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阳光驿站建设 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立健全论文,党员论文,驿站论文,阳光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阳光驿站是社区党员服务机构建设中的新创造。它以独特的视觉效果、齐全的功能馆室、崭新的服务理念,从功能定位、服务设施和活动形式上把社区党员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浦东街镇党组织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显示,以阳光驿站为代表的社区党员服务机构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孵化器,区域内各类党组织资源交换、服务共享的平台,党组织关怀党员的温馨家园,党员和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窗口。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凝聚力工程”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需要。
一、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构建深化“凝聚力工程”的新载体,是不断增强党自身凝聚力和党在全社会凝聚力的需要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继续以“凝聚力工程”为总抓手,从增强党自身凝聚力和增强党在全社会凝聚力两个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
围绕市委提出的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的要求,新区各级党组织根据区委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三服务”主题活动,大胆探索党建工作的新理念、新载体、新机制,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新做法、新经验,阳光驿站就是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它用全新的工作理念、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来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不断增强党自身凝聚力和党在全社会凝聚力的一个有效抓手。
(一)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能够进一步凝聚党员,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把广大党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就要切实关心党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思想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阳光驿站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党组织关怀党员、服务党员的平台,为社区内各类党员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园。建立健全阳光驿站就是要解决流动党员找组织难的问题,为他们提供组织关系接转或挂靠服务,确保所有流动党员能够就近找到党组织,就近落实组织关系;就是要为转型期较少得到关怀的党员,特别是失业下岗、转制病退、生活困难的党员提供帮助,通过社会性的捐助、党员之间的守望互助和党员群众的志愿服务,让这些党员切实得到关怀,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就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服务环境和服务项目,提供人文关怀和信仰服务,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让走入驿站的党员接受信仰的洗礼,不断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能够进一步凝聚群众、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阳光驿站是推进“凝聚力工程”、开展“三服务”主题活动的一个复合型的新抓手。它不仅是关怀党员、服务党员的平台,也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街镇党组织把服务的理念充分融入到阳光驿站的各项功能和运作中,在大力推进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的同时,通过把党员志愿者组织纳入到阳光驿站中,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志愿者调配站,通过把党组织为群众提供的各种非行政服务逐步转移到阳光驿站操作等方式,有组织地引导党员为群众开展各类服务,不断强化阳光驿站服务群众的窗口功能,不断塑造新时期党服务群众的新形象,从而不断增强党在群众中的感召力。
(三)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能够进一步凝聚社会、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政府正在从众多的经济和社会领域逐步淡出,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去影响、整合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这是党建工作实践中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阳光驿站这个党员服务机构,就能够创造一个单位体制解体后党向社会渗透的新渠道,通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以非行政、非权力的影响方式向社会渗透,用一种没有行政强制却更具号召力的方式影响社会,整合社会,塑造自身的新形象,为党的长期执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是进一步形成以社区为载体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需要
在浦东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新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2002年,新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7%,比2001年增幅提高6.3个百分点,已经达到619.16亿元,占新区GDP总量的49.4%,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3%。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为176亿元、外资经济增加值为442亿元,分别占到新区GDP总量的14.1%和35.3%。与此同时,各种新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经初步统计,截至2002年底,新区新社会组织已达500多家,职工总数超过4千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给新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三年两目标”(即争取在3年时间里,在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中有党员,在1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有党组织)的要求,新区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然十分艰巨。根据2001年底新区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在浦东实际经营的企业法人数为19836个(含境外企业驻沪代表机构),从业人员918374人。其中,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12217个,从业人数415733人,平均每家企业34人;按照隶属关系划分,新区共有无主管单位10347个,从业人数254862人,平均每家企业25人。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谁主管、谁负责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原则,10347家无主管企业就是新区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象。对这些企业内的党员分布情况,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
