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中小学生论文,课业负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和中小学校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相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有助于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亦有助于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将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作为综合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价,除了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外,其对于系统深入地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升减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范相关办学行为和还公众知情权,形成协同减负局面亦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监测,必须以指标体系为基础和前提。但是,当前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非常薄弱。一些学者虽然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对课业负担的个体层面变量[2]和学校层面变量[3]进行了综述,对公众关于课业负担的理解进行了调查分析[4],但这些研究均未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只有刘力从学校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心理和生理卫生等4个方面提出了一组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5],但该组指标存在直接相关性不足,不够全面以及一些指标操作困难,可行性欠佳等问题。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出于落实减负政策,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需要,一些地方已经设计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检测内容主要局限于客观的课业任务和完成时间,而未涉及学生主观的课业感受与压力”[6],因而显得不够全面。因此,在对课业负担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内涵的再认识 一直以来,人们关于课业负担或学业负担的内涵、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和减负目标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解分析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合理的课业负担理论,为课业负担监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四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观的回顾与分析 整体说来,当前关于课业负担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理论观点。 第一种观点将课业负担理解为学生应该或必须承担的课业责任、任务。如邬志辉提出,“学生负担就是学生为了达到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之目的所应该承担的全部任务与责任。”[7]程晗认为“课业负担是学生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须承担的课业责任。”[8]依据这一观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际上是指现实中存在,但不符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政府的相关规定,因而学生不必要也不应该承担的那些课业任务。根据张桂春等人的研究,这一意义上的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超纲”或“超标”,即教学、考试的难度和内容超出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二是“超时”,即延长学生学习的时间,加课、补课、不按时放学、节假日补课、上校外补习班等;三是“超量”,即课程、资料、作业、考试等的内容和频率多于学生可承受的范围。所谓减负,也就是要消除上述“三超”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指学生的主观感受或压力体验。如毕恩铭提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指学生在完成一定课业时的一种心理感受”[9]。王安全认为,“学习负担是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量的大小,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形成的一个综合性主观感受。”[10]阴国恩、李勇认为,“学习负担的心理实质是个体与环境(物理的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对个体提出的要求而产生的学习压力。”[11]所谓学习压力则是学生对压力情景(学生角色、学习任务、学习的行为环境、学习的物理技术环境、学习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自我系统)的主观体验。 从上述观点出发,影响学生课业负担感受的因素非常多样,除学生承担的课业任务和完成时间外,还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的期待、教师的授课质量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有研究者将其中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课业自我概念、心理承受力、对家长和教师期望的感知、师生关系与家庭氛围、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12] 在笔者看来,能够给学生造成负担的课业感受,必然是由课业引起的学生的压力感受,即对学生具有威胁性的课业要求、课业情景经学生感知、反映而形成的学生的持续的紧张感以及伴随而来的惊慌、害怕、忧愁、愤怒等情绪。因此,我们在认识学生课业感受时,应更多的着眼于现实中存在的令学生紧张的、对学生具有威胁性的课业要求、课业情景引起的学生的压力感受,如学生对学习后果的担忧(如对家长责备和教师失望的担忧、对升学竞争失败的担忧等)引起的压力感受,课业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引起的学生的压力感受,课业实施质量不佳(如课堂教学低效、重复性作业过多等)引起的压力感受等。至于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等因素,由于它们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教师和家长提出的课业要求以及课业实施的质量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因此与其说它们是影响学生课业压力的因素,倒不如说是课业压力导致的结果。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与要求很高,考不上大学就业很困难,因此学生自己本身有很强烈的考学愿望,学习动机增强,但终因外部压力过大而‘支撑不住’,导致厌学情绪产生。”[13] 第三种观点将课业负担理解为是客观负荷与主观感受之和。如肖建彬提出,“‘学习负担’是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在对人类经验吸纳、加工以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认定的目标、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体验,以及为此而消耗的生命。体验是主观的,消耗(生理、心理、时间)则是客观的。”[14]顾志跃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由客观负荷与主观感受两部分组成的,客观负荷是指学习的时间和数量,主观感受是指对学习的态度和喜欢程度。”