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融市场与“亚太金融中心计划”发展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金融市场论文,亚太论文,金融中心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政治上的多极化,二是经济上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家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界按同一规则国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1999年全球跨国投资8000多亿美元,是1990年的4倍多。私人资本流动加快,1998年十大外汇交易市场日均外汇交易额已超过1.9万亿美元。(注:戴相龙:“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载于《二十一世纪论坛二○○二年会议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本文介绍与分析台湾在新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势下如何加强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完善,简析台湾金融市场与“亚太金融中心计划”的发展。
一、台湾金融市场新环境与现状
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从长期来看,金融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对有效配置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使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导致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蕴藏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尤其对于新兴市场,国际资本的流动常常会出现两个阶段:先是较长时期的持续流入,然后在新兴市场总体经济恶化或投资人信心普遍不足时出现资本大幅流出,对新兴市场的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都造成严重冲击。
面对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的形势,台湾只有改革和发展金融市场,才能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发展自身经济。金融市场是指借贷货币、买卖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市场,可以有固定场所,也可以没有。以市场职能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按交割时间划分,可分为即期的现货市场和远期的期货市场。总之,金融市场是融通各种资金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市场的总称。本文主要考察其中的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股市、票券与债券市场、期货与期权市场都属于资本市场,即期外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境外金融市场都属于外汇市场,而基金市场则是台湾金融当局干预股市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推动“亚太金融中心”计划的基本目标之一。
股票市场。台湾股市投资人基本以本地为主,外国投资比例很低,并且法人参与程度不高。发达国家的股市中,法人机构的交易比重往往在三成以上,甚至超过五成,而台湾股市中,法人机构的交易比重仅一成多。其原因包括:股市规模不大且操作困难度较低、股市投机性强导致法人理性分析缺乏优势、投资者对机构投资人操盘不满意、对基金产品观念的薄弱等。用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可以衡量金融资本化的程度。台湾金融资本化的程度高于韩国,低于香港和新加坡,与纽约相近。从股市规模看,台湾至2000年12月底为止已达531家上市公司,高于新加坡的388家,低于香港的736家,与纽约的2468家不在一个水平。成交值的高低可以衡量股市的规模与活跃程度。成交值越大,表示股市规模越大,越活跃。这方面台湾股市优于韩国、香港、新加坡,低于日本。周转率用以衡量股市的投机性,或健全程度。周转率越高,投机程度越高,股市健全程度越低。台湾股市周转率远高于香港、新加坡,显示其投机性很强,尚不健全。
票券与债券市场。台湾债券市场按发行主体可分为四种:公债、公司债、金融债券、外国债券。台湾债券流通市场自1982年起至今一直是集中市场与店头市场并行的双轨制。集中市场的交易占整个债券市场比例很小,不到1%,交易内容只有公债与可转换公司债。2000年集中市场成交值512.5亿元台币均为可转换公司债,其原因是可转换小额交易,且有转换为股票的性质,被投资人视为股票交易,因此参与者多,较活跃;而公债多为巨额交易,小额投资人参与有限,金融机构等大额投资者在购得公债后又往往予以库藏,所以交易不多。与此相反,店头市场的交易几乎占整个债券市场交易的100%,议价交易为主的柜台买卖已成为台湾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与交易方式。
