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新学科——“垃圾经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伦多论文,经济学论文,垃圾论文,新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伦多市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首府。她紧依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风景秀丽的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多伦多号称是世界上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到过加拿大的人如果不去多伦多市周游一圈实在是一件大大的憾事。但是,始自2003年的多伦多市垃圾处理政策近来又有了新的麻烦,以至于搞笑般地弄出个“多伦多垃圾经济学”,令世人瞠目。
加美两国垃圾之争的由来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来由。多伦多市的垃圾以往都是掩埋在该市附近一个废弃矿井里,但多伦多市政府顶不住加拿大环境保护主义者隔三岔五的抗议声,而且此做法实在有些“福在当代,祸留后人”之嫌,多伦多市政府不得不在去年禁止了“垃圾废矿掩埋法”。废物何去?多伦多人瞅上了与其相隔最近的邻居美国的密西根州。
谈来谈去还真有戏。在财政状况一向羞涩于人的美国密西根州政府看来,加拿大的多伦多市不是在送垃圾而是送银子来了,真可谓“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还是不常发生的”,密西根州原州长曾如此般戏言。
一个国家坐等收“馅饼”,另一个国家垃圾外泻,这也不失为两全其美之举。双方议定,从2003年起,加拿大的多伦多市每年向美国的密西根州一个私人垃圾场运送270万吨垃圾(据悉是多伦多市“民用垃圾之和”),也就是说,每天有近140辆垃圾运输车来往于多伦多市和密西根州之间。
言而简之,密西根州一只手收货,另一只手收银子,这是纯粹的“顺差”。但后来加拿大亚伯达省美景市一头时年8岁的“疯牛疑似症例”被确诊为地地道道的疯牛病后,一切都搅了。美国农业部发出指令,阻止自加拿大的垃圾运输车入境,理由是“担心垃圾中有感染疯牛症(BSE)的肉渣碎末”。就此而论,逍遥自在的多伦多市垃圾运输车被挡在美国境外也称得上有些道理。不过,此事经媒体反复炒作,倒引起了密西根州那些政客们的注意,以至于垃圾之事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就上升到美国国会这一层面上来了。
媒体在炒作什么呢?比如说:“日前有民众检举,在美加边界,发现加拿大送往美国的垃圾当中,含有受污染的医疗废弃物,此举明显违反美加双方签订的合约。”再比如说,报纸头版头条醒目的标题:“密西根州‘拒绝垃圾’组织主席杰夫·瑟福斯先生亲自率众走上街头抗议进口垃圾”,“多伦多已成为密西根州市民声讨的对象”等等。密西根州环保组织和市民团体还联合在美加边境发起了一场“密西根州拒绝垃圾”运动。这些团体建议政府增收额外的费用,使密西根州不再成为一个倾泻垃圾的“廉价而又诱人的场所”。
美国的政客们大都有灵敏的嗅觉。密西根州新上任的州长面对媒体和市民发誓称,要结束该州作为“垃圾倾泻场”的地位。美国国会麦克罗杰斯参议员还提出了拒绝加拿大垃圾送到美国来的法案,另外还有国会议员建议动用1992年的美加协议,要求美国环保署以加国垃圾危害大众健康为由,出面干涉,要求国会通过拒绝加拿大垃圾法案。
如此以来,送出银子和垃圾的加拿大多伦多市有点说不清的感觉了。虽说是“等价交换”,但毕竟和“馅饼”一起捎带着出去的不是什么“美味大餐”,实在是些“无用之物”。何况这原本是一个环保经济问题,一旦拿到美国国会去讨论,面对那些美国国会里的高级政客就更说不明白了。
多伦多“垃圾”政治
不过,聪明的多伦多人也绝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很快发现,密西根州与安大略省也曾签署过一个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密西根州可以将有害废料运送到加拿大处理。这一重大发现令多伦多人又强硬起来,他们对来自美国的有害废料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以至于要对老美发出“同仇敌忾”的声音。多伦多市固体废物管理处主任杰噢夫·拉思伯恩先生不无自嘲地声称:“加拿大出口的垃圾所受的关注程度要远远超过美国出口的垃圾。”
