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木建设的工程也日趋增多。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熟。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受外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或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分析了出现裂缝的影响因素以及列举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多项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混凝土裂缝等情况经常出现在工程施工中,不仅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为工程种下了非常危险的安全隐患的种子,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又提升工程安全性的大前提下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学习,熟练有效运用相关技术来预防、解决这一问题.
1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简述
在实际施工中运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由于其体积庞大、结构厚实、用量较多等特征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原料的配比必须标准化,确保一次完成浇筑工作,而在混凝土养护环节,不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方法,而且也需要注重它的内外温差维护技术,尽可能不出现裂缝现象。实际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重点难点,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运用相关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
2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成因
2.1 内外温差影响
水泥在进行水化时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这些水化热并没有散到外界当中,而是积聚在了混凝土的内部。这些被积聚到内部的热量很难散出,由此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相差比较多,内外温差又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一种较强的力,这种力叫做拉应力。混凝土受到内部拉应力的作用而出现裂缝。此外,还有一种产生拉应力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非常厚实,若在施工中钢筋不能深入到混凝土内部,这中现象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更强的拉应力,从而使得混凝土频繁地出现裂缝。
2.2 地基变形影响
众所周知,地基是整个建设项目的基础,它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地基没有打好,整个建设也将坍塌。但是在土木工程建设完成后,建设好的地基受到地质或一些外力的影响会产生沉降、偏移等变形。毫无疑问,地基的变形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这种现象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产生。这种应力随着地基的变形在混凝土内部不断的累积增强,如果这种应力的强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严重时还会使混凝土断裂,可能会使整个建筑物倒塌。
2.3 自缩性影响
为了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混凝土都是需要进行硬化的。混凝土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水分的,在这期间因为水分的蒸发和一些其他原因会造成水分的缺失。在这种干燥的条件下混凝土的体积会缩小,又称混凝土的自缩。混凝土的自缩现象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此外,水泥活性、骨料种类及颗粒大小环境等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硬化有影响,对混凝土的体积收缩也有影响,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4 外部温度变化影响
在土木建设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常常遭受到外部温度变化的侵害。若出现暴风雨冰雹天气或冷空气来袭外部温度会突然下降,若是艳阳高照或太阳光很强外部温度会升高。这种难测的天气变化导致外部温度的骤变。而外界温度的变化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5 约束力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受到两种约束力的影响,分别是来自地基的外部约束力和温度效应产生的内部约束力。这两种约束力都是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总做人员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降低内外的约束力,从而降低或避免裂缝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 技术水平影响
在土木工程内部,有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技术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是工作过程中态度不严谨,出现不规范操作现象,造成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差,出现裂缝,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
3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 工程设计技术
施工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施工工程设计时,必须细细研究工程在地域的环境和气候作为擦依照,将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合理优化,布置最佳的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同时,依据混凝土形状标准进行准确设定,使散热范围更广,加快混凝土的散热,达到降低它的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的目的。并在设计二次浇注环节时规定施工人员加入聚丙烯纤维网等可以提升其抗拉性能,降低出现裂缝的可能性的材料,保证施工质量。
3.2 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首先对水泥的水热化进行处理,因为它是引起温度应力的最重要原因。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减少水泥的用量,尽量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添加既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又可以减少水热化的材料予以代替。同时,可以适当添加减水剂或采用科学的搅拌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有效发散其热量,减少温度应力的目的,亦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使用大坝水泥等低热水泥也是减少水热化的合理选择。控制一定的气温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环节很重要,高温时会使混泥土温度升高造成混凝土浇注温度增高,在它的内部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所以,高温天气施工人员应采用冷却手段降低其温度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免裂缝的形成。若混凝土温度过高时必须用强制手段降低其温度,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预埋水循环管中冷水流降低内部温度。
3.3 抗裂性能提升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多种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技术方法,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 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施工人员应严格遵照技术要求选取适宜的材料通过多次的试验选择最符合要求的配比方式,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符合工程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要充分搅拌混泥土保证搅拌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在混泥土中间位置添加适量间距、直径都相对较小的配筋,能够使混凝土的薄弱部分既抗裂性能提高。在国家规定使用范围内添加适量添加剂能够对混凝土的自缩性进行调控以确保它的热胀冷缩范围始终处于合理值之内,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和应用范围进行实验研究选择最优的方案,确保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3.4 约束力控制技术的科学运用
外部约束力主要是由于地基产生的,因此建筑工人可以通过设置滑动层来降低其约束力。在大体积混凝土与地基之间铺设砂垫层或者是沥青毡层,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灵活性,减少裂缝的产生。而内部约束力是由混凝土温度效应产生的,因此,建筑工人可以通过采取暖棚法、蓄水法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或降低混凝土外部温度,缩小其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而减少裂缝产生。
3.5 施工过程技术的科学运用
土木公司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具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 结论
土木工程中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因素有许多,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用科学的态度,仔细地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或措施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程 宏宇.土 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7(13).
[2]姚丹东.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10).
[3]乔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4,7(19).
[4]张文珍.土 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7(13).
论文作者:卢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