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牧区经济跨世纪发展要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略论文,牧区论文,跨世纪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牧区概况
牧区系指利用天然草原,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取得产品为主业的地区。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祁连山以西、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我国牧区(包括半农半牧区)除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阿坝、甘孜、凉山三州)、甘肃六大牧区外,还包括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的一些地方,共有牧业县(旗)119个,半农半牧业县(旗)147个。牧区面积3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内蒙古、 西藏、青海、新疆4省区的牧区面积分别占本省区土地总面积的66%、 81%、96%和50%,四川、甘肃两省的牧区面积各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0%以上。1987年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牧区坚持“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不断深化牧区改革,积极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实践证明,牧区实行以牧为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二、牧区特点
牧区在自然、经济条件方面的基本特点:
1.地处陆地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牧区大都分布在陆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东北大兴安岭西部往南,沿阴山、贺兰山、阿勒泰山、天山、祁连山至青藏高原,边境线长11000多公里。在这广阔的草原上, 居住着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鄂温克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
2.牧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牧区天然草原面积辽阔,据统计,1996年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34.7亿亩,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57.8%。草地类型多样,共有7大类,22个亚类,有各类牧草3000多种, 人工栽培牧草数十种。许多种牧草产量高,抗病力强,营养丰富。另外,牧区还分布着国家数十种一、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及数百种名贵药材和珍贵经济植物。并蕴藏着丰富的森林、矿产、水力等资源。
牧区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驯化和培育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草原环境的牲畜品种100多个,其中有许多是优良的品种,例如,蒙古马、 伊犁马、焉耆马、三河牛、锡尼河牛、高原牦牛、双峰骆驼、新疆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乌珠穆羊、阿尔泰羊、库车羊、藏绵羊、藏山羊、白山羊等。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茨盖羊、考力代羊、波尔华斯羊、瑞士褐牛、西门塔尔牛等也在不同地区适应和繁殖起来。
牧区大都处于我国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高寒、干旱、多风雪、灾害多。青藏高原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全部、青海省大部、四川省西部、甘肃省西南部及云南西北角)是我国最大的高寒牧区,总面积约200 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多在3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最高一级阶梯。气候严寒多变,无霜期不足150天,许多地方全年几乎无绝对无霜期。 新疆牧区是以山地草场为主的牧区,温度受高纬度和地势高差的双重影响,冬春季节寒冷,对牲畜影响较大。北方牧区,以内蒙古为主体,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是我国地势高度的第二阶梯。牧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形成我国主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分布也不平衡,内蒙古东部多于西部,新疆北疆多于南疆,青藏高原东南多于西北。牧区内有终年冰雪覆盖的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天然固体水库”,冰雪消融形成的河水可供灌溉和人畜饮用; 有些地方地下水比较丰富,青海、新疆、 内蒙古地下水总储量约为700 亿立方米。牧区山脉纵横,岗峦起伏,地形复杂,荒漠、低谷、盆地和平川交错其间,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小气候。
3.自然灾害多,生产不稳定。牧区在可利用草原面积中,除河谷平原区约占20%的草甸草原外,大多位于高寒地带,受大陆性气候的制约,冬季漫长,一般达六、七个月;雨量少,风沙大;无霜期短,自然灾害频繁。在不同的物候期,牧草营养成份差别很大。在自然放牧条件下,牲畜夏季复壮,秋季抓膘,到11月中下旬开始掉膘,闯过冬春关,羊的体重下降三分之一。过去,牧区每隔10至12年就出现牲畜数量周期性下降现象,足以说明牧区畜牧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4.畜牧业历史悠久,商品经济不发达。广大牧民长期以来在利用天然草原发展牛、羊、马、驼等草食动物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管理牲畜和利用、建设草原的丰富经验。然而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牧区基本是游牧半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单纯经营畜产品原料的单一经济结构,自给为主的产品生产,属于封闭、半封闭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这种状况建国以来虽有改变,但其基本特点至今仍然存在。
5.交通通信不便,文教科卫落后。多数牧区县(旗)不通铁路,有些乡不通电、不通电话、不通公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流通不畅,严重制约着牧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牧区文化设施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办学条件差,校舍不足,师资缺少,质量不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低,毕业合格率低。现有科研、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各种人才奇缺,尤其是科技人员不足。条件艰苦,加上有些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牧区工作的科技人员普遍不安心,形成了老的留不住,新的不愿去的局面。服务机构不健全,一些为牧业生产服务的草原管理站、畜牧兽医站、畜种改良站和经营管理站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畜种改良、疫病防治、草原建设等受到严重影响。医疗网点少,卫生条件差,缺医少药,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较高。
