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 探讨监控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精神科在2016年11月开始装备了视频监控系统;对从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实验组护理文件质量(99.5±0.6)分、专业护理质量(99.2±0.8)分、基础护理质量(98.8±0.7)分和满意度(97.5±1.4)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9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17.2%)(x2=3.873,P<0.05)。结论 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控管理时,利用监控系统技术,可以有效的有效的优化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护士的管理操作能力,减少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监控系统;精神科;护理管理;不良反应
精神科护理工作在护理行业中属于高危险和高风险专业,在精神科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护理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1]。精神病患者很多都具有妄想症状和幻觉,并且很多患者由于缺乏自制力常会出现毁物、自杀、外走、伤人等行为,护理人员若有不慎,便可能会出现意外风险,这会对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所以,医护人员要对病房内每位患者精神状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巡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不断的完善,通过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管理精神科病房已成为目前的主流方向,在精神科安全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本文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监控系统,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精神科在2016年11月开始装备了视频监控系统。本文对从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17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10.8)岁;患者病程在2个月至6.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6±4.8)个月。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在16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10.4)岁;患者病程在2个月至7.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4±4.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分析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在上述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并核定有关检查管理方法,具体如下所示:(1)视频监控管理,管理人员利用回顾性观察分析方法,即不定时的进行监控录像内容的回放,查看病房中患者状况,护士岗位职责落实状况、护理管理制度落实状况、护士工作期间行为表现等;另外,护理部是职能科室,要对总监控的相关录像和不同病区的监控录像进行定期查看、回访。当发现一些问题时,要及时的对具有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点评,并对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检查和分析,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出现。(2)分班管理,由主班负责人员按照班内状况随时进行检查,总监控白天一般来说并不具有专人进行值班,夜间由夜班护士进行管理,在工作中当发现病房中存在着潜在风险或者病人之间发生打架、争吵时,要立即告知巡视护士,巡视护士要立即进入患者病室进行问题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1.3 效果评价
(1)护理质量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周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并对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小组要定期的组织护理质量管理管理小组成员对两组护理文件质量、护理基础质量以及专业护理质量等进行评估。(2)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出现服药错误、管道脱离、患者外出、自残或者自杀、操作失误、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护理文件质量、专业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析
通过表1可知,实验组护理文件质量(99.5±0.6)分、专业护理质量(99.2±0.8)分、基础护理质量(98.8±0.7)分和满意度(97.5±1.4)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通过表2可知,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9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17.2%)(x2=3.873,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属于一类特殊群体,由于其受到了异常精神状况的支配,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患者常会出现冲动毁物、坠床跌倒、互伤自伤、服药错误等意外事件,这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还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身心伤害[4]。将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可以让护理管理人员观察到自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和缺陷,提醒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按照医院制度和行为规范进行管理[5]。另外,通过对现场录像的回放,能够将护理操作所有细节经过视频一览无余的观察出来,当患者出现医疗事故以及护理纠纷时,也可给司法部门供相关证据,以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相关的合法权益[6-7]。另外,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监控管理人员可对视频监控系统对患者进行看护,当患者出现袭击护理人员等不良事件时,可尽快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增援处理,以确保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8]。
监控系统的临床应用使得护理工作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这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自觉性,还显著的增强了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也是对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行为的一种规范,使的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得到了有效落实,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患者相关要求,这也正是护理服务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理念,以优质为准则,以满意为追求,以法律为基石”的标准,争取做到让“患者满意,家属满意以及社会满意”的相关标准,不断的改进对患者护理服务的要求,加快护理质量的不断发展[9-11]。
本文的研究表明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病房中获得了较优的应用效果。视频监控系统稳定、简便、安全、可靠且应用能力教强,所以在精神科医院的不同医疗护理中正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院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病房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掌控每项护理安全管理有关工作,有效的避免医患之间的纠纷,增强了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总之,在精神科病房中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保证了我院护理管理水平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也充分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樊增华,王玉玲,钱淑玲,等.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8):275-276.
[2] 黄宝英.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33-234.
[3] 朱爱民.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412.
[4] 张丽华.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291-292.
[5] 孙建萍.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67-168.
[6] 吴宗萍,蒋菊芳,刘晶.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使用监控系统的利弊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7):1849-1850.
[7] 樊增华,王玉玲,钱淑玲.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75-276.
[8] 贺杰.监控系统在神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11(4):58-59.
[9] 侯安营,刘杰,郭艳娇,等.智能巡检系统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2(45):128-129.
[10] 窦利强,王赞婷.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监护,2016,16 (96):382-383.
[11] 冯景梅.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4,11(50):76.
论文作者:林群花,陈秀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患者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精神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质量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