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论文_邓彬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论文_邓彬辉

广州艺术博物院 510095

摘要:日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建设日益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给建筑业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下,为了实现建筑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则需从工程质量着手,严把质量关。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电气工程和智能化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功能完善的基本保障,本文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一些典型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涉及室内建筑设备、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调试,主要通过建筑供配电、综合布线、电气安全、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建筑智能化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为用户营造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的环境。所以一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一些工程质量通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但会影响用户的生产生活,而且还会留下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一、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

(一)配电箱安装问题

造成配电箱安装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配电箱的坐标不准确,在实际安装当中往往会安装于墙体内,通常会出现位置移动和变形,导致配电箱出现松动。2、配电箱在安装前需要对其内部和所安装位置进行清洁打扫工作,但在实际施工当中往往忽视,所以造成配电箱内部的污染物发生腐蚀作用,造成箱体出现损伤。3、配电箱内部的线路较为复杂,但在安装过程中缺乏回路编号,则会导致走线较为混乱。4、配电箱的外部走线需要对箱体进行打孔,但在施工当中经常出现焊机打孔大小不一,并且穿线管在箱体内的长度也会存在偏差,一些施工单位还会将穿线管随意放置于箱体内部,造成内部结构复杂混乱,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工作。5、箱体内的n线与pe线没有由汇流母排接出。除以上因素外,有些施工单位在布线工作当中,对接头处的连接不够重视,造成线路连接出现隐患,甚至发生断裂的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还会对施工现场形成威胁。

(二)照明问题

照明系统的质量问题主要在开关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开关与墙体之间不能紧密结合,并且还有开关错位的情况发生,一些施工单位对于插座线的连接不够合理,甚至缺乏接地线,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一些建筑当中的吊灯布置,容易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或操作不当,导致吊灯的连接出现问题,以及保险扣失去作用的情况发生。在目前施工当中灯具位置偏移等情况也屡有发生,比如在安装当中,由于施工人员的忽视,导致灯具倾斜而又得不到及时的补救解决,进而导致工程整体的美观性遭受破坏,用户的体验感下降,在日后的投入使用当中,如果吊灯出现老化和磨损等情况,一旦掉落还会引发经济损失。

(三)电线管铺设问题

电线管是电力输送的基本保障,但一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采用薄壁管代替厚壁管,或是以pvc材质代替金属材质制管,都会导致电线管、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在操作当中,为了能够缩短工期,金属管的管口不经处理就进行焊接,不仅管道衔接会出现漏洞,而且在管道接地时也会出现偏差。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

(一)工程管线材料偷工减料

建筑智能化工程对于材料的应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规格类型较多,但在工程开展当中,由于施工单位盲目追求成本控制,工程的实际用料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偏差,将原线缆芯数减少或是线径缩小,或是将预埋管厚度减少,采用不达标准的原料,用非屏蔽代替屏蔽线缆的情况大量存在,致使工程质量不断下降。

(二)弱电井道设备箱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当中的子系统较多,所以井道设备箱也会相应的增加,比如DDC控制箱、安防设备箱、门禁控制箱和分支分配器箱等,在施工当中,需要根据不同功能设备箱的位置进行合理布局规划,但由于各级施工单位缺乏统筹布置,在施工当中各自为政,箱体安装完全凭借自身主观意志,不仅设备箱现场混乱,造成质量问题,而且缺乏整体美观效果。

(三)前端设备不符合要求

楼宇自控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的重要应用子系统,但由于该系统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诸如执行器和传感器等设备的安装工作较为复杂,所以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安装质量方面,而且从工作的协调配合方面,若缺乏事先规划和沟通,也会导致设备没有预留位置,而实际安装位置不能符合技术要求,最终导致信号采集受到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配电箱的安装处理

在配电箱的安装前,应当结合设计图纸对原定位置进行检查,并深入分析该位置是否能够满足配电箱的稳定性需求,一旦出现偏差,则需要结合专业设计人员的建议进行调整。安装工作开始前,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将重点关注于箱体的固定方面,确保箱体不会出现滑移和倾倒等情况,配管和箱盒的预先埋设应当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并对箱体进行全面检查,以专业技术手段进行毛边的处理和对箱体进行清洁,避免腐蚀物质存在对箱体造成破坏,安装放入箱盒时,应当加强重视程度,避免磕碰等情况发生。配电箱的走线开孔应当以圆孔作为标准,使用开孔器等设备需要用锉刀再次进行处理,防止由于箱体的坚硬毛刺对穿线工作带来阻碍,以及影响线路的稳定性,电线管在接入箱体时应当保持整齐,并且在管口位置加设护套,防止由于电线管不稳定而出现位置的移动,保障引入线具有一定的富余,为日后的检修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有关配电箱安装工作的通病,可以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认识,并加强管理等方式进行解决。

(二)照明系统的安装处理

在照明系统的安装前,应当对灯具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以及坚固程度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并且使用寿命能够达到要求。照明安装作业前,需要根据灯具的性质进行比对,比如在成排灯具和吊扇的接线盒安装时,需要反复测量安装位置是否能够达到需求,并且具有相当的精确程度后,才能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保证灯具的位置处于设定位置,并保持稳定,预埋接线盒尽量保证偏在一侧,不要放在灯具的正中心。

(三)电线管的安装处理

对电线管施工安装管理时,可以将重点放在电线层并列固粘等方面,并进行处理,如果不能明显的分裂,则需要采用小水泥片进行分隔。电线管的埋设需要符合相关工程标准规定,与砖墙的距离必须大于15mm,才能够保障电线管横竖平直,而如果铺设当中需要对管道进行弯曲处理,则需要采用相关设备进行科学操作,避免出现折痕和断裂的情况。在pvc管的预埋中,需要使用钳夹扁,并采用符合管径的塞头进行封盖,最后用绝缘胶布进行绑扎。

(四)强化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在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所以施工企业应当在日常工作中,要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其次,对于施工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应当做好技术交底;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当中的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对施工人员更加应当保持及时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施工企业上层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下面人员实施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通过自查整改来避免一些质量问题,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则要派专人同步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工作,对建筑材料的看样定板和进场材料质量监督,尤其对关键节点的把控和关键材料的把关。

(五)样板工程建设

为了避免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的智能化工程设备箱混乱情况发生,则可以通过大力建设样板工程等方式,比如对井道设备箱进行规划设计,在样板工程当中进行直观体现,对箱内设备进行整齐固定,统一安装和按接线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工程当中的工作衔接紧密度,完善设备箱的布置。

(六)做好协调工作

建筑智能化工程当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所以在实际工作当中则需要加强各级参建单位和部门的配合,包括各类前端设备的安装和布置,都需要与机电人员在施工进程中进行配合,预留位置的应当明确,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标准。

结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质量不仅关乎于建筑本身的安全、可靠,而且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所以各参建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和强化管理力度,加强质量监督,对一些质量通病进行整改和规避,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防范措施,切实提高日常的工作实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更好的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迪军,梅冰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218-219.

[2]谢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91(10):503.

[3]肖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12):00110-00110.

[4]康任炎.关于建筑电气和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及质量问题的思考[J].居舍,2017(28):122.

[5] 王涛.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

论文作者:邓彬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论文_邓彬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