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阶段买方市场的特征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买方论文,现阶段论文,对策论文,特征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现阶段买方市场的特征
1996年,我国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或基本平衡,以粮食产量4900亿公斤(人均占有402公斤)、钢产量1.01亿吨为标志,我国进入买方市场,1997年、1998年上半年,我国买方市场进一步深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双重买方市场”性质,即指大部分工业品供应充裕,大部分农产品供应比较宽松。我国现有商品种类达1亿多种(注:《贸易参考》1998年第9期,钟玲《我国名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目前约2000多万家企业,有1亿多商品种类,但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有效商标仅为44万种。),仅轻工产品就由1990年的10万种增加到现在的24万种;二是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供大于求,但仍然是一个活跃的市场,我国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连续五年以两位数增长,1997年比1978年增长17.4倍(没有扣除物价因素)(见表1);三是食品类销售增长较快,成为拉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恩格尔系数Ⅰ较小,食品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Ⅱ较大,我国1996年、1997年恩格尔系数Ⅱ分别为49.8%和47.7%,近两年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尚小;四是农村市场购买力仍然不足,我国12亿人口,8.6亿在农村,1993年—1996年,全国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都与人口倒挂:尽管农村零售商品市场的销售总额逐年增长,但与城市的实际销售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农村市场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1996年城市零售总额大于农村54%,是1993年—1997年以年倒挂最高的年份,1997年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城乡比下降,由1996年的1.54下降为1.18,下降幅度为0.36,可见农村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见表2);五是没有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表现为生产的变化跟不上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的升级换代过程中存在着“空档”和“空白点”,如近几年小轿车、住房、电脑、电话消费有所增长,但仍没有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六是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业态、多种交易方式竞争激烈,如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在社会销售零售总额中的比例迅速增长,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12个城市的零售业,许多大型跨国零售企业集团进入我国,“以利润换市场”,许多新的零售业态出现,加剧了购买力的分流,如我国现有的零售业态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有百货店、超市、便民店、仓储商店、会员商店、专卖店、廉价店、旧货店、商业中心、无店铺经营组织(邮购、电话购物、电视直销、自动化售货、电脑网上购物等),各种交易方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如即期现金交易、信用交易(预购、赊销、“三票一卡”交易,[汇票、支票、本票交易和信用卡交易])、代理、租赁、连销、拍卖、以及远期和期货交易等;七是降价竞销、高价竞销、以及不变价格竞销成为买方市场的核心内容,同时,服务和形象竞争成为伴随价格竞争而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八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并逐步成为一种常态,消费品除了极少数名牌,几乎全是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连改革开放以后曾一度紧张的粮、棉、油、肉、菜、果等商品也都有富余,生产资料中长期紧缺的化肥、钢材、水泥、木材也是产大于销,航空、铁路(除特快车)、公路运输正在竞相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运价以争取旅客和货物运输,基础设施的电子也出现局部过剩。
二、买方市场的形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1.近五年来,我国供给和需求同时增长,但供给的增长快于需求的增长,且需求更加多样。我国买方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使我国从短缺经济中走出来,进入买方市场,从理论上说,供给略大于需求是最理想的市场态势,对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有没方面的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买方市场先后经历了需求不变,供给增加;需求增长,供给增长;供给增长幅度较大,需求增长幅度较小且需求更加多样化三个阶段。当前我国买方市场正处于“供给增长幅度大于需求增长幅度,且需求结构更加多样”的买方市场阶段,相对而言供给结构就显得单一,因此供给不断地调整结构(中间经营商不断地调整供货结构,厂商不断地调整生产结构)。
2.生产结构趋同造成“生产过剩”,形成生产能力大于需求能力,许多企业不能得到高于盈亏相抵点以上的超额利润,也不能保持在盈亏相抵点的规模上进行生产,用收入抵补支出,而是在“停业营业点”以下进行生产,不仅固定成本收不回来,而且可变成本也收不回来。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94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上的只有59种,占62.7%;利用率在50%以下的有18种,约占20%,1997年以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总的来说开工率还在下降。据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仅1996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库存积压商品达800亿元,截至1996年底,仅全国乡级以上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总值已逾3万亿元。至1997年底比较突出的表现为纺织业有1000万棉纱锭的生产过剩能力,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有50%的设备闲置和半闲置。
3中间商人由高额平均利润率阶段进入低平均利润率阶段。“八五”时期全国商业零售业平均利润率在15%左右,导致社会资本纷纷投向商业零售业,但过多的商人进入这一领域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据统计,1997年1-9月,国有商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已经下降到1.5%左右,而美国前50家零售业的平均利润率是1.8%,这表明我国零售业超额利润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但不同的业态和不同的竞争力的零售企业效益也不一样,如目前我国超市利润率在10%左右,全国200家大型商场1-9月平均毛利率为10%,而利润只有3.46%,而且还在下降(注:《中国商报》1997年12月10日)。
4.零售商业存在严重的“大小多少”的问题,即在百货商场的单体店的“大小”——规模建设上,追求大而全——用豪华商场代替商业现代化,造成百货商场单体店建设规模超度发展,从而利润递减,甚至亏损;在“多少”——空间网络的布局上,“扎堆现象”(注:长期以来我国商业网点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经济成份投资零售商业,由于平均利润率较高,一些投资商集中在城市商业中心区的黄金地段建大型豪华商场,形成大商场建设的“扎堆形象”,在短期内也曾经有过“扎堆效应”,即短期内“建一个扛一个”,但随着时间一长,竞争进一步加剧,到1996年,“在黄金地段建商场只赚不赔”的神话的破灭——进入“亏一个、倒一个”的大商场的调整时期。)十分严重;在城乡空间布局上,大多数消费者在农村,而大多数百货商场在城市;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大多数百货商场集中在“黄金地段”的商业中心区。
