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中应该采用更加严格、规范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从而有效避免裂缝等问题的产生。本文主要对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建筑特性
1.1建筑工程最主要的特质就是坚固耐用,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性与此特质完全相符,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由于其所用材料的原因,使得这种施工技术可以非常强力地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抗潮性能,而且这种结构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会经过很多次的压实与强化工作,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较为稳定。
1.2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比其他类型的施工技术更加实用,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塑形力更强,而且结构塑成以后非常的稳定,如果具体的建筑工程需要有不同形状、规格的结构分类,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可以优秀的完成,可塑性强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最主要特性。
1.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国内各地都有使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材料比较常见,而且成本很低,采集起来非常的方便,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被大范围的推广。
二、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因素
一是,原材料与配制方法不合理。混凝土材料在进场时,常常会因为工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采购与复检,同时也没有根据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来进行材料的配合比验算,进而导致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难以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方面的实际要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难以适应社会对现代建筑安全质量方面提出的实际要求。二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方面的影响。提高混凝土强度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强度应与混凝土强度形成正比,如果采用高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强度相同时,应高于低标号。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结合现场施工环境与设计的实际要求来明确水泥标号,应对其品种和标号进行恰当选择,进而确保水泥标号的准确性,而为了混凝土结构质量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应尽量选用高标号的水泥进行配置。此外,针对混凝土结构来讲,水灰比与其强度是呈正比的。而为了使混凝土机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在设计水灰比时应严格按照具体设计标准与实际施工需要来完成。而作为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水泥的使用和水灰比的确定来讲,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选择更加合理的水泥,还要认真做好水灰比的配制,进而为从整体上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混凝土浇筑、养护方面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在进行现浇时,大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与施工人员常常会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对于浇筑中的混凝土没有进行合理的振捣,在浇筑完成后也没有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这些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终凝后的强度造成影响,相关管理与施工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
三、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控制技术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从而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技术的管理:第一,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水泥使用量。在具体的水化操作中,水泥会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部分热量。但是在混凝土参数的直接影响下,却会导致水泥不能按时完成相关的热量释放工作,热量会转移到混凝土内部,从而使混凝土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减少水泥的实际使用量来降低混凝土的热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实际生产期间,水泥是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进行替代的,特殊条件下可以加入高效减水剂来减少热量的释放。而且在混凝土的具体搅拌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搅拌技术,保证搅拌效果的发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低热水泥得到较大发展,其水热现象远远低于普通水泥。施工期间可以利用低热水泥来代替普通的水泥,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工作。第二,优化混凝土在浇筑期间的温度控制技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实际温度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浇筑操作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躲避高温条件,尤其是大面积混凝土的实际浇筑工作。如果必须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浇筑,那就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严格控制好浇筑温度的变化。
3.2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技术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水平。因此,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要充分利用好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技术,增强其抗裂性能。(1)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科学加入添加剂。加入添加剂之后混凝土自身的自缩数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加入添加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混凝土添加剂规范化技术规定,确保添加剂的安全性。(2)在混凝土中适当添加增强性材料。具体来说,混凝土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抗拉性能的材料来提升混凝土的实际抗裂水平。增强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以及多种无机纤维材料等。(3)可以通过科学设置混凝土的混合比例来增强其抗裂性能。混凝土结构的配比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水平以及性能情况,需要根据准确的计算以及科学的技术方法来得到混凝土的实际配比比例。而且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之前,相关的技术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实际配比情况进行合理验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比方法,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发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3混凝土养护技术
养护阶段,混凝土抗拉强度水平的提升和自约束应力的降低,需要通过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降温速度的减缓等,方可在受到较大外约束应力时,具备足够的抗裂能力。在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即可进行,期间用于养护监理参考的降温养护及周转材料,主要有草袋、塑料布、钢管、圆钢、钢筋、胶合板、塑料水管等。养护时,一方是检查保温层拆除时间点控制情况,要求养护人员在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并且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到 20℃以内才能进行,如果大于 20℃,需要在拆模模板后,以覆盖的方式缓慢降温,避免降温速度太快而诱发收缩裂缝;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终凝之后,检查养生液在剪力墙和框架柱混凝土表面的涂抹情况,而楼板混凝土则要求洒水养护,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 1.2MPa 后,才允许施工单位在混凝土上面安装模板,正常养护工作的持续时间至少为 7 天。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作为多数建筑的主体结构,在整个建造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的应用与施工技术的研究,对建筑行业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方面,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有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3).
[2]方庆,秦云,谭德鹏.虹杨变电站地下连续墙施工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4).
[3]徐飞.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5,(13).
[4]王金福.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16).
[5]苏培芳,翁永红,陈胜宏,等.碾压混凝土温度场分析中层面模拟的复合单元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1).
论文作者:杨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水灰比论文; 强度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