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04-02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国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情感犹若一部振荡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在教育评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动力功能。”
一、情感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为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良好的情感功能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直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我在上英语课时发现,当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他们的学习气氛、语言表达能力等明显提高;情绪低落时,则反之。
3.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教知识,发展语言能力,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微妙、最细腻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了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最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兴趣为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作用。图片、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单词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等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或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形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习潜力。
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和激发学习兴趣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多种感官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从而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
3.组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教学理念。英语的“情景教学”、“活动课教学”以及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内容上,积极给他们创造合作的空间,多施与分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和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另外,教与学是双向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动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如课前的Free Talk和Perform dialogues(表演对话),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环节。情景的设置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这时,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担任“导演”是发动者、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和评判者。在对话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充分肯定他们在口语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之间的交流、参与,可增进学习主体意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可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频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气氛,获得了交际的乐趣。
三、如何贯彻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点,并且有如以下几点心得,可以使情感教育更好地贯彻,并取得一定效果。
1.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当人们心情舒畅的时候,往往思路开阔,想象丰富,记忆力强,解决问题的整体效率高。教师只有公平、公正地善待与信任每位学生,充分鼓励每一位学生,以一颗真诚的心接纳他们,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2.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3.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4. 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课外活动是外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是我们英语教学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成。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应丰富多彩,如朗读、唱歌、讲故事、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短剧演出、观看展览等等,根据活动内容从实际出发,对本班的情况作具体深入的分析,利用本班的优势,采用嬉闹乐观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情感的教育作用
学生对于教育信息的筛选,通常是通过俩类过滤系统进行的:一类是立理智性的过滤系统。教育信息被人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人们常常回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而加以接纳,同化;否则,便加以排斥,另一类是情感性的过滤系统,主要用以分析发出教育信息的人是否值得尊敬和信赖,是否与自己在情感上易于沟通。受教育者如果认为教育者是值得自己信赖的师长朋辈,边容易接受其中的教育信息;反之,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即教育信息为过滤系统所拦截而导致教师于的减效或失败。中学生的过滤系统为敏感,易对教育信息产生扭抑效应,出现心理屏障,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更需教师以情感教育融入,使其心理屏障撤除,增强对知识的兴趣,努力使学生吸取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的艺术,谈话的艺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健康而良好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造成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最家氛围。首先,它能促使教师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看到学生连自己都未察觉的闪光之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才能充分发展的最佳心境。事实也是如此,当一个人的才能为他人所承认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得到教师的好评时,其效果就更大。
五、总结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交流中。中学生有个典型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意识较强,有一定见解。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学只限于单纯从理论到理论,势必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逆反心理。所以,必须把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作到情景交融,才能以情诱导人,以情感动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舞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新课程学习(上)》2010年第07期
论文作者:付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师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