三、牧区的地位和作用
1.牧区是牛、羊生产的重要基地。牧区畜牧业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牛、羊生产的重要基地。1997年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6个主要牧区存栏牛2528.6万头,存栏羊17311.7万只,分别占全国牛、羊总数的21.64%和67.74%; 出栏肉牛574 万只, 肉羊5438.6万只,分别占全国的18.48%和34.99%;生产牛肉65.2万吨,羊肉113.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1.64%和67.74%。
2.牧区是毛纺、皮革等工业原料和出口畜产品的基地。绵羊毛、山羊毛、山羊绒、绵羊皮等主要来自牧区。据1997年统计,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5个主要牧区绵羊毛产量159858吨,山羊毛8092 吨,分别占全国的54.75%和23.56%。驼毛和牦牛绒则全部来自牧区。牧区为皮革工业提供的牛、羊皮数量也很大,每年从牧区收购牛皮200 多万张,约占全国牛皮收购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占全国为皮革工业提供牛皮总量的一半左右;提供绵、山羊皮5000多万张,占全国为皮革工业提供绵、山羊皮总量的40 %以上。 牧区每年为国家提供出口的畜产品达140多种,其中冻牛羊肉、活牛、活羊、羊绒、驼毛、裘皮大衣、 山羊板皮和牛、羊肉罐头以及毛纺织品等,在出口换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牧区每年还向农区出售大量活畜,为全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3.牧区是工业品的广阔市场。随着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牧区对工业品的需求量增大,无论是畜牧业生产上所需的生产资料,还是牧民的生活用品,都已远远超出了粮食、盐、布匹、糖、茶、百货、五金等与活畜、皮毛等交换的传统范围。牧业机械、兽医药品、饲料添加剂、化学肥料(包括微量元素)、风力发电设备、畜产品加工机械、家用电器、塑料薄膜和其他生产需用的物资,以及文化生活用品等,牧区都有着广阔的市场。这对启动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将有着重要作用。
4.牧区蕴藏着开发的潜力。我国牧区幅员辽阔,全国人均占有草原面积4亩左右,远比人均占有的耕地多。充分开发利用草原的潜力, 发展家禽家畜,以草换肉、奶、毛、皮,对于增加肉食供应,增产工业原料,发展牧区经济,扩大出口换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发展牧区经济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的基础。牧区与中原以及沿海地区比较,属于不发达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是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开发边疆、建设边疆,有利于增强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和巩固国防,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
6.发展牧区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广阔的草原带是我国大地的生态屏障。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要作为一项征服大自然的战略任务,作为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来抓。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实行科学放牧,严禁毁草毁林开荒,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四、牧区发展方针与目标
1.牧区的发展方针。“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符合牧区少数民族的习惯和专长,有利于发展牧区优势,避免劣势,有利于建设牧区,富裕牧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半农半牧区要把畜牧业放在突出位置,发挥牧农结合的优势,多种经营,全面发展。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逐步退耕还草还林。
2.牧区的发展目标。牧区经济建设必须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点出发,与牧区社会的整体进步相结合有步骤地进行。牧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力争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人有定居房、畜有越冬棚圈、草地有围栏、冬春有贮草、牧民生活达到小康的要求。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首先必须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草原畜牧业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原始的粗放经营方式,牲畜周转慢,饲草报酬低,畜群畜种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转变增长方式,关键是要转变牧民以牲畜头数多少论贫富和惜售、惜杀的传统观念,促进草原畜牧业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在此基础上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为此,一是要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加快牲畜品种改良和地方良种选育的步伐,提高畜产品质量。二是调整畜群结构、畜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优势畜产品、稀缺畜产品和名特珍贵畜产品。三是围绕饲草、良种、饲养、防疫等环节推广适用增产技术,不断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四是稳定科技队伍,健全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牧业科研单位直接进行生产性开发,将科研成果推向生产实际,提高成果转化率。五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广大畜牧科技人员和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其传授、接受和应用牧业科技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后备劳动者素质。其次要搞好以“人畜草”三配套为中心内容的综合配套建设。要走“人畜草”三配套的路子,从根本上改善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改变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彻底摆脱靠天养畜的局面。在搞好三配套的同时,要逐步完善水、电、路和文化、教育、卫生、通信、商贸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五、牧区发展的成就和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区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草畜双承包责任制,通过以定居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建设,走建设养畜的道路。