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抑制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反应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智群

(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419100)

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紫癜患儿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糖皮质激素,两组施药剂量相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组间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临床各症状或体征消失、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χ2=6.484,P=0.039<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3、IL-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于抑制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regressive therapy on severe allergic purpura in children. Methods:80 cases of purpura childr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6 were trea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with 4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glucocorticosteroid regressive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with glucocorticoid,the same dose in both groups.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in the time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Results:all the symptoms or signs disappeared and the recovery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reatment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group cura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significantly(chi-square = 6.484,P = 6.484 < 0.05),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serum interleukin(IL),IL - 13,IL 10-15,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lph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glucocorticoid regressive therapy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the immune response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allergic purpura.

[Key words] allergic purpura;Glucocorticoids;Regressive therapy;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由于致病因子破坏人体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而引发的过敏性血管炎,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儿童群体[1]。HSP 的致病机理较为复杂,有关其病理学的研究尚不成熟。现有的研究证实该病与人体免疫有直接联系,其致病因子较为广泛,病毒性感染或蚊虫叮咬等均可诱发HSP。有报道称,由于该病的独特性,部分重症患儿出现病情危急的状况,单纯采取常规抗过敏的疗法对于病情的稳定和控制效果欠佳[2]。我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常规疗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在重症HSP 患儿的治疗方法上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将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HSP 患儿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样本个体均临床确诊为HSP。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关节肿痛、消化系统障碍及全身性皮肤紫癜等。试验样本中的个体发病诱因较为明确,致病因素为饮食、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将样本元素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通过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研究开始前,同时对整体样本进行抗感染、抗过敏等常规性治疗。试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首次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mg/kg,溶150mL葡萄糖溶液中于2 h 静脉滴注完毕,每日1次,连续滴注3d;第4日,将施药剂量减为10mg/kg,用法及滴注时间均与首次保持一致;第7日,施药剂量变为5mg/kg,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性;以此类推,直至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后改服甲泼尼龙片,口服剂量为2.0mg/kg,每日1次,口服2周后施药剂量减为1.0mg /kg,每日1次,直到病情完全控制。对照组则首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mg/kg,施药方法及滴注时间均与试验组保持一致;3d 后改为口服甲泼尼龙片,具体施药方法与同试验组保持一致。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样本中所有个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皮疹、紫癜、消化异常、关节肿痛、肾功能异常)消失时间;并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样本中个体的治疗疗效进行检测、对患儿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试验中所用到的医疗器具及药物组间保持一致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第7版)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患儿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及检测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定级,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层级;当2周后研究对象的临床体征完全消失,各项研究指标均恢复正常,则将此种治疗结果视为治愈;若2 周后研究对象的症状有了显著好转,各项研究及观察指标均与正常值十分接近,则将此种治疗结果视为有效;当研究对象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各项指标水平变化不大,则将此种治疗结果视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的处理则采用统计学工具SPSS19.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组间对比

试验组的五项临床研究体征或症状的消退或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P0.039

2.3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组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10、IL-13、IL-15、TNF-α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 周后两组患儿血清IL-10、IL-13、IL-15、TNF-α 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IL-10、IL-13、IL-15、TNF-α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IL:白细胞介素,TNF:肿瘤坏死因子;见表3。

3 讨论

HSP 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与人体免疫有关联的病症,是一种多种因素综合致病的广泛性血管炎。当前医学领域对于HSP 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HSP 的致病机理较为复杂,有关其病理学的研究尚不成熟。现有的研究证实该病与人体免疫有直接联系,其致病因子较为广泛,病毒性感染或蚊虫叮咬等均可诱发HSP[3]。由于HSP 多表征于皮肤、消化系统及肾脏等,致病因子对人体造成了巨大侵害;部分患儿的四肢关节因致病因子的袭击而严重变形,甚至丧失了部分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轻症患儿,通常把非甾体抗炎药作为施治的主要疗法,只要进行科学的对症处理,患者的肿胀症状在1周内即可得到显著改善[4]。但是在对重症患儿的临床施治过程中,异常情况多发,给治疗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患儿通常因胃肠道黏膜水肿而诱发剧烈疼痛,严重时也伴随出血症状,同时,在病情好转之后极易复发,导致治疗过程的周期性及反复性,治疗效果欠佳。因此,临床治疗中通常对重症患儿加用激素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储昭乐等研究表明,在临床施治中要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辩证施治,针对严重胃肠道症状者采用常规的施药疗法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加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冲击治疗。Castro等研究显示,甲泼尼龙的活性是氢化可的松的5 倍,而无明显水钠潴留,适用于儿童患者。但甲泼尼龙也有其毒副作用,其对人体免疫有较大的抑制性,因此治疗应在早期进行。本研究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HSP 患儿,结果显示试验组个体的各项体征或临床症状的消退、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递减疗法在临床施治中具有应用价值,对于重症HSP患儿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于HSP 患儿的临床施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快速控制患儿病症,减轻患儿病痛。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晏云,马健.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对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6,22(07):1451-1454.

[2]苏伟,叶国秀.甲泼尼龙制剂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4:133-135.

[3]杨纪玲.甲泼尼龙剂量递减疗法对小儿患者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7,1402:453-455.

[4]庞乃顺.双嘧达莫联合甲泼尼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8:171+173.

论文作者:李智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抑制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反应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智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