不过,“同仇敌忾”的声音折腾了没几天,后来经媒体报料,有害废料一事原本还只是个停留在文字上的协议,这场对等性的有害废料“互惠”风波随即不了了之。当然也不乏有安大略省的政客要深查细揪有害废料协议的来龙去脉及未来走向,但这已不是多伦多市普通老百姓所关注的事了。
虽然多伦多市普通老百姓自知理亏而不再作声,但垃圾之争适逢多伦多市市长改选之际,盯了多年市长宝座的几位市长候选人面对如此百年不遇、据称还是最能体现民意的选举议题,岂能撒手不管,由此争端再起。比如说,市长候选人之一的John Tory先生的选战策略是每天与市民签一条社会契约,2003年10月31日那天与市民契约的主题是:多伦多自行解决垃圾问题。他说:“每天用180辆大卡车,将多伦多的垃圾运往美国密西根州去倾倒,绝不是办法。”John Tory先生提出的解决办法包括:起建焚化炉,将垃圾焚化。他还建议扩大垃圾再造,特别是增加绿化垃圾(堆肥)范围,在2005年之前全面实施绿箱(Green Bins)计划,将厨房垃圾全部回收再用。
但是,John Tory先生的候选人对手则一致举牌反对。他们认为,此举纯属破坏环境的另一种版本。市长候选人之一David Miller先生声称,John Tory先生简直是在开多伦多市市民的玩笑,“如此典型的破坏环境之举,竟然白纸黑字地落在他那荒诞的‘市民契约’中,我现在不得不怀疑John Tory先生的大脑是否真的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染上了疾病。如若发现有BSE(疯牛病)症状的话,那可得早早去看医生。”John Tory闻听此言,岂肯罢休。他说:“我的大脑非常正常,这一点请选民们尽管放心。攻击我的人面对现实原本是拿不出任何办法的,我仍然坚持我的看法……焚化炉完全可以建在工业区,绝不会比近200辆大卡车长途运载垃圾制造的环境污染多,也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David Mille先生的垃圾提案
后来我们看到,主张自行处理垃圾的John Tory先生在市长选举中败北,而带有环境保护主义色彩的David Mille如愿以偿坐上了市长宝座。由此可见,垃圾对多伦多市政治影响之深刻。
2004年3月,多伦多市工务局(垃圾处理的主管部门)草拟了一份议案,中心内容是限制每户居民的垃圾数量。多伦多市有关人士透露,根据工务局的议案,今后多伦多市每户居民每一星期如果超过两袋垃圾,要另外付费。具体做法是,垃圾工人将来对每户只会收取两大袋垃圾,如果垃圾超过两袋,就必须绑上一个由市府制作的签条,一个签条的标准售价是1加元。据了解,目前加拿大有些城市对收垃圾是有限制的,皮尔郡每产每周限3袋,多出的每袋收1加元;杜兰郡每户每周限4袋;温哥华市每户每周限两袋,每多1袋收1.5加元。目前多伦多市每户每周垃圾的限制是6袋,多伦多市之所以收垃圾的限制较宽(实际上是不设限),其原因无非是美国密西根州的那个垃圾场吸收能力实在是太具“诱惑力”了。
针对多伦多市工务局的垃圾数量设限议案,一些久居多伦多市的老市民担心一旦限制收垃圾的数量,有人会将自家垃圾拿到别处去倾倒,多伦多市的卫生条件势将恶化。安大略省的经济观察家撰文指出,从目前来看,收费可以暂时抑制垃圾的过多产出,但当务之急是加快实施本国的垃圾处理计划,否则,一些城市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将不再具有竞争力。言外之意是“多伦多将变为垃圾遍地的城市”。一些多伦多市的低收入者还提出,垃圾收费政策制订的太不合理,居住在多伦多市的富人应该多承担一部分责任。还有人提出应该按居住面积收费。更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所收税收中已包含此笔费用,另外再收费有“乱收费”之嫌。甚至于有人把垃圾拖运业界的“1-800-GOT-JUNK”(名字是公司免费的客服电话,其中的英文字母部分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记忆,字母在电话键上都代表了一个数字,公司的运作都以电话客服中心为主)公司拉出来品头论足了一番,认为该公司所赚的钱原本应该是政府支出的,但现在确都是有企业和市民自己掏腰包。据悉,“1-800-GOT-JUNK”在2003年的营业收入已达1000多万美元,旗下拥有36家连锁店。