牧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经过广大农牧民和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牧区畜牧业经济全面发展,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6年全国266个牧业、半农半牧业县肉类总产258.7万吨,奶类183.1万吨, 羊毛13.5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61.5公斤、43.5公斤和3.2公斤,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牧区畜产品种类多,某些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2.生产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多年来,牧区通过水、草、料、棚、围栏和定居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建设,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正逐步摆脱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开始走上了建设养畜的道路。截至1996年底,全国累计种草保留面积已达2.14亿亩,围栏草地1.37亿亩。其中牧区266个县分别达到1.03亿亩和1.08亿亩。 由于加强牲畜棚圈建设,大部分牲畜结束了爬冰卧雪的历史。牧民定居和半定居工程建设,已在牧区普遍推行,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四省区已分别有95%、75.6%、67%和54%的牧户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这是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方式的飞跃。
3.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草原法》的颁布,对保护、建设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对发展畜牧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现了一大批保护草场、人工种草和治理沙漠、荒漠的先进典型。例如,内蒙古伊盟达拉特旗五股地开发区位于世界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边缘,世世代代受着沙害的威胁。通过十几年水、草、林、机、路等配套建设,区内5000多亩沙漠一次开发成功,农牧业总产值由30.7万元增加到256.2万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建设前增长了3.33倍;人均纯收入由491 元增加到356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建设前增长了5.3倍; 项目贷款回收率达到100%。
我国牧区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急需研究解决。主要有:
1.对牧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目前有些部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草原畜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只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认为牧区提供的畜产品不多,解决不了大问题,不重视对草原畜牧业建设的投入,忽视对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和指导。这与牧区以牧为主,多种经营,把畜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的发展方针很不协调。
2.毁草种粮,乱挖滥采,超载过牧严重,草原退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建国以来,牧区发生过三次大规模乱开滥垦草原、毁草种粮或种经济作物的活动。第一次是人民公社化时期,为了大办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大量开垦草原,造成冬春草场减少,土地沙化,牧区畜牧业大幅度减产。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受“以粮为纲”、“牧区向农区过渡”和“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思想影响,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自然规律,又一次大量开垦草原,使牧区畜牧业再一次遭到破坏。第三次是近10年来,在局部和眼前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地区大量滥垦草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10年,内蒙古共开垦天然草场1456.27万亩,新疆开垦860万亩。除此外,破坏草原的现象不断发生。草原上有大量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资源,如甘草、麻黄、肉苁蓉、柴胡、党参、紫草等,既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许多人到草原上乱挖滥采,累计破坏草原面积2.2 亿亩,其中严重破坏的有6000多万亩。由于草场建设的速度赶不上草场破坏和牲畜增长的速度,草场利用过渡,退化加剧。例如,内蒙古1983年退化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34%,1985年增到39%,1995年上升到58%,1998年又上升到62%。人工草场也大量退化,1980年以来,内蒙古人工草场建设累计总面积2.4亿亩,但保留面积仅1.49亿亩, 只占建设面积的60%左右。由于草场退化,畜草矛盾尖锐,牲畜吃不饱,处于半饥饿状态,而且造成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明显的表现是沙尘暴天气增多。据统计,60年代发生8次,70年代发生13次,80 年代发生14次,90年代发生23次,频率越来越快,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并严重污染了环境。
3.生产结构单一,牲畜质量下降,牧民生活困难。虽然牧区资源丰富,但牧民主要从事放牧业,其他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由于经营单一,抗风险能力很弱,一遇灾害,牧民就减收,甚至由富变贫。牲畜作价归户后,打乱了分群放牧饲养方式,混群放牧,牧民自养公畜,本交、乱配,牲畜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新疆原有细毛羊1200 万只, 现在只有600多万只,而且现在饲养的细毛羊,只能生产60支纱, 离市场需要的64支纱差距较大。在各大牧区中,除内蒙古中东部条件稍好、牧民收入较多外,其他地区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一是严重缺水,生产生活无保障,一些牧民不得不远距离游牧,像新疆一些地方的牧民每年要往返上千里;二是无路、无电、无学校;三是产品流通不畅,有些地方牛羊销不出去;四是牧民收入较低,生活贫困。1998年新疆牧民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少的只有500—600元,远远低于农民收入。