[15]依据这一观点,减负除了要减轻学生的客观负荷外,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感受或心理负担。 第四种观点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指学生的身心疲劳状态,主张以学生身心的疲劳程度及诸多不良症状判断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与否。如杨兆山、陈旭远认为学习负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教育者提出的要求超出学生的身心承受能力或违背学生意愿需求以及学生对学习后果的担心等所造成的疲劳性身心体验。”[16]王厥轩提出,“学生在学习之后身心疲劳程度休息后得到恢复,不影响身体生理或心理健康,称之为合理负担。倘若学生学习任务太重。学习时间过长,由此造成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也难以调整和恢复,并产生某种疾病或心理偏差,如视力减退、厌学情绪、考试综合症等,则称之为课业负担过重。”[17]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内涵的再认识 从根本上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现实中存在的课业“超标”、“超时”、“超量”固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因而可被看作课业负担过重的一种表现。与此同时,学生在完成课业时承受的过大心理压力除了能够给学生以沉重的负担感受外,其存在客观上也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因此也可被看作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心理压力过大时,人的理智一般难以控制,个体常表现出两种极端的行为反应,要么呆若木鸡,完全停止行动,要么攻击。中度心理压力一般会使人的行为能力降低,产生重复和刻板动作。”[18]只有在适度压力或轻度压力状况下,个体才有可能在理智的控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压力事件较妥善处理,从而也使自己心理承受力得到增强,使个体生物性行为和正向的适应性行为增多,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严重身心疲劳、厌学等状态由于是学生课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亦应被看作是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之一。 基于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上述认识,并从为减负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推动减负目标实现的需要出发,笔者认为应从学生承担的课业任务、承受的课业压力以及由上述两个方面引起的学生的学习疲劳等身心反应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课业负担的含义。其中,课业任务是指学生实际承担的与学校课程有关的任务。课业压力是指学生对威胁性的课业要求、课业情景(如家长、老师的期待、升学竞争、课业难度、课业数量、学习时间、课业实施质量等)经感知、反映而形成的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就课业任务与课业压力的关系而言,课业任务是引起课业压力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适度或较小的课业压力可通过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变压力为动力,从而推动课业任务的顺利高效完成。过大或较大的课业压力则会延缓课业任务的完成,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综合起来说,课业负担是指学生承担的课业任务和承受的课业压力以及上述两个方面交互作用引起的学生的学习疲劳等身心反应。 其实,对学生而言,有任务就会有负担,有压力就会有负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负担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相反,适当的任务和适度的压力恰恰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减负并不是要减轻一切的课业负担,而是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判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否的标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课业任务是否“超标”、“超量”、“超时”,超了则说明课业负担过重;二是学生承受的课业压力是否较小或适度,若学生承受了过大的或较大的课业压力则说明课业负担过重;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身心疲劳能否在休息后得到调整和恢复,若不能则说明课业负担过重。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的内涵 监测(Monitoring)一词,原是项目工程上的用语,是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项目的数据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组织的有效性。它基于项目目标设定和工作计划安排,让管理者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保证项目有效运行,并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一个有效决策与行动规划的评估。[19]《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监测”词义的解释是“监视检测”,词组有卫星监测、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监测。[20]通过以上了解,可以看出,监测既有对相关事物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察测量的意思,也有依据观测结果和设定的目标对该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意思。整体来说,监测可被理解为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对相关事物进行连续观测,并依据观测结果和设定目标对该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为有关方面的有效决策提供依据。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则是指根据减负目标和减负计划,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与中小学生课业任务、课业压力、身心反应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进行连续的衡量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推进减负工作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减负措施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二)构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原则 指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现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则是指能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一系列指标。由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复杂性,为了保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在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完整性的同时,有重点地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衡量指标。 2.