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苏肽生对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逐渐孔镜术后残留神经症状,VAS评分在5分以上的患者49例,苏肽生组25例和安慰剂组24例.苏肽生组给予苏肽生每日30μg,一日1次,连续使用4周;安慰剂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脉点滴500μg/次,每周3次,两组其他保守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和麻木感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7、14、21、28天两组间疼痛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8天时两组的显效率为79.2%、28.4%;有效率为97.4%、55.8%;49例患者中有30例有麻木症状,术后7、14、21、28天两组间麻木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8天时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3.0%和16.0%;有效率为66.6%和25.0%.结论 苏肽生对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的疼痛感和麻木感有缓解的效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症状;苏肽生【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不同程度的残留一定的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前症状未见完全缓解,部分患者表现为术前并不感到疼痛和麻木的部位出现了新症状,其中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及社会活动能力受限是主要残留症状[1].另外尚有部分患者残留腰部及坐骨神经走行部位压痛,腰部酸软,下肢无力,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减低,下肢肌力减弱等并发症.苏肽生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NGF),为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是目前发现最早、研究最清楚的一类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中枢及外周神经神经元存活、生长发育、分化、再生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2].本次研究旨在检验苏肽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方面的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资料 苏肽生组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在26~50之间,平均43.2岁,安慰剂组24例,其中男性15__________例,女性9例,年龄在25~50之间,平均41.4岁. 1.2 入选标准 (1)年龄<50岁;(2)行椎间孔镜术;(3)患有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6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4)手术方法均为椎间孔镜微创手术.(5)术后患者感觉除去伤口痛外,术前的疼痛症状没有完全消失,或者出现新的神经症状;(6)VAS≥5分者. 1.3 观察指标 应用VAS(visualanalogue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患者的疼痛感和麻木感,测定时间选择在术后1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分成显效、有效、无效3级.显效:术后28天和术后1天相比VAS改善>50%;有效:VAS改善25% ~50% (含25%和50%);无效:VAS改善<25%. 1.4 统计学处理 分别比较2组间术后1天、7天、14天、28天痛觉和麻木感的VAS评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处理. 2 实验结果2.1 痛觉VAS改善情况 术后苏肽生组和安慰剂组的疼痛VAS值随周数的变化(见表1).术后28天苏肽生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疼痛的显效率为79.2%、28.4%;有效率为97.4%、55.8%(见表2).2.2 麻木感VAS改善情况 49例患者中30例有麻木存在:术后苏肽生组和安慰剂组的麻木VAS值由4.7和4.8降至1.5和3.2,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14天降至1.1和3.3(P<0.01);术后21天降至1.0和2.6(P<0.01);术后28天降至0.8和2.6(P<0.01).术后28天苏肽生组和安慰剂组治疗麻木的显效率为53.0%和16.0%;有效率为66.6%和25.0%. 2.3 不良反应 术后7天进行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有异常结果,说明短期使用苏肽生是安全的.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k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多由于各种原因使退变或损伤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薄弱或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由于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可引起腰痛及放射性下肢痛,同时纤维环本身损伤亦可引起椎间盘源性腰痛[4].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国内统计约18%,发病因素与年龄、职业等相关,劳动活动较多、工作负荷增大、损伤机会增加都会有影响,亦与某些久坐、久立等强迫体位下长期劳作等因素有关,以25-55岁这一年龄范围的人群发病率最高.目前常用的方法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术、有限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5].基于传统手术存在着缺陷,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寻求使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经皮内窥镜技术,包括微创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系统(MED)、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手术系统化SSYS 和TESSTM 技术等.其中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具有优点如: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伤口一般不超过1cm,创伤小,术中对神经根及硬模干扰小,神经损伤率低,同时对于孩节段二次手术创造无粘连条件,使二次手术变得相对简单[6].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不同程度的残留一定的临床症状,其中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及社会活动能力受限是主要残留症状[7].另外尚有部分患者残留腰部及坐骨神经走行部位压痛,腰部酸软,下肢无力,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减低,下肢肌力减弱等并发症.崔志明[8]等报道术后1年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21.3%,腰椎管狭窄症为36.3%.对于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产生原因,可分为手术因素及非手术因素,术前因素多因术前神经根已经损伤,发生变形,术后恢复缓慢.神经根处长期被压迫,发生扭曲、粘连、水肿、变性和萎缩.Yoshizawa[9]认为脊神经根一旦受压,出现神经根内微循环障碍、充血、水肿、缺血和纤维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由于神经根营养血供存在着显著的生物学弱点,机械性损害对其血循环的影响比其他周围神经更加显著,长期压迫导致神经功能性缺血,炎性水肿,导致神经组织纤维化,阻碍轴突及髓鞘再生,甚至造成不可逆性神经结构与功能损害.神经传导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腰腿痛,这些改变短时间内不能修复,故术后残余症状维持较长时间.神经营养药物通过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起到调节、改善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效果,保护缺氧状态下的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轴突的形成、改善神经信号传导速度、恢复神经突触传递功能.其中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苏肽生属于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被广泛关注.苏肽生率先在中国被批准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研究者们一直在研究其在各种神经损伤的修复和保护作用,如相关的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及神经痛等,本研究也提示肌肉注射对椎间孔镜术后病人的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比较明显,这与早期的基础研究不谋而合.并且,使用苏肽生的安全性较高,未观察到过敏反应.
参考文献[1] 孙皓,姚宇,张宇峰.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2(4):122-123.[2] 王英超,孙红梅,董振香.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J].中国新药杂志,2007,18(7):24-234.[3] 黄才国,魏善建,姜华等.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409-5411.[4] 王国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37-38.[5] 刘亚,邱玉金,赵相民,等.腰椎后路手术与腰背肌衰弱综合征[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11(4):204-206.[6] 崔志明,保国锋,蔡卫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J].颈腰痛杂志,2007,28(5):377-379.[7] 杨琳.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1238-1239.[8] 王洪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7):568-569.[9] YoshizawaH,KobayashiS,HachiyaY,etal.Vasogenicedemainducedbycompressioninjurytothespinalnerveroot:distributionofintravenouslyinjectedproteintracersandgadoliniumG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ging[J].Spine,1993,14:1220.
论文作者:江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术后论文; 神经论文; 症状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下肢论文; 安慰剂论文; 损伤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