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众文化的成因及特点_大众文化论文

论中国大众文化的成因及特点_大众文化论文

试论我国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试论论文,原因论文,我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众文化及其认识

作为人类实践方式和实践产物的文化,是一个自身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过程的有机体。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必然导致某一特定的文化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人类从依赖自然力的农业社会转向使用机械力的工业社会,使物质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转变,由此带来了精神生产方式以及精神产品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重大改变。当经济发展动因上升为支配文化行为的主导力量,现代科技改变着文化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时,一个以文化工业为特征,以现代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便应运而生了。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出现,是全球现代化浪潮的背景下,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产物。它既有大众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性,又因其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而具有特殊之表现。我们既要借鉴、吸收西方有关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同时必须注意东西方所处的历史阶段、问题意识、价值取向和文化语境的极大差异。被我国一些学者广泛应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揭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体系下大众文化的弊端及其缺陷有其合理的有价值的理论贡献。但是应用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理论产生的特殊历史政治背景及其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把它当作一个跨时代、跨社会的普遍性理论来应用,从而造成了对我国大众文化认识上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与错位。以阿多诺、霍克海默尔为代表的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所持的批判与否定立场是与三四十年代德国纳粹政权通过现代文化工业和技术,对社会大众实施有组织的彻底标准化的文化和思想控制这一背景密切相关的。(注:参见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 )随着战后西方社会的变化,阿多诺的理论因失去对战后大众文化现象适当的解释能力逐渐失去原有的影响力。作为这一学派重要后继者的马尔库塞,继承了阿多诺的“本能自然”理论,并发展为积极的社会对抗模式。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使其理论成为60年代离析传统价值体系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尔库塞通过本能革命来反抗资本主义的“性欲革命论”,并不能为西方社会指出一条真正的解放之路,相反,通过解放性欲实现人的解放,却成了完全的享乐主义的变种。因此反主流文化运动虽风靡一时,但终究消退成为历史。70年代,以雷蒙·威廉姆斯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发展起来,他们对阿多诺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批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大众文化持客观评价和积极态度的批评家越来越受重视,这正是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个表现。

对西方文化研究理论适时性和适应性问题的把握是我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即西方的理论研究成果必须与中国本土的实际经验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必须注意研究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和不同的文化权力结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大众文化在我国产生及迅猛发展的真正原因,从而为我们探讨大众文化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提供认识依据和出发点。

我国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首先,2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直接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曾历经曲折,因此大众文化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平衡性。

自1978年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教育普及、科技进步、城市化加快,使人们在经济条件改善、闲暇时间增多的情况下产生了对文化精神需求和享受的普遍要求,开始进入文化消费增长阶段。80年代以来,小说杂志、流行歌曲、电影电视、摇滚音乐、电子游戏、卡拉OK等大众文化大行其道,市场经济的确立,更是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运作提供了必需的前提基础和现实条件。文化产业在质与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79年,我国报纸仅有69 种, 至1995年底发展到正式出版的各类报纸2002种,平均每千人拥有61份。目前报业集团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注:陈崇山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1页。)。广播电视业自1984年以后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到1995年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84.4%,观众达9亿人,按照“九五”规划,2000年将达到90 %覆盖率(注:陈崇山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55页。),在此推动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人均31.38元发展到1996年的132.46元。

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曾历经曲折,至今仍处于发展初期,而欧美各国已在本世纪初实现了初步现代化并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相继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形成了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力节省、大众消费、福利主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因此,我国的大众文化无论在所处阶段、 发展程度及表现形式上均与西方社会存在极大的差异,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西方国家已步入以服务性经济为主导和基础的所谓“后工业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60%~80%,文化消费年人均支出约占生活消费支出额的33%左右。我国的第三产业虽经十几年大力发展,但仍呈相对滞后状态。1996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30.8%,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 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还需长期努力。1995年,经济发展较快的江苏省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也仅为生活费用支出的7.8%。与此相对应, 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在质量、规模还是管理上均存在明显差距。《世界图书报告》公布的1993年数据表明:中国图书营业额是15.1 亿美元, 而美国是225亿美元,日本是91亿美元,当年图书国际贸易中, 中国图书出口量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0.04%。(注:沈望舒:《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这种差距造成的结果是:第一,大众文化发展具有其不成熟性,这一特点既反映在理论上缺乏对大众文化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具体研究和理论总结,又体现在宏观上、管理上缺乏对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应有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上,呈现出一定的无序和盲目发展状态。第二,大众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是结构失衡,消费娱乐业的发展远远快于文化含量高的文化产业;二是内容失衡,富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国有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过多地引入国外文化产品,在文化共享的背景下却造成了外来文化价值观、生活观的全面渗透和侵蚀;其三,布局失衡,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包括传媒分布在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从数量、内容到需求的不同步性。(注:沈望舒:《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大众文化发展一般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成正比的关系,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居全国前列的上海市,其文化市场最为发达,而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520个贫困县, 还未能达到文化消费的阶段。

其次,我国大众文化发展起步虽迟,程度不高,但是其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效应,同时又兼具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这使我国大众文化带有一定启蒙意义的世俗性特点。

大众文化在我国呈现快速迅猛发展之势,除经济因素之外,以下两点背景不容忽视。

第一,在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长期封建社会形成的强化等级秩序、尊卑长幼的封建伦理思想及其遗毒,不仅影响着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而且助长了对权威的崇拜和服从,导致转型期缺乏有效的思想动员和观念变革。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等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内容,冲击着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填补了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以务实、求变的文化精神推动着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因此一经出现便受到广泛的欢迎。