翰思教授的“垃圾经济学”
多伦多市工务局主席皮特菲尔德(Jane Pitfield)称:“只要居民都遵守循环回收原则,使用灰盒(回收纸张及瓶罐)及使用绿箱(回收厨房废物),大家一定可以做到每天两袋垃圾的目标。社区环境人人有责,希望大家注意四周环境,随时举报。”多伦多市政府就垃圾之事还专门邀请了部分在当地稍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开“垃圾研讨会”,并在当地电视新闻中做专题讨论。一位学者的“垃圾经济学”倒让人们大开眼界。
这位被称为翰思教授的学者,在多伦多大学商学院就教,他曾任David Mille市长竞选班子中的经济顾问。他为了论证多伦多市工务局的垃圾数量设限议案有多重理论根据,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有个芝加哥学派,其中有个代表人物叫拉弗。拉弗针对当时美国的经济萧条,开出了一个减税的药方。拉弗认为,美国的税率太高了,过高的税率打击人们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惟有减税才能重振经济。拉弗并形象地画了一张图表,来解释他的观点。这就是后来广为经济学界引用的“拉弗曲线”,也是里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翰思教授由此引出了他的“垃圾经济学”。翰思教授称,美国的“垃圾保护主义者”(翰思教授幽默地把“垃圾拒绝主义者”改称为“垃圾保护主义者”)日益趋于保守,垃圾对美出口的路越走越窄,惟有每个市民都行动起来,减少垃圾数量,或寻求开发垃圾处理新技术,才是根本出路。
怎么办呢?翰思教授开始进入他的“顾问”角色——将“拉弗曲线”反其道而用之,即用收费甚至于使用累进的“费率”来抑制人们制造大量垃圾的冲动。翰思教授称,目前工务局的议案还是比较柔性的,实行累进的垃圾“费率”制效果应该更显著。翰思教授强调,垃圾不仅是我们说说便完了的垃圾问题,他实际上是个经济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头脑中树立“垃圾经济学”概念。他建议,下一步商科新开一门课程,即“垃圾经济学”。
多伦多的权宜之计
两个相邻的国家,为垃圾之事谈来争去,充满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利益角逐。据加拿大媒体分析,美国密西根州的新任州长要纠正前任“不论来路统统收进囊中”的做法,除了政治考量外,无非是要多伦多人再出点血,这里的关键仍然是“馅饼”的含金量。而加拿大的多伦多即便是作为“权宜之计”,也只能进不能退。现在所采取的策略——“硬着头皮一边向市民收钱,一边对老美‘打哈哈’”,实为明智之举。多伦多人真正能够挺立起腰板的日子也许只能等到2010年了。值得一提的是,翰思教授的“拉弗曲线”效应实在解决不了多伦多市垃圾的实质问题,如果真正实行累进的垃圾“费率”制,多伦多的市民会很快把David Mille先生从市长座位上拽下来,这才是“拉弗曲线”的原有之意。
拉斯伯恩先生自言自语地问到:“人们总是喜欢这样想,既然加拿大有广阔的空地,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国家找个地方处理自己的垃圾呢?”然后他不失灵敏地接着转了个话题,“加拿大已经花了1.5亿加元进行研究,以寻找代替安大略省垃圾处理场地的方案,可惜还没有收到什么成效。”拉斯伯恩先生还提到,多伦多市已经制定了一个垃圾处理10年规划,有望到2010年之前能够使用循环处理系统来处理所有垃圾。在这个计划实现之前,向密西根州运送垃圾实在是多伦多的“权宜之计”。
多伦多市政府既希望平息密西根州的愤怒,又不敢得罪安大略省南部几个城市把他们当作下一个临时垃圾转运场。因而多伦多市政府在声称“绝对没有输出受污染的医疗废弃物”的同时,只得在内部截源开流了。多伦多市政府声称,2006年之前,送往美国的垃圾量将减少六成,到2010年垃圾将不再“出口”。
目前,疯牛病事件已逾一年有余,多伦多市的垃圾车仍然履行着垃圾协议往来于美加之间,但这样的好日子也许不会太长了。不过,据称美国密西根州的新任州长的眼球正在盯着多伦多由市府制作的那个垃圾袋签条的销售量,多伦多市的垃圾可能又有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