针对性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要能够充分地反映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际状况,有助于发现中小学生在课业负担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能够为政府部门、中小学校和社会公众准确判断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政策性原则。截至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发布了一系列减负政策,提出了许多明确而具体的减负措施和要求。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这些减负政策为指导,并将相关的减负措施和要求体现在指标体系中,从而使其有助于推动减负规定的贯彻落实。 4.易操作性原则。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必须考虑实际监测的可操作性和现实资料获取的可行性。因此,一方面要精选指标、合理控制指标规模,确保指标层次简明、数量适当;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获取的便捷性。 (三)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上文我们对课业负担含义的分析理解并结合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可以从课业任务、课业压力和学生的身心反应三个维度加以建构。 1.课业任务方面的指标。一般而言,对学生承担的课业任务的了解可通过课业难度、课业数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三个方面进行,因此,可将上述三个方面作为监测课业任务的3个一级指标。其中课业难度或课业内容的难度又可根据课业内容呈现的形式分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作业难度和考试难度3个二级指标。学习时间可分为学生的周课时、学校补课时间、上校外补习班时间、完成教师布置作业时间、完成家长和家教布置作业时间、睡眠时间、自由支配时间7个二级指标。课业数量可分为学生使用的辅导资料(练习册、习题集)的数量和记录成绩的考试的频率2个二级指标。 2.课业压力方面的指标。课业压力是学生对威胁性的课业要求、课业情景经感知、反应而形成的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感受,可将课业压力程度分为没有压力、压力较小、压力一般、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5个等级。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学生课业压力的大小除了与课业任务相关外,还要深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期待、学校班级竞争氛围和课业实施质量等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课业压力状况,可根据压力源将学生的课业压力分为课业任务压力、期望压力、竞争压力、课业实施质量压力4个一级指标。其中课业任务压力可分为课业难度压力、学习时间压力、课业数量压力3个二级指标。期望压力包括家长期待、教师期待、社会要求3个二级指标。竞争压力可分为考试成绩排名次并公布名次、对学习后果的担心(如担心遭到教师的批评与惩罚、担心家长的抱怨、担心别人的冷嘲热讽)、对升学的担心3个二级指标。课业实施质量压力可根据课业实施途径分为课堂教学质量压力、作业质量压力和考试(测验)质量压力3个二级指标。 3.学生身心反应方面的指标。学生的身心反应是学生在长期承担一定课业任务和承受一定课业压力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身心状态。这些身心状态作为课业负担导致的结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 首先,学习疲劳与课业负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繁重的学业负担,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和精神紧张状态,造成身心疲劳,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智力发展。”[21]因此,学生的身心疲劳程度或学习疲劳程度可作为监测学生身心健康状态的首选一级指标。学习疲劳是学习者经过长时间学习所导致的身体机能减弱,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对学习疲劳的监测可通过生理症状(如头部疼痛、四肢沉重、头昏脑涨、颈肩酸痛等)和心理症状(如焦虑不安、沮丧无助、冲动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果不佳等)2个二级指标进行。 其次,除学习疲劳外,厌学也与课业负担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学习负担对厌学影响显著,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厌学加重;学习负担中的时间负担和课外作业量负担是影响小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因素。”[22]所谓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甚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上的不良表现。”[23]对厌学的监测可以从厌倦(如对一半的科目不喜欢学,上课经常走神、打瞌睡、做小动作,感觉新课本和其他一些新知识都很枯燥乏味,感觉待在学校很难受,学习生活总是不如意,一提到学习就感到烦躁不适等)、冷漠(如对学习成绩不好无所谓,学习目标不明确,在校学习就是混日子、等文凭)和逃避抵触(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习惯于抄袭别人的作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表示反感,不喜欢上学,一学期逃课3次以上等)3个二级指标进行。 将以上三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起来,就可形成由9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见表1)。 三、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的收集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的收集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监测的公正性,调查对象应以中小学生为主,同时选取部分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根据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学生问卷应由四个分问卷构成,即课业任务状况问卷、课业压力状况问卷、学习疲劳状况问卷、学生厌学状况问卷。为了保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的连续性,又不致给相关方面以过多负担,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的收集以一年一次为宜。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数据的分析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项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付出长期努力的复杂工程,监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相关减负计划、措施的实际效果,发现各个地区、各个中小学校学生在课业负担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为进一步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减负措施提供依据。因此,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数据的分析宜采用按指标逐一分析的方式进行。当然,不同地区也可以根据需要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赋予课业负担监测的各级指标以适宜的权重,汇总相关数据,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_压力管理论文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_压力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