病患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性,减少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r表达,对B类清道夫受体(SR)CD36表达予以抑制,阻止其对氧化型LDL-C衍生物的摄取,考虑到维生素D受体信号增强,可抑制巨噬细胞表面CD36摄取ox-LDL,从而转化为泡沫细胞,利用此途径,达到抗动脉硬化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结果显示,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治疗后,治疗组25(OH)D、sCD36以及clM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对于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给予骨化三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晔子,沈莉敏,周吉等.骨化三醇治疗对维生素D缺乏致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cIMT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8):10-13.
[2]陈蕊华,蒋晓真,顾哲等.骨化三醇治疗对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3):251-253.
[3]井长信.骨化三醇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0):53-54.
[4]Franco Folli,Domenico Corradi,Paolo Fanti,Alberto Davalli,Ana Paez,Andrea Giaccari,Carla Perego,Giovanna Muscogiuri. The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icro-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Avenues for a Mechanistic-Based Therapeutic Approach[J]. Current Diabetes Reviews,2011,75:.
[5]M. J. Noordzij,D. J. Mulder,P. H. N. Oomen,T. Brouwer,J. Jager,M. Castro Cabezas,J. D. Lefrandt,A. J. Smit. Skin autofluorescence and risk of micro‐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ulti‐centre study[J]. Diabetic Medicine,2012,2912:.
论文作者:李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胰岛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糖论文; 蛋白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