4.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大部分牧区地处边远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市场建设滞后,买难卖难普遍存在。生产的畜产品,尽管质量很好,没有污染,是天然的绿色产品,但因流通渠道不畅,卖不上好价钱,甚至有的根本卖不掉,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严重制约着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文化教育落后,科技力量薄弱。目前,牧区文化设施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办学条件较差,校舍不足,教师缺少,质量不高,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合格率低。医药卫生条件较差,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较高。现有科研、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滞后,二三产业不发达。各种人才缺少,尤其是科研人员不足。加上一些有关的政策没有很好落实,在牧区工作的科技人员普遍不安心。
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充分总结牧区多年发展积累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物质基础和当前的良好机遇,认真加以解决。
六、抓住机遇,加快牧区经济发展
当前牧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7年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牧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二是改革开放20年来,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央和地方都有能力加大对发展牧区经济的投入。三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牧区有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四是国家发展战略向中西部转移,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下世纪开发的重点。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十五”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五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牧区发展创造了条件。六是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等农产品丰富,为牧区停止开荒、退耕还草、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七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为此,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牧区经济发展。
1.端正对牧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我国牧区地处边陲,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域广大,草原辽阔,牲畜众多,资源丰富,是四化建设的重要宝库。加快牧区建设除在国防安全、民族团结、政治安定、国际影响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外,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也都有着重要意义。虽然牧区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占的份量不大,但它对解决大中城市的优质牛羊肉供应,却占有重要地位。牧区还为毛纺、皮革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绵羊毛几乎解决了我国毛纺工业原料的一半,羊裘皮、山羊绒则是国家的主要出口换汇物资。牧区现有草原基本还是天然牧场,若加以改良、建设,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国家对牧区的发展应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扶持。
2.进一步完善牧业生产责任制。为克服牲畜归户后带来的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努力办好双层经营。畜牧业实行家庭经营后,应充分发挥双层经营的优越性,积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工作,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牲畜品种改良;统一牲畜疫病防治;统一草场管理和转场;统一大规模的草场建设;统一管理使用大型牧业机械。只有坚持这五个统一,搞好社会化服务,做到统分结合,才能完善责任制,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养畜专业户,组织有经验有技术的牧民专门饲养改良畜和种公畜;鼓励牧民自愿互助,分工协作,通过合作联合的方式走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逐步将混群放牧向分群放牧过渡。三是因地制宜地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固定草场使用权,提倡以草定畜。当前尤其要做好冬春草场、打草场的承包,以确保牲畜安全过冬,缓和畜草矛盾。四是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清理帐目,本着取之于牧、用之于牧,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做到专款专用。对于贪污、挪用、挥霍牲畜作价款和草原承包费的,要严肃处理。
3.增加牧区投入,加强草原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牧区畜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生产不够稳定,需要国家和有关方面进行重点扶持。牧区畜牧业要有一个新发展,就必须相应增加投入,改善物质技术基础条件,增强发展后劲。牧区投入的重点应是加快人工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积极改善草原水利设施,建立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加强道路、能源建设,改善交通、运输、用电、通信条件;开展草原鼠、虫、病害的防治;加强牲畜棚圈、配种站、兽医防疫站的建设。资金来源要靠国家、地方、集体、牧民几个积极性。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大国家对牧区经济发展的投入,把牧区建设成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群众生活富裕的新牧区。地方财政每年的增长部分要拿出一个适当的比例用于草原建设。为了保证草原建设正常进行,应建立“牧区育草基金”制度,每年从各方面筹集资金,原则是国家投入一部分,从牧区的牧业税和羊毛交易税提出适当比例,从畜产品和草产品经销环节中适当提取一部分,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适当利用外资。“牧区育草基金”应由各有关省、区委托专门机构管理使用,专款专用。实行项目目标管理,有偿使用,加速周转,提高效益。
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疏通流通渠道。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纽带和渠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网点等,都有各自的功能,不能互相替代。集贸市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的场所,灵活方便,适应性广,对促进牧区商品经济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产销直接见面的交易形式,减少了农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实际利益,应该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应兴建一批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如牲畜市场、皮毛市场、肉类市场、药材市场等。要把市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历史上传统的商道口、集散地和县(旗)集镇恢复建设好,兴办乡镇企业、服务业、文化教育和卫生设施,使其成为牧区星罗棋布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中心,繁荣牧区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为了调动牧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必须坚持深入改革,完善购销体制,疏通流通渠道,积极实行工牧直交、工贸直交、工牧联营,发展牧业产业化,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费用,使牧民得到更多的利益。