2000年,我们曾经对全区的新经济组织作过一次地毯式的调查,根据当时的比例推算,在新区注册的19136个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中,有上级主管的企业为3865个、无法联络的企业为8745、应纳入新区党组织管理系统的企业为6526个,其中有党员的企业为2258个,无党员的企业4268个。这是一种推算,但即便是这种地毯式的清查,按照目前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办法,所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十分准确,因为有的单位连人事部门也不清楚谁是党员、谁不是党员。
截止到2002年6月底,新区各级党组织按照“两稳定一合适”、“地域相近、行业相邻”的建党原则,以及“属地、属条、属资、属业”组织隶属和挂靠管理原则,已累计组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295个,党员4070名,覆盖企业1479家;除此以外,有146个行政村党组织挂靠管理了1130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覆盖企业734个。也就是说,已经纳入新区管理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有5200人,覆盖了2213个企业;实际覆盖企业数占应纳入新区管理的有党员企业总数的89.3%。
如何在快速成长壮大的新领域中有效开展党的工作,建立一种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提高有效性的长效工作机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难点和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项工作中,潍坊街道党工委采取体外建党的方式,创造了“支部建在楼上”的组织设置形式,这一有效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已经被纳入到上海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总结中,向全国推广。以梅园阳光驿站为代表的党员服务机构的创造性构思和实践又是一个新亮点,为我们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水平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
(一)建设阳光驿站有利于继续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近年来,新区各街镇针对“两新”组织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社区党建这个战略重点,把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有机结合起来,转变工作观念,创新组织载体,改进工作方式,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建为载体,以“两新”组织集聚地为依托,以服务为纽带,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合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框架。现在,我们可以在楼宇党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阳光驿站这个“铁打的营盘”,进一步挖掘社区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功能和优势,对以社区党建为载体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框架进一步加以完善,逐步形成以社区为载体的区域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建设阳光驿站有利于形成“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孵化器。按照双建制的工作理念,依托阳光驿站建立社区新经济组织党总支和流动党员支部,为流动党员提供组织挂靠和管理,为“走过路过”或组织关系不在本社区的流动党员提供过组织生活、参加党的活动的方便,解决流动党员找组织难和过组织生活难的问题,就可以使阳光驿站成为吸纳流动党员的新基地。按照孵化器的工作理念,依托阳光驿站不断吸引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成为党的工作支持者,直至成为党的新鲜血液;不断构建“两新”组织党建服务网络,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干部培养和组织孵化机制,为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集聚力量、创造条件;不断为“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就可以使阳光驿站成为服务、孕育“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新基地。
(三)建设阳光驿站有利于构建区域性党建工作的辐射源。按照功能辐射的理念,改进党建工作机构的设置方式、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在以阳光驿站为依托构建综合性、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村、居民区和商务楼宇、经济园区、中介机构中建立党员服务联络点,就可以把体内建党和体外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能够把党的工作辐射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向商务楼宇、经济园区、中介机构、高档住宅区和高收入阶层等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渗透和延伸,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三、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是进一步构建社区资源整合的新平台,不断完善党的社区工作机制的需要
开展党建工作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缺乏必要的资源是制约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瓶颈”。近年来,在属地化管理的总体趋势下,社区党组织规模不断增大。据统计,居民区党总支平均有党员153.5人,最多有党员444人;总支下设支部平均有45.7人,最多有党员104人。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党员管理的难度,干部配备、工作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党建工作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同时,社区单位总量越来越多,隶属于各类社区单位的党组织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党组织条线独立,资源分割,缺乏整合。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一般只能联络三四十家单位,并因单位相对分散、性质差异较大,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单靠这样一个组织形式进行沟通协调明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广阳光驿站经验,建立健全社区党员服务机构,就是要构建一个经常性、实体性的操作平台,并通过这个新平台的整合,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阳光驿站是有效整合各类党建资源的新平台。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以后,单个党组织在单位内的活动空间和工作资源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甚至有逐步减少的趋势。但是,就整个社区来说,由于各个党组织所依托的单位资源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只要能够形成整合、共享的机制,党建工作的空间反倒是越来越大、资源也越来越多。阳光驿站是汲取社会资源开展党的工作的重要平台。