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陈丽娟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陈丽娟

(南部县石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南部 637300)

《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作为中国人的应有的高尚的情感,特别对于处在当今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灌输这样的爱国情感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来培养青少年的这种情感。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精神呢?我在此谈谈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各方面经济建设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我国国民总收入连续多年名列世界第一,奥运会在北京顺利举行,以及天宫二号宇宙飞船的升空并成功实施舱外行走,中国的实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国际上觊觎中国领土的国家和各种敌对的反华势力,他们围堵中国的崛起,用所谓的第一岛链封锁我国,航母开到了南海,等等,他们从来就不想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散布对我们国家种种不利的言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诋毁中国的形象,遏制中国的崛起。身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深深了解并明白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要在世界上崛起,只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爱我中华、情系中华,人人都来护国、爱国、建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英语学科的教育特点来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然是跨文化交际,教师是有必要融进本国文化的对比,介绍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的,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既不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也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

二、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策略

1.对学生加强学英语的目的性教育,将上英语课的目的强化为“学好英语,是为了雪耻图强,打败列强,更好地报效祖国。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我向学生提问: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却是英语而不是汉语,为什么?英语是一种强势语言,其强势表现为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英语使用尤为明显。宇宙空间、核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尖端研究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的。

英语语言的强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18~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得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开始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英语随着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士兵和商人开始流行到世界各地。目前英语的国际性地位主要源于二战以后讲英语的美国的大国地位。那么英语会不会出现颓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也出现了汉语热。提问:汉语在世界上将来会能代替取代英语,成为新的强势语言吗?

引导学生:要想让汉语在国际上成为一种强势语言,我们作为学生该怎么做?答案很简单:就是把英语学好。把英语学好,我们可以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今天学英语,是不得不学,“敌人”枪炮、科学压过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打倒他们!超过他们!所以我们非把英文学好不可,要咬牙切齿学英文!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几句话,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铭记。

2.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透爱国主义教育。英语教学如果一味地采用老师单调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会感到乏味,更谈不上德育渗透。而使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这样使学生多种感官都受到刺激,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学七年级下的一个听力练习里面有一个生词peace时联想到另外一个字War,这时候屏幕可以放一幅幅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历史战争画面与那一帧帧壮丽山河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再配上富有感情的演说录音,就能激发学生对侵略战争的仇恨、对侵略者的愤慨,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进入了意境,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

3.关注时事问题,从各种信息媒体上获取资料。每日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free talk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谈论当前国际的热点问题,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及中国的国情变化,引导学生主动谈论中国,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4.挖掘教材蕴含的爱国主义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结合词汇和句子学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词汇的教授都可以渗透进爱国主义的教育。如:学“2008 Olympic Games”,“volunteer”, “athlete”,“player”时,提及中国的志愿者的微笑与服务,运动员们顽强的拼搏精神所带给观众的鼓舞,每一个行为里都有很多强烈的爱国意识在背后支撑着他们。

(2)结合中国的风景名胜、旅游地的表达和介绍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我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

(3)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英语表达,用英语介绍其起源,节日的风俗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结合中文词汇被借入英语词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到yin ,yang, tofu, kung fu,tea,silk等词时,告诉学生,这是从汉语借入的英语词汇,许多英语词汇其实就源于汉语。

5.组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渗透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如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广播、观看一些实用性英语录像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景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祖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我们英语教师只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出来并在教学中加以渗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就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接班人。

论文作者:陈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  ;  ;  ;  ;  ;  ;  ;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陈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