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崔军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崔军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东北分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二次结构是指剪力墙、框架以及框架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砌体、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装修进行之前需要施工完成的部分。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针对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严格控制二次结构的施工程序,才能保证二次结构施工的质量。二次结构施工要在一次结构施工完成以后进行,施工现场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言的非承重结构。

关键词: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导言: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建筑行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针对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和科学进步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何深入了解掌握新型建筑技术,将相关的创新型技术融入传统理念,并在进一步施工过程中强调其质量控制逐渐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关注重点。

1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砌体施工过程分析

1.1设计规划性,保证建筑合理稳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严谨的规划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一个全面性的设计能够使建筑工程科学有效的进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设计的系统性、全面性,切实保证构建的合理稳固。例如,进行砌块砌筑时提前编制砌块排列图,使得每一面墙体施工中有一张固定的砌块排列图,图中需要清楚的标明各项所需数据,以及孔洞等关键部分的具体位置。

1.2注意养护时间,保证墙体质量坚固

砌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按照对施工材料的科学规定,进行必要时间的保养,养护时间不小于28d。每一项所需材料一般情况下都有其使用前提,使用时必须先满足其前提条件。特别是需要采用蒸汽养护工艺进行砌体砌块时,养护时间必须得到保证,有效的,长时间的养护能够保证原材料达到最优效用。进而确保墙体的有效性施工,增强墙体的坚固性。

1.3施工程序化,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砌体的施工,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程序进行,要确保每一步骤的严格落实。例如,保证墙面完全干燥且龄期大于28d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对墙体进行砌筑。保证墙体的牢固性,避免建筑工程二次次返工。施工过程更要注意安排合理,配置合理,保持劳动力平衡下的工程运作。

1.4注重施工细节,保证施工过程严谨

砌体的施工过程需要注重诸多施工细节,例如,风井要砌筑、抹灰双管齐下,同时进行;砌体施工完成7天后需要施工斜顶砖;由于砌体结构材料使用的特殊性,部分材料必须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要求,才能确保其达到最优效用。

2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2.1材料选择

由于该建筑工程位于甘肃寒旱地区,因此,在外墙施工中,可采用烧结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块,内墙砌筑采用烧结空心砖,卫生间采用烧结多孔砖,抹灰一般为M7.5水泥砂浆。

2.1.1烧结空心砖

烧结空心砖又被称为空心砖,主要材料包括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对于各类原材料,采用焙烧方式制作成砖。在烧结空心砖砌筑施工中,砂一般采用中砂,要求砂含泥量在5%以内。另外,在砌筑多孔砖中,还可以适当加入石灰膏等无机材料。

2.1.2烧结多孔砖

烧结多孔砖是由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淤泥以及各类固体废弃物等焙烧而成的,空洞率在35%以内。烧结多孔砖一般为直角六面体,在烧结多孔砖和砂浆的接合面上,需要增设结合力的粉刷槽和砌筑砂浆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烧结多孔砖,有利于减轻建筑工程自重,改善墙体隔声性能和隔热性能。

2.1.3M7.5水泥砂浆

在M7.5水泥砂浆中,不同施工材料的配合比为:水泥:砂=260:1541=1:5.93。

2.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2.2.1砌筑前检查

①在砌筑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地面基层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建筑垃圾、水泥砂浆等。②对不同楼层的轴线、墙体边线以及门洞口位置线进行检查。③制作皮树杆,并标明皮数。④对墙体拉筋的设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后,即可进行砌筑施工。

2.2.2墙体砌筑过程检查

①在进行砌块砌筑施工过程中,在外墙和内墙的底部位置,首先需要砌筑三皮高的砌筑砖,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的防水要求比较高,对此,在墙体下,还应该应用M7.5水泥砂浆进行墙体浇筑施工。②在墙体砌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对孔、错缝、反砌的原则。在砌块排列方面,采用上下错缝排列方式,砌块搭接长度应该控制在砌块总长度的1/3左右。③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带线砌筑,如果发现铺灰面平整度比较差,则首先需要采用木磨砂板磨平,然后再进行砌筑施工。④在本工程施工中,墙体水平灰缝厚度以及竖向灰缝宽度应该控制在10~12mm之间,同时,要求灰缝应横平竖直,并且砂浆饱满。⑤在墙的拐角位置、T形交界置、无约束端、楼梯位置,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合理设置构造柱,首先完成填充墙砌筑施工,然后再进行构造柱浇筑施工。在本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项目设计要求,构造柱强度等级为C20,而内配主筋4C12,箍筋准6@200。⑥对于构造柱处的墙体马牙槎,需要采用吊线砌筑方式,在构造柱的边缘,需要贴厚度在5mm以上的双面泡沫胶条,避免水泥浆外流,对墙面造成污染。另外,在构造柱的模板上,需要留置喇叭口,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施工方式,模板拆除后,还需要剔除溢出的混凝土材料。⑦对于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构造柱以及墙体的连接位置,需要设置拉结钢,通常情况下,100mm和200mm厚的墙设2根,250~300mm厚的墙设3根。⑧在本工程施工中,对于每层墙体的中间位置,需要根据《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中的规定,将其增设高度控制在120mm以上,内配主筋规格为4C10,箍筋为准6@200。⑨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合使用。⑩在填充墙砌筑施工中,如果砌筑高度在1.5m以上,则当填充墙砌至梁底或者板底应留30~50mm的间隙,当砌筑完成15d后再采用细石混凝土塞方。

2.3质量验收要求

对于腰梁、构造柱及拉结筋位置以及搭接长度,均需要根据工程设计标准以及施工规范组织验收,并填写完善的工序报验单。对工程资料进行审核,对砌体以及预制砂浆质量合格单进行检查,对砂浆试块强度检验单进行检查,对施工工序报验单进行检查,对隐蔽工程做好质量检测和验收。除此以外,还应该对砌体结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墙体表面没有产生裂纹,墙面整洁,厚度均匀,砌块排列组合适当。

结束语

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质量,可以从二次施工的前期规划、制定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样图等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利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二次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建筑工程的二次构件支模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粘贴泡沫上面胶条、将下口砖的宽度裁成6cm宽、斜角角度保持在45度等方法来提升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的外观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洪娟.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D].安徽建筑大学,2015.

[2]王铁军.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吴家安,王盼.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4):111.

[4]邱和平.二次结构墙体质量问题与控制[J].建筑工人,2014,(4):7-9.

论文作者:崔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崔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