5.开展多种经营,加快致富步伐。为使牧区尽快富裕起来,应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一是在坚持以牧为主的基础上,积极走牧、农、林、副、工、商、运、服综合发展的路子。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广开生产门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各种产业,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商品率。当前应重点发展畜产品、食品、饲草饲料的加工和采矿、建材等业,积极扶持专业大户,促进牧区专业分工,组织多层次生产和加工,引导商品生产,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牧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但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经营不善。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金、人才、技术,取人之长,为牧区所用。要利用地处边疆的优势,积极同邻国发展边境贸易,有组织、有领导地同外商开展合资、独资和补偿贸易。要采取比内地更优惠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兄弟省、市、区到牧区兴办畜牧场、畜产品加工厂和采矿、能源、交通、水利等开发性企业。充分利用农区和城市郊区饲料丰富、资金足、加工能力强、畜产品销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易地育肥。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打破地区界限,允许集体和个人到牧区经营各种加工业、运输业和服务业,并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予以优惠。三是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目前牧区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如不控制,势必造成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牲畜、草场越来越少,很难富裕起来。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边疆同内地、少数民族同汉族,应有所区别,对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有所照顾,但也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少生、优育,这对提高民族素质,加快致富步伐是有好处的。此外,还应把一部分多余的牧业劳动力有组织有步骤地转移到其他生产部门去。
6.积极发展文教科技卫生事业。发展牧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提高牧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大力培养当地民族科技人才,是发展牧区经济的战略之举。当前,首要的是解决人才问题,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和采取鼓励知识分子到边疆牧区工作的政策,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必要的优惠待遇积极引进各种人才为牧区建设贡献才智。从长远看,必须下决心培养当地民族的专业人才。
牧区民族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培养一批巩固一批。为巩固边防和扶助贫困牧区牧民子女上学,在边防沿线和贫困牧区应采取公办为主、助学金为主和寄宿制为主的办法。要有重点地办好一批民族中小学,积极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为发展牧区经济所需的少数民族中级技术人员。有关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挖掘潜力,积极办好民族班,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大力为牧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随着牧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电视覆盖率的逐步提高,可以开展电化教育,如办电视小学等。要积极发展牧区文化事业,活跃牧区文化生活,除国家投资建设一些必要的文化设施外,要鼓励集体、个人投资或集资在乡镇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积极改善牧区的医药卫生条件,注意加强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医科院校、大中城市和部队医院要积极帮助牧区培养医务人员和为牧民防治疾病。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首先应把现有的知识分子稳住,要对他们在政治、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子女升学就业、工资等方面给以优厚待遇,并解决老有所归问题。长期在牧区县以下单位工作的汉族干部和科技人员,其子女的升学、就业应与当地少数民族享受同等待遇。要积极从内地、沿海、大中城市等发达地区引进技术,招聘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到牧区工作,可以实行轮换制、合同制,也可以不转户口。
7.加强对牧区建设的领导。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改变牧区落后面貌,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在于各部门、各行业的大力支持。牧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牧区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各级有关业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对牧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支持牧区建设。乡镇组织处在牧区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承上启下、组织领导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切实加强。对乡村干部要进行培训,提高领导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和经营权益,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牧区各级领导要努力学习现代畜牧业知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牧区改革、建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经验,为建设现代化的新牧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