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 要】空间构成元素是建筑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建筑功能性与美观性表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配置与应用点、线、面、体、光影以及质感等元素,能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形象及氛围,提升建筑艺术审美价值与使用舒适度。本文着重探讨了空间构成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问题,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元素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4-0020-02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式,通过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进行表现。建筑空间是由各种建筑元素与形式构成的内外空间,体现了建筑存在的体量、位置与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空间设计可谓是建筑的本质与灵魂。建筑空间是建筑传达给人们最直接、最外部的视觉表现,映射着建筑的人文精神及地域文化特色。对于建筑空间来说,由于空间与空间的连续性或周围边界不完全闭合,其表现也比较复杂、通透,尤其是不规则空间更甚。不同的空间形态及其比例、尺度等构成元素,会形成开阔或狭仄、复杂或简洁、静止或流动等气氛,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视觉感受、审美体验与使用感受。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一直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从原始的抽象到古希腊时期的具象,到现代主义的简洁,以及后现代复古主义的兴起,无不体现了建筑科技、建筑艺术等的发展与进步。具体来说,建筑空间元素包括点、线、面、体、光影以及质感等,这些元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交融的。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将能提升建筑的视觉美感和使用舒适感。
1.现代建筑空间的主要特点
在19世纪的西方建筑界,复古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占据了绝对的潮流。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建筑功能也更加丰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工业发展也给建筑业带来了更多新型建筑材料,钢和水泥的普遍应用,使得房屋建筑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数学和力学学科的推动下,此时期结构科学开始形成,这为房屋结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依据,人们可以设计出更经济而坚固的房屋结构,创造出更加合理的建筑空间。例如,1851年世界博览会在伦敦建造的水晶宫。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建筑师相继提出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例如,法国建筑师师H.拉布鲁斯特认为,建筑的形式必须要与功能需求相契合。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新建筑(newarchitecture)的现代建筑,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并逐渐成为建筑的主导潮流。世界各地的城市建筑,几乎都摆脱了传统风格的羁绊,呈现出非常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特征。
图1 张扬着现代主义的现代建筑
二战后,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但概括而言,其空间具有如下几大特点:一是美观性。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美学理念,除了内部空间结构设计更合理外,建筑外部的美学效果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二是实用性。现代建筑对于空间的实用性比较重视,功能分区设计更加人性化。例如,商业建筑外观更具时尚感,内部功能分区既有购物区,也有休息和娱乐区等;工业建筑则更突出其生产需求;民用建筑更注重生活的便捷性等。三是合理性。现代建筑的空间设计大多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使得建筑的合理性得到大大提高。四是多功能性。现代建筑的功能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在建筑中还融入了很多特色设计、环保设计等。
2.现代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策略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空间的构成元素,能提升建筑空间的美观度与使用价值。例如,在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中,无论是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还是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在其设计笔触下,建筑空间构成元素都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由此也成就了贝氏建筑文化的高度,彰显出无上的艺术价值与经济效益。
2.1 点元素
点元素是建筑空间中,最具有灵动性的元素,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利用点元素,可以凝聚建筑周围空间,使其从视觉上不断向空间中心集聚,从而使建筑具有庄重、内敛和和谐的特点。以北京故宫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神武门为点建立中轴线,规划设计了气势磅礴的建筑群。神武门周围建筑都以此点为中心,由此,形成了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并体现出了居中为尊、阴阳宇宙观与宗法礼治的设计理念。周围的其他建筑也都是以这个点为中心进行建设的。点元素能够把人们的视线较好的集中在某一点上,而对于采取多个点进行构建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则会引导人们的视线游走于这些点之间,如此也就能够较好的提升其视觉表现效果。由此可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点元素,能够增强建筑空间表现的灵活性、生动性,提高建筑设计的审美效果。
图 3 ArtDeco建筑设计效果图
2.3 面元素
点元素与线元素共同构成了面元素,面元素会因点、线的变化而变化。从结构来划分,建筑结构都是由不同的平面或立面构成的,一般以正方几何面比较多见。正方几何面实用性比较强,也映射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端庄、方正的理念。在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结构时,应当结合建筑的风格、功能、文化等特征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还要借助点、线元素,对面元素进行装饰和美化,以增强面元素的应用效果。此外,面元素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例如,北京天坛就利用面元素来达到回声的目的。
2.4 形体元素
在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中,形体元素最为丰富多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不规则体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形体元素。在建筑设计中,长方体的应用比较广泛,因为长方体容易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形态。例如,济南历下金融商务服务中心塔楼便是长方形体。在每个体面上,增加了棱形的装饰元素,同时在裙房部分运用双曲线的椎体,形成“泉落深涧中”的空间意象。在具体应用形体元素时,需要结合建筑空间结构进行,确保建筑设计美观性与实用性能达到和谐、统一。
图 4 济南历下金融商务服务中心
2.5 光影与质感元素
光影元素的应用原理,是借助光的移动性、变化性,来调和建筑的色彩、空间等,增加建筑的设计感和美感。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选择不同形状、色彩的光影元素,以提高其应用效果。质感元素主要是指建筑材料,传统建筑采用的是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强调坚硬的质感。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节能、环保、轻型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其质感更加丰富多样,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建筑特点和装饰需求来应用,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营造出层次丰富、风格别具的空间感。
3.结语
综上所述,空间构成元素是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表现建筑的美感,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空间构成元素,不只是利用一种,需要多种元素共同组合,并需要结合建筑整体设计进行考量和选择,这样才能提高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效果,提升建筑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雪凡.探讨构成艺术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90-91.
[2]赵楠艳.建筑空间形态中“线”的研究——以PAL?ON古生物研究与体验中心建筑环境设计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06):191-198.
[3]杨滔,盛强,刘宁.无之以为用——论空间句法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世界建筑,2015,(04):118-122+137.
[4]靳凤华.解析古村落建筑色彩构成元素对城市色彩设计的启示——以福建三明尤溪县桂峰村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9):89-91.
[5]王小军.四川民居庭院空间的构成要素及意境营造[J].文艺争鸣,2011,(08):116-118.
[6]张在元. 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J]. 世界建筑,2001,(01):27-31.
论文作者:黄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建筑论文; 元素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质感论文; 实用性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