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化疗患者肠道反应的价值论文_唐淑贤

铜陵市人民医院肿瘤三科,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全球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全球范围内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临床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癌症新增病例中50%来自亚洲地区,中国大陆肿瘤临床发病率占多数。近年来,临床抗癌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化疗药物仍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物之一。长期临床应用发现,化疗药物极易引起各种临床副反应,例如:神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等,导致很多肿瘤患者因无法忍受副反应而停止治疗或者更换治疗方案,而如何有效降低化疗副反应则成为目前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院近年来致力于研究通过中医护理干预方式改善肿瘤患者胃肠道反应程度,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实践经验。本研究对随机选取的168例肿瘤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肿瘤;化疗;胃肠道反应;中医护理

引言:为临床对照分析中医护理对改善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文章随机选取我科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68例肿瘤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模式将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环境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艾灸和按摩护理)与常规护理,对照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经中医护理干预后出现胃肠道反应者为19例(反应率为22.62%),而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出现胃肠道反应者为55例(反应率为65.48%),组间比较胃肠道反应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从中可以得出结论,通过长期临床对照试验可见,中医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弱肿瘤化疗后患者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对提高化疗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辅助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本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间我院中医科收治的168例肿瘤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模式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病例的平均年龄为(62.15±5.7)岁;入选病例的肿瘤类型:胃肠道肿瘤53例、肺癌74例、淋巴癌19例、鼻咽癌22例。本文病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经B超、CT检测、细胞学或病理组织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均接受联合化疗治疗;化疗前未出现呕吐症状且未服用止吐药物。排除标准:颅内压异常者、消化道梗阻者,或者因其他病因而引起顽固性呕吐者,经临床检测没有化疗禁忌症者。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符合临床对照试验条件。

1.2化疗方法

两组病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均接受对症化疗方案,其中5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接受FOLFOX化疗方案(主要用药为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74例肺癌患者接受GP\TP\DP化疗方案(主要用药为顺铂+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19例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化疗方案(主要用药为阿霉素+环磷酞胺+泼尼松+长春新碱);2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FC化疗方案(主要用药为顺铂+5-FU)。两组患者化疗临床用药剂量主要参照药物使用说明书及患者的体重、体表面积综合计算。

1.3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前1h给予静脉滴注5mg盐酸托烷司琼及其他水疗处理,多西他赛或紫杉醇给药前还需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等预抗过敏处理,以此来预防呕吐、过敏等反应。在临床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如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第一,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并指导患者进行漱口,必要时可使用清水或者消毒水擦拭室内地面或者物品;室内应定期通风(一般2次/d,30min/次);合理调控室内温度(24℃~27℃)、湿度(55%~65%),夏季叮嘱患者注意降温,冬季叮嘱患者采取保暖。在化疗期间,医护人员操作应轻柔,避免患者产生应激反应。第二,情志护理。我国中医学认为,患者的情志状态疾病与临床治疗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则是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极易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中医学认为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则可导致阴阳失调、正气耗损、血气不合或者脏腑功能紊乱等现象,不利于临床疾病治疗或者加重化疗副反应程度。因此,患者化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情志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化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根据患者喜好给予播放音乐、看报纸、看电视等活动安排,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呕吐、恶心症状;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干预,纠正其错误认识,正确面对不良反应,改善病人信念和行为,减轻不良情绪;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叮嘱患者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让其随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1.4护理疗效评估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的临床护理干预,在一个疗程护理后评估患者胃肠道反应改善情况,具体评估标准如下:①无副反应:经护理干预后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经检查无胃纳呆滞现象;②轻度副反应: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经检查无胃纳呆滞现象;③中度副反应:经护理干预后患者每日恶心、呕吐次数在2次以内;④重度副反应:经护理干预后患者每日恶心、呕吐次数在3次以上,且出现无食欲现象。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将所有观察指标数据资料产生的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组间的计数数据均采用x2检验,两组间相关指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1]。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其中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出现胃肠道反应者有19例(反应率为22.62%),而对照组中出现胃肠道反应者为55例(反应率为65.48%),两组间护理后胃肠道反应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详细统计数据见表1。

结论: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中医学中有效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方法比较多,但是在临床施用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机体情况合理选用。通过本文的临床护理研究,试验组患者在接受中医情志护理、膳食疗法、中药内服、隔姜艾灸疗法、推拿按摩等中医护理方式之后,胃肠道反应程度改善,胃肠道反应率降低,临床化疗效果提高。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开展多中心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尝试采用综合医疗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此来满足不同病情、体质患者的护理需求[2]。

参考文献:

[1]侯海鲲,程海英,陈婷婷.针灸降低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7,28(12):985-989

[2]张翔,张喜平,程琪辉.中医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0(5):1093-1095

论文作者:唐淑贤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化疗患者肠道反应的价值论文_唐淑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