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科技情报事业从创建至今,已走过40个年头。40年来,科技情报工作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科技情报系统在国家科委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改善科技情报基础设施与情报服务,收到了显著效果。目前,一个以科技情报系统为基础的新型信息服务业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和发展,形势喜人。随着情报事业的深入发展,情报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回顾一下40年来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走过的创业之路,认真总结已有的情报实践经验,深化情报学理论研究,对进一步发展我国整个信息服务业、加速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情报学理论在长期情报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谈情报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具体实践,实践出真知,情报科学理论也来自实践。所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谈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还要通过实践再认识才能逐步达到完善。对情报学理论的发展与认识也要持这种态度。
1957年底《科学情报工作》(现《中国信息导报》的前身)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的开端,具有历史意义。在杂志创刊词中曾热情为情报学的诞生表示祝贺,对其未来充满希望。指出:“虽然作为一门科学还在胚胎时期。但这个发展方向是可以肯定的”,“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远景”。在创刊初期,不仅在刊物上大量引进介绍国外的情报工作经验和理论,还不断组织专家就我国情报工作的道路与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活动,如关于走自编文摘道路的讨论以及关于建立我国情报刊物体系的研究等都对我国早期情报工作的顺利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情报需要,提出情报服务工作需要多样化,国家情报中心既要为各级情报机构和用户提供较完整的情报检索工具,也要做好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情报研究工作,所谓“竞争情报研究”实际上就是这种决策情报研究的一部分。1958年在第一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项情报服务工作都要遵循“广、快、精、准”的理论原则,至今仍有实际指导意义。为了适应发展情报专业教育的需要,由曹昌、杨沛霆等同志共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情报学教材《科技情报工作讲义》上、下册,这是我国首次进行情报学知识系列化研究的有益尝试,对发展我国情报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10年动乱后,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先后建立了情报专业,分别编写了不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情报学教材,其中,武汉大学1983年出版的《情报学概论》经国家教委审定为高校情报专业统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1978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成立,《情报学报》等学术刊物相继问世,在学会和学报的引导下,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大大促进了情报学的理论研究;在改革开放年代,情报学研究在新的情报实践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人们对情报学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情报学的产生已有半个世纪,就其源于文献学的历史而言,则已有一个世纪之久[1]。人们对这一从文献工作和国家科技情报系统数10年建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领域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情报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基础理论也还缺乏统一的规范;但是,通过研究实践,特别是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情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迅速成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情报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吸引着众多的相关学科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参与有关情报信息的研究与教学实践;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情报现象认识的深化,情报学在国内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例证之一,是情报学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式列入了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例证之二,情报学不仅作为一种专业教育进入了高等院校,而且和系统科学、图书馆学一起,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学位教育理科一级学科类目(0112),并成立了该学科评议组,于1990年首次批准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设立科技情报博士学位授权点。5年来,招收情报学博士生18人,已获博士学位者7人。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郑州召开的第6批学位授权审核复审会议上,本学科评议组在讨论调整博士学位教育专业目录时,在分析了现状后,一致同意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列为一级学科,“图书馆与情报学”列为二级学科,今后有关情报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名称统一称情报学,而不再称“科技情报”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正在取得进展。早期情报学研究的视野往往局限于科技情报领域,比较注重于情报的社会功能、结构和传递方面的研究,并且按照情报业务工作环节,初步形成了较单一的情报研究体系。80年代以来,情报事业的发展和情报专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业已形成了情报学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文献[2]对国内外形成的不同理论流派作了较系统的介绍;王崇德教授1991年在台北出版的专著《情报科学原理》一书,对情报科学的“进化与前景”作了创造性的论述,作者不仅提出全球情报概念的外延将得到扩展和延伸,而且对情报科学的学科发展和走向进行了清晰的描绘。在武汉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现代情报学理论》一书中,我和我的几位学生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也对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着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少文献从经济学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有许多文献从情报科学角度,运用情报学理论去考察信息与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并对情报信息系统在改革中提出的新观念、新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取得了进展。文献[3]对信息业和情报业的见解及定义是具有代表性的,即从事信息产品生产和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装备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内部机构的总体称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服务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在基本概念上能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对于深化理论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其它如情报产品的商品化与情报信息市场的兴起,图书情报服务系统的经济管理以及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等问题的讨论,都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研究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演变情况,既可促进各相关学科的自身建设,又为深化情报体制改革、发展我国情报信息事业提供依据。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是情报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为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各发达国家无不致力于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也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定措施,这是必要的。文献[4、5]在系统论述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道路与对策,对实际工作有重要参考意义。我觉得,对当前出现的全球性信息高速公路热潮,应持积极慎重态度,抓住机遇,制订符合国情的良策,切不可操之过急,脱离实际。那种以为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了,图书情报机构的“社会生存环境并不乐观”,甚至扬言,在部分“科技情报所”改名为“科技信息所”浪潮的冲击下,情报学“将不复存在”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6],无视40年来的情报实践经验和学雌建设成就,试图以信息学取代情报学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不少学者在诸如情报控制论、情报检索、情报系统理论、信息资源管理、情报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具有开拓性的探索;也有学者将情报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其它专业领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也取得了进步。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情报学正在迅速成长,并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为了跟踪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评述年度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决定编辑出版《情报学进展》年度评论,作为第一卷的该书“1994—1995年度评论”业已出版。这是值得学术界称道的一件大事,它将为推动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 走向21世纪的情报学
我国情报事业经过40年的努力为情报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实践资料;情报学在研究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有了一支理论研究队伍并拥有稳定的教育宣传基地。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但我始终坚信,我国的情报事业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决不会就此止步,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即将跨入21世纪的情报学将一定会在新的情报竞争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信息时代给情报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首先,要求情报学在宏观层次上,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国家整体情报信息事业,为推进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建立结构合理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同时,在微观层次上,要不断寻求新的适用技术,为改善社会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基础。
其次,要求情报学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其理论研究;发挥综合优势,适当拓宽研究范围(决不是去取代其它学科);更加注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各类决策服务的竞争性情报研究;加强与其它研究社会信息的学科专家的合作,共同深入揭示、掌握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基本规律,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
为了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加倍努力,付出艰辛的劳动,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第一,转变观念,树立大情报观。大情报观在情报界并不陌生,其核心是要求情报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突破早期科技情报的局限,与社会、经济、管理等情报有机结合,面向经济,面向社会,改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对于推动我国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情报学应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深入研究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的情报及其活动规律。
第二,要在情报学的研究中进一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长期以来,我国的情报学研究很注重引进和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对国内信息服务业的迫切问题却研究不够。人们之所以感到情报学理论落后于实践,与过去的这种研究倾向不无关系。有鉴于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有关我国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上,从整体利益出发,多研究点实际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在目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新形势下,注意研究如下一些课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情报需求研究;
——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
——面向21世纪的情报信息专业教育研究。
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社会经济信息化所需的各类专业适用人才,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档案学等相关学科都负有重任,在实现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中,都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在学科建设方面也都有深化改革的任务,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伟大历程。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将成为重要资源,信息业将成为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国家信息业的充分发展必将带来学术的繁荣。包办一切的学科并不存在,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的具体学科和各学科间的交叉与合作。作为信息科学群体重要成员的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学科,必将在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在走向21世纪的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