引导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新的操作平台,接纳和调配现有的行政资源和上级党组织提供的各类资源,并通过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充分挖掘和调配社会性、区域性公共资源和党组织、党员的自身资源,就能够形成区域内各类党组织资源交换、服务共享的格局,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另一方面,阳光驿站也是完善党的社区工作机制的新平台。有效整合各类党建工作资源需要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有关方面广泛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就需要从党的社区工作机制上做文章。过去,我们通过“三纵三横”的党建工作网络,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协调机制,把体制内垂直管理与区域内横向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功能,并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其他组织和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但这一工作机制仍然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通过建立阳光驿站,逐步形成街道、镇党(工)委和开发区综合党委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和工作资源的新平台,并将党建办、两新组织党总支等机构的运作功能逐步加载到阳光驿站内,就能够把社区党建的部分工作内容逐步转移到社会化、专业化的平台上来,充分发挥阳光驿站在区域性党建工作中的组织策划功能,形成调动社区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合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四、推进阳光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是进一步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向开放型、社会化和专业化转变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以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强。顺应新形势新变化,党的工作领域已经逐步由区属向区域转化、党的管理体制由垂直向网络转化、党的活动形式由单一向多样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同步改进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党建工作的开放程度、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阳光驿站的建立,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向开放型、社会化和专业化转变的重要契机。
(一)阳光驿站的运作方式有助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开放型转变。阳光驿站是一个开放型的服务机构。它开放度高,包容性强,不分地区,不讲身份,来去自由。我们可以根据阳光驿站实行开放型服务的特点,面向各类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开放各种设施和各类活动;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不论户籍或工作地在何处,包括民工,都可进入驿站参加活动;面向全社会,各种依法成立的组织、所有需要服务的公民都可以到这里来寻求帮助。总之,可以依托这一设施构建开放型的组织,让所有流动党员都可以根据方便原则到这里来登记,落实组织关系;可以依托这一设施开展开放型的活动,让各种组织和党员群众都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参与这里策划的活动;可以依托这一设施提供开放型的服务,为党员服务,为业主服务,为职工服务,为社区群众服务,为“两新”组织服务,通过服务把党的工作有效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取得党员、业主、职工群众、社区居民的认同、信任和支持,把他们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
(二)阳光驿站的运作方式有助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社会化转变。阳光驿站是社会化运作的工作载体。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社会领域的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主要处在新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大部分党员都是社会人、社区人。基层党建工作要淡化行政色彩,需要充分利用阳光驿站这样的工作载体,走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党务工作者要以社会化招聘为主,今年新区面向全国招聘8名党务工作者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党建工作物质资源要注重社会化调配,通过协调整合区域内各种社会资源为党建工作提供支持。党建工作财力资源要进行社会化汲取,要注重借鉴社会捐助的形式。在面向党员、群众、社会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要大力倡导志愿服务、互助服务。要通过社会化运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快速发展壮大的非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渗透和延伸,不断扩大党在社会领域的影响,营造执政的社会环境,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
(三)阳光驿站的运作方式有助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专业化转变。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和层次,需要加快推进党建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要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提供党员联络和沟通服务,需要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党内活动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也需要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近一个时期新区一直在探索职业化的党务人才支持机制,从2001年开始,逐步扩大选拔视野,以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设计,公开招聘了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党务干事和社工,进一步优化了党务工作队伍结构。利用阳光驿站这个专业化操作的培育基地,可以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组织调配、社会招聘、志愿服务等方式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富有创造力的职业化党务工作者,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操作能力。
阳光驿站的创造性构思和实践对于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市委组织部在阳光驿站的创始地梅园社区专题召开了上海市社区党员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推进会。尽管阳光驿站的创设理念和运作方式还处于一个较为初步的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总结和完善,但从建设阳光驿站背后蕴含的政治内涵来看,从党的建设大局和长远来看,阳光驿站所蕴含的服务理念和运作机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在基层党建的发展进程中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