第二,根据文化学的观点,任何复杂的分层化社会都有不同的几种文化并存,它们通常在主导价值体系能允许的范围内共存和发展,反映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和愿望。但是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政治批判,使大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受到极大的压制。不同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被否决,教条划一的意识形态统治代替了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内容,精神产品创作的特殊性被忽视,文艺为政治服务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使大众长期处于心理和精神上的压抑和饥渴状态中。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把人们从思想禁锢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开始了对政治文化的强烈否定以及对世俗文化的热情追逐。这种世俗性的补偿意识和要求,直接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快速生成和发展。

评价这股汹涌而至的世俗化浪潮,应基于两点认识:一是要看到我国大众文化的世俗性表现,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内容,它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以批判政治一体化、肃清封建遗毒、确立市场意识、建构市民社会为自身存在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的,因此呈现出与社会启蒙、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的特点,如果说五四以后由知识分子开启了有限的社会思想启蒙运动,那么大众文化则借助现代传媒在更广泛的区域继续着这一工作,它不仅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传达和启蒙着民主化、平等化、世俗化的思想观念,而且以大众文化的共享性形成了大众的群体意识和文化共同体,进一步影响着社会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趋势。因此,大众文化在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上虽不密切但远非对立和紧张,双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为相向的关系。相反在欧洲,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现代文化随着欧洲现代化进程在文化工业兴起之前已经完成,文化工业实际上成为一种对现代文化的威胁力量,双方由此呈现出紧张和对立的关系,这便是西方一些文化理论对大众文化持批评否定态度的文化背景,双方文化语境的差异使大众文化所担负的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二是在肯定世俗性的前提下,必须清醒地看到世俗性大潮下,一些过度享乐和精神快餐式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低俗化倾向和非理性享受,消解了崇高和理想的精神意义,削弱了大众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的积极作用。大众文化具有的商业特性、消费特性极易导致娱乐消费特质的盲目扩张和人文精神文化理性的丧失,使沉湎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排斥精神追求的虚无主义盛行于世,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愚昧迷信等精神垃圾沉渣泛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它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精神文明进步的问题,并导致一些批评者对大众文化的全面否定。要克服大众文化的上述弊端,应该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系统入手,由政府部门、社会各方面进行宏观把握、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使大众文化商业特性、消费特性与文化特性、参与特性实现有机的结合,达到其商品取向与精神取向的内在一致,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这应是大众文化发展未来的正确走向。

其三,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生和发展,因其文化语境的复杂性获得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文化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在其快速发展中得以充分展现。

中国近现代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得当今中国的文化语境复杂纷呈,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又有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更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如果从历史发展角度将它们视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资源的话,那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西方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等等无疑是具有全新内容的现代文化。多重的历史积淀与社会跨越,造成了文化的多重结构与层次,也使大众文化在发展中具有了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特点。这一特点既给大众文化提出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现实需求,同时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文化资源和开发空间。借助信息时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大众文化从丰厚的文化积淀中获取了异常丰富生动的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满足不同层次大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中,快速成长起来。

其中与国际接轨的后现代文化的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引人注目,从美国大片到西方流行音乐,从迪斯科到服饰新潮,从网络文化到环保产品……轮番登场,在一股股喧闹的文化消费热潮背后表达着中国大众尤其是年青一代不甘落后,紧跟国际发展潮流的强烈愿望,它促使大众文化变化万端、异彩纷呈且日新月异,造就了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发展潮流,同时,也因大众对西方文化的过度热衷,导致泥沙俱下,良莠不分,丧失文化自主的理性选择。

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包装是我国大众文化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化还是西方古典文化,通过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精心策划和制作,因其适合大众的欣赏层次和口味受到普遍欢迎。如历史题材电视剧、中西方古典名著、中外古典音乐普及演唱会、戏曲、曲艺、杂技等民间文化,包括传统休闲文化——茶文化等都因广泛的群众性、普及性而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由于成为大众文化汲取养分的土壤而在现代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也因此找到了雅俗共赏的结合点。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及包装,只是一种资源的利用与改造,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再现与传达,因此,这种表现形式往往会消解某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它虽然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播和影响,但不能替代传统文化本身在现代的发展、转化和创新,同时传统文化的现代适应性决定了大众文化在利用它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才能使这一资源优势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处于不同发展层次上的两种文化形态。但在当前,主文化与俗文化也呈现出一定的融合趋势,一方面主文化要摆脱空洞的理论说教和僵化宣传,赋予其生动具体的表现内容,赢得社会大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开放意识和现代意识能够为主文化宣传提供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手段和形式,并且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容。主旋律影片、五个一工程等主文化内容,受到大众广泛欢迎,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容性和相关性,尽管这种相容是有限的,并不能相互替代,但它足以证明,大众文化并非处于主文化矛盾对立面的具有威胁地位的文化,这就为我们认识主文化之下,包括大众文化等各种文化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认识依据。

复杂的文化语境造成了我国大众文化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重特征,也带来了它的双重影响。在为大众文化快速发展提供丰富养料、促进社会多元发展的同时,又因其繁杂纷乱的内容导致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混乱和多变。在吸收本国和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的同时,带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想糟粕和精神垃圾。尤其是西方文化以其强大态势造成的文化倾销和文化霸权,对我国这样发展中的国家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和颠覆性,也成为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世界性问题,在引起我们足够警惕的同时,必须对此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证大众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国大众文化是在全球现代化浪潮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在全面考察了我国大众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之后,我们认为,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和资源,既不能一概排斥和否认其积极作用,也不能因其迅猛发展而对其弊端和消极作用视而不见,并以此来取代主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应在社会大系统中对其地位和作用做出合乎实际的认识和评价。根据当前大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使其在健康积极的发展进程中促进我国现代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标签:;  ;  ;  ;  

论中国大众文化的成因及特点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