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校园绽放-以石阡县花桥镇小学为例论文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校园绽放-以石阡县花桥镇小学为例论文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校园绽放
——以石阡县花桥镇小学为例

龙 丽*王拱彪**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根和魂,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如何在小学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小勿忘根本,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木偶戏;传承

文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能反映民族特质及风貌。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凝聚出来的一种反映华夏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它标识着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是华夏民族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往往通过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民俗、国画、书法、古文、古诗词、乐曲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需要的转移,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走入了“渐行渐远渐无书”[1]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的境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绚丽多姿、神妙奇特的文化当属民族文化,但民族文化多植根在偏远欠发达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逐渐弱化,民族文化也因此被人们冷落,徘徊在消亡的边缘。

青樱起身走到妆镜前,由惢心伺候着卸妆:“可惜了,这样的性子,这样的品貌,却只被皇上宠幸过两三回,这么些年,也算委屈她了。”

而云南蒙自石榴的在这方面做的比怀远石榴好。在生活中会发现,怀远石榴在蚌埠市内出现的较多,而安徽许多城市多数地区卖的都是蒙自石榴而不是怀远石榴。有许多安徽省内的人甚至不知道怀远产石榴,却知道远在云南的蒙自石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鼓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功在当代,也是会泽及后世子孙的百年教育大计。当前我国很多小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极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由于地处边远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比较薄弱,传统文化教育也因此相对滞后。如何在保障升学课程教育基础上推进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探索。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地图及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贺正楚 王 姣 曹文明(1)

石阡花桥镇小学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处于黔域文化的腹地,境内现有汉、仡佬、侗、苗、土家等13个民族,古称山国,历史悠久,民间文化异彩纷呈。花桥镇位于石阡县东北部,总人口18699人,其中少数民族1.6万人,居住着仡佬、侗、苗等众多少数民族,其中仡佬族、侗族人数最多。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小学为例,进行个案探索,对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第一,做好总体做好规划,提炼出办学“三大理念”。石阡花桥镇小学办学的“三大理念”,即确立“传承民间文化,增强民族精神”的办学思想,树立“铸教魂,育桃李”的办学理念,打造“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校园文化内涵。学校在十三五规划中秉承“三大理念”办学,坚定“做大、做强”的决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实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提速、全面提升、全面稳步增长和创新式跨越发展。

第二,根据地方优势,传承特色民族文化。石阡花桥镇历史文化悠久,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说春”。木偶戏历史悠久,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石阡木偶戏是宋元时期仗头傀儡在贵州的唯一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石阡木偶戏自湖南辰溪传入,旧时活跃在石阡及湘、鄂、渝、黔的周边地区,至今已有八代传承人,历代均以学徒跟班学艺和“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2006年5月20日,石阡“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项目。“说春”古名“鞭春”,说春的人被誉为“春官”掌管一个地方的礼节,每逢立春前后时节,春官便走村串寨,挨户说春,向封地内百姓讲授农事季节,劝农行耕。石阡“说春”俗渊源甚古,主要流传于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活动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2011年石阡“说春”被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2016年11月30日石阡“说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6月28日,石阡县教育局在花桥小学召开了座谈会,提出:传承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将地方民间民族文化引进校园,打造乡镇办学特色,确保民间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响应号召,确定将花桥镇特有的地方“木偶戏”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民间项目,开展的具体措施有:第一,定期邀请传承人到学校为师生指导授课。2018年12月19日,“木偶戏”传承人傅正贵亲临指导学生练习。第二,将“木偶戏”作为小学体育大课间的主基调,通过学生兴趣活动课和课间集体展示等方式展演,目前已初具雏形。

第三,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彰显学校亮点。汉字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文化源远流长,萌芽于殷商至汉末三国,明朗于晋南北朝至隋唐。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享誉盛名的书法大名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按照严格的韵律、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高度集中地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情感和意象。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往今来,多少圣贤先哲、仁人志士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如:屈原、建安七子、初唐四杰、苏轼、李清照、陆游、白朴、马致远等。石阡县花桥镇小学确定以书法和诗词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象,营造出“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书香校园。学校通过开展每周一次的校园书法作品展和定期的听写诗词大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学习书法和诗词。

第四,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确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倡导“文明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乐教奉献”的教风、“乐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在语言表达上言简意赅,在寓意传达上深远旷达,既传承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突显出现代的治学理念。校风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经时间积淀形成的一种被校内外普遍认可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高度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方。这里分别解读一下石阡县花桥镇小学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第一,“文明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中国自古就是讲究一个礼仪的国度,文明是一种品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学礼,无以立”[2]孔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孟子.《孟子·离娄上》。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规矩虽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约束,但规矩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保证着社会要素的平稳运行,保障着国家不断往前发展。“守纪”是一个公民该有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准则。“求实创新”是在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利用改进和创新的新事物、新方法等获取有效收益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反复强调中国要强盛、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离不开创新思维。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将“文明守纪、求实创新”作为校风,要求全体师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第二,“敬业爱生、乐教奉献”的教风。教风是一个教育群体在教学精神、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教育教学风气。“师者,人之模范也。”[4]扬雄.《法言·学行》,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将“敬业爱生、乐教奉献”作为教风,不仅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对师德的要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师风建设的宗旨。第三,“乐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学风是学校师生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在思想态度和行为的表现。“仕而优则学。”[5]孔子.《论语·子张》,“学贵于思”王充.《论衡·实知篇》,“高树靡阴,独木不林”崔骃.《达旨》。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将“乐学善思、自主合作”作为学风,倡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爱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 参 考 文 献 ]

[1]薛庆超.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OL].人民网,2017-12-21.

[2]周作福.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

[3]唐楠.新时期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3).

[4]臧守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

[5]雷丽.传统文化视野下增强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弹性路径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05).

**作者简介: 龙丽(1982-),女,苗族,贵州铜仁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铜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拱彪(1981-),男,汉族,河南濮阳人,体育教育硕士,铜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0-0006-01

标签:;  ;  ;  ;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西部少数民族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校园绽放-以石阡县花桥镇小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