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付雪雁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付雪雁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儿例数均为30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5.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哮喘患者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植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压缩泵雾化;小儿哮喘;超声雾化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sthma.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each group had 30 cases.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compression pump inhalation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halation therapy.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compression pump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compression pump atomization;children asthma;ultrasonic atomization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中常采用空气压缩泵和超声雾化吸入两种方法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的炎症部位,效果良好。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对于两种方法的选用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在2015年10月~2016年 10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雾与压缩泵雾化两种疗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接诊的6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的相关标准。研究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年龄在2~7岁之间,平均(5.56±1.20)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中男患儿12例,女患儿18例,年龄在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1.09)岁。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方式的哮喘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化痰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于合并有感染的患儿应采用抗菌药物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空气压缩泵式雾化疗法进行治疗。采取普米克令舒2ml、博利康尼2ml进行压缩喷雾吸入给药,每分钟输入流量为5L,吸入时间为12min,3次 /d,疗程为3d。对照组采取相同的药物加以生理盐水20 ml,采取超声雾化吸入装置,经面罩吸入,吸入时间为12min,3次/d,疗程为3d。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的RR、HR及SPO2的检测分析雾化吸入前,两组患儿RR、HR及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后,研究组的总有27例,有效率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0例65.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哮喘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种由炎性细胞引发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性疾病。其中,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是导致哮喘形成的炎性细胞,会导致患儿出现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在炎性细胞的作用下,患儿气道出现平滑肌痉挛、CO2潴留以及缺氧等症状,且由于患儿炎症状况的进展,患儿会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因此,当患儿接触到各种刺激因素时,会产生广泛的气道可逆性气流受限,进而引起患儿出现反复的喘息、咳嗽等症状。哮喘患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雾化吸入给药,通过雾化吸入给药,可使相关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病灶,对病灶的炎性细胞及炎性物质进行清除,发挥直达病灶的效果。治疗哮喘的关键在于控制气道痉挛,在临床中大多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在传统治疗中,一般是口服大量药物治疗,经血液循环,才能作用于病变部位,效果不显著,而且还容易产生高血糖、骨质疏松等不良并发症,不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而目前临床中应用的雾化吸入治疗,临床中常采用的雾化给药的药物哮喘治疗药物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哮喘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每天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人和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及抗IGE抗体等,主要是通过将药物转变成气溶胶,然后让患者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下气道和肺部,起效快,持续时间较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采取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效果各不相同。超声雾化吸入和压缩泵雾化吸入作为常用的雾化治疗方式。超声雾化吸入的动力是超声波,会出现较大的雾粒,随着吸气时间与浓度的变化,会对气体交换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患儿处于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两种雾化吸入治疗方式为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及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然而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则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超声雾化即在超声波动力推动作用下,形成较大的雾粒,雾粒随着患儿吸气被吸入到肺泡倒带末支气管,而由于该治疗方式的药物浓度较低,雾滴较小,因此,往往会在支气管表面形成雾膜,导致分泌物出现湿化膨胀现象,从而造成支气管阻塞,对气交换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患者肺水肿、烦躁、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同时还不利于患者缺氧状态的改善,而压缩泵雾化吸入的驱动动力主要为压缩空气,雾粒的选择性较高,其能确保患儿吸入的雾粒能得到有效的沉着同时雾化药物可及时达到靶器官,比如毛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等。且该治疗方式对患者呼吸道产生的刺激较小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气道痉挛现象从而有效的满足哮喘发作期的治疗要求。此外,该治疗方式中使用的药物原液无需稀释其产生的雾量能达到肺部潮气量的需求从而防止由于雾气量较大或长时间雾化而导致患者出现窒息,缺氧等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相比于超声雾化吸入而言,该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良好,明显优于氧气雾化吸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丽萍,荆新奇.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7):1166-1167.

[2] 李晓丹,许力军,刘超英,等.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患者的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6):1120-1123.

论文作者:付雪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付雪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