5.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多样化产品的市场周期的缩短,商品从进入市场到从市场退出的时间越来越短;二是在一定时间段对市场起支柱作用的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真正形成。
6.商品的出口仍面临着许多挑战。199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350亿美元,其中出口比上年增长20%以上,1997年贸易盈余是403亿美元,1998年,我国出口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率由上年的20%下降为8%,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鞋类、服装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以及通讯设备等技术性产品受影响较大。
7.城乡收入差距增大,农民增产不增收情况仍然存在。199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514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比1996年的实际增长率9%降低5个百分点,是1995-1997年三年最低的一年。
三、解决我国买方市场存在问题的对策
1.买方市场并非所有商品供过于求,单个商品并非所有季节供过于求。仅以钢材为例,我国1996年粗钢产量为1.01亿吨,超过了亿吨大关,但1996年和1997年却分别进口1600万吨、1300万吨钢,这部分钢是不锈钢板、集装箱板、镀锌板、镀锡板、汽车用板、家电用板、无缝钢管等,这部分钢材至今仍是国内短缺产品。(注:《中国商报》1998年1月26日。)这里有质量问题,也有营销问题。针对我国市场中存在的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结构中存在的趋同状况,实行关、停、并、转,以市场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同时配合以产业政策来诱导、法律和法规来规范、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撮合,把供过于求的企业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转移到供不应求的行业或新兴行业中去。1997年粮食丰收后玉米滞销,但是河南的“真空保鲜玉米棒”进入商场后很受欢迎,由原来几毛钱一斤变为几元钱一个。
2.开拓国际市场仍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开发国际市场具有其重要的意义。1997年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对我国商品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的一些传统商品还是具有其竞争优势的;同时采取向美、欧、亚、非、拉美等多国出口战略,在进行国际商品贸易时,也可把我国一些过剩生产力——人、财、物、技术等生产资源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在异地投资办厂。
3.“双向”开拓农村市场:一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农产品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的“产量型”生产真正转到优质、高效、高产农业的轨道上来,使农民增产增收、形成新的购买力;二是工业生产部门生产农民急需要的商品,商业经营部门组织农民所需要的商品下乡。据调查,目前十类农用商品走俏市场,这十类商品是: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种苗、运输工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民服装、农用建材、农用科普书籍等(注:《中国商报》1998年1月1日,吴艳荣《十类农用商品走俏市场》。);三是采取易货贸易,使农民实现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将农民需要的商品送到农民手中,如:沈阳中兴商业大厦针对农民丰收后,家里存有一定数量的余粮,这些余粮又一时不能变成现金,很多农民想买家电又没有现金,在与有关部门商量以后,推出了“以粮换货”的销售方式——农民将手中的玉米、稻谷等粮食品种,交到这个商业大厦指定的粮库,商业大厦将易货商品送到粮库,现场完成交易(注:《中国商报》1998年1月15日,《今年60%的农村消费者要买家电》。),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易货贸易,如粮食与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易货贸易。当然易货贸易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公正的基础上的,而不应是摊派,或将假冒伪劣商品作为易货贸易的商品。
4.建立产供销、农工商、科贸工农、国内外一体化、一条龙的新体系。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分工的基础上商贸业又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以市场导向生产,以价格为信息载体引导生产,于是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和企业,解决我国大市场和小生产之间的矛盾,通过科技提高生产力、提高流通力,通过商贸企业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联结起来。
5.既保护竞争,又发展适度规模经济。保护竞争,一方面是避免垄断,另一方面是防止过度竞争,如垄断扭典价格,不利于充分合理地配置资源,而过度竞争又会造成市场主体利益的损失,如低价或“零点利”倾销等,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更应注意维护秩序和保护生产者利益的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在当前也是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996年一些跨国集团进入中国大陆,依靠其绝对优势实力进行低价竞争,以“利润”换市场。相对而言,我国商贸企业规模太小,竞争力太弱。因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商贸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6.确定适度(最佳)的单体店规模。一方面,衡量单体零售商店的规模的因素有经营资产、销售额、经营面积、从业人员等四个方面,由此四个因素决定了一个商店的经营服务规模。另一方面,一个单体零售商店的多大的经营规模具有其经济效益呢?由此,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最佳规模如何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单体店的规模与收益、成本、商圈大小、单位面积销售、单位面积利润、顾客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以及单体店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具有相关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其一,商家按边际收益等于过际成本的原则决定单体店的合理经营服务规模,在平均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切点决定其收益量,如果平均成本减小,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收益率会增加,如果平均成本增大,曲线整体向上移动,收益率下降,单体店会亏损;其二,一个单体零售店与商圈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当经营服务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商圈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以满足效益最大化,当商圈超过次级商圈进一步扩大时,效益会随规模增大而递减,由此,单体店的经营服务规模应以核心商圈和次级商圈为限度,边缘商圈则以单体店竞争力而灵活扩张或收缩;其三,单体店经营服务规模一定时,单位面积效益率(如单位面积利润率)必须达到最大化,而当经营服务规模超过最佳营业面积时,单位面积效益率会递减。只有当以上三个方面——最佳规模、最佳商圈、最佳营业面积达到统一时,零售单体店的效益才会最好。实践证明并非单体店规模越大,效益越好,于是一些百货商场便逐步向综合集团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