期货与期权市场。台湾期货交易所(TAIFEX)1998年7月21日推出台股指数期货,标志着台湾期货市场的建立。1999年又开始交易“电子类股价指数期货”与“金融保险类股价指数期货”,2001年开始交易“小型台股指数期货”。但总交易量始终未赶上在新加坡交易的摩根台股指数期货交易量。在发达经济体中,期货交易值大多超过现货交易值,有的甚至高达两倍,但台股指数期货交易值目前仍在现货市场交易值的22%左右,表示其尚需相当大的发展。台湾期权市场刚刚起步,台湾期货交易所正在筹划推出“台股指数选择权”、“个股期权”等股市衍生商品。
外汇市场。台湾外汇市场主要分为即期市场、远期市场、换汇市场及台币衍生性商品的交易,其中,即期、远期和换汇三个市场的交易量占交易净额的90%左右。目前台湾外汇市场交易量平均每日约40至50亿美元,尚远低于亚洲各金融中心动辄1000亿美元的水平。
境外金融市场。台湾建立境外金融市场的目的在于:1,吸收国际流通的资金;2,就近培养国际金融业务专业人才,提高台湾从业人员的水平;3,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会计、法律等,还可增加就业机会;4,增加台湾与国际金融界的合作与联系,提高台湾国际金融地位;5,为设立“自由贸易区”及“世界贸易中心”打下基础;6,有利于台湾境内金融中心发展。
设有境外金融市场的经济体,对境外金融市场与境内金融市场的关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境外金融与境内金融完全隔绝,另一种是二者融为一体。台湾属前者,内外分离,即所开办的国际金融业务,资金自境外引进,原则上仍运用于境外,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仅发挥第三者的中介功能,原则上不准流入台湾市场,以隔绝境外资金流出流入对台湾金融市场的冲击。
根据1983年12月12日颁布的“国际金融业务条例”,台湾当局批准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特许银行在台湾境内设立国际金融业务分行,在该中心设立的金融机构,虽在境内依据台湾法令营业,但其服务对象原则上在境外,且不受台湾外汇及存款准备金的管制,并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待遇。1984年4月20日,台湾境外金融中心开始受理台湾的银行和外商银行申请设立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是台湾第一家境外金融操作银行,于当年6月5日开始营业。最早开办境外金融业务的外商银行是美国商业银行和花旗银行。截止2000年底,台湾已有68家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其中本地银行38家,外商银行30家。
就全体OBU资金状况分析,至2000年底,资金来源以金融机构存款及银行往来为主,占负债总额的72%,非金融机构存款占23%,其它负债及总行权益占5%。资金来源地区以亚洲为首,占79%。资金用途以存贷金融机构及银行往来为最多,占资产总额的51%,贷款占36%,投资债票券占8%,其它资产占5%。资金流向以亚洲为主,占65%。台湾境外金融中心自1984年开办以来,OBU总资产由42亿美元增长到473亿美元,但规模至今无法与香港等亚洲主要金融中心相比,且从OBU总资产占所有存款货币银行总资产比例来看,约在7%-8%,并无太大改变,显示OBU在台湾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几十年来变化不大。
基金市场。台湾基金市场主要有五大主力: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劳工退休基金、劳工保险基金、邮政储金、共同基金。
退休抚恤基金的资金来源是台湾当局及公务人员,前者占65%,后者占35%。2000年底该基金已达1699亿元台币。其资金运用包括:1、购买债券、票券、股票;2、存放指定银行;3、有关福利的设施投资及贷款;4、向当局或公营事业机构贷款;5、有利于基金增值的投资项目。至2000年度,该基金有43%的资金可投资于台湾股市。
劳工退休基金的资金来源是由雇主缴纳,本质上是替雇主及劳工代为管理的退休准备金。目前台湾有关法律虽强制企业每年缴纳,但因多数都以2%的法定最低比率缴纳,造成缴纳资金不足。其资金运用在1990年以前十分保守,只可投资于存款、票券等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此后不断放宽,可投资于股票等有价证券。
劳工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劳工保险费,由被保险人、被保险的雇主及台湾当局共同负担。该基金成长迅速,资产规模相当大,截止2001年2月底,资产总额已达4865亿元台币。资金运用在1996年以前多存放在金融机构,投资于有价证券的比例非常低,仅1%-2%左右。此后用途不断拓宽,到2000年底有18.6%的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投资金额约829亿元台币。
邮政储金的资金来源是邮政储蓄,储金增加迅速,1979年底突破1000亿元台币,1990年底突破1万亿元台币,2000年底达28.3万亿元台币,占台湾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5%。其资金运用的范围和额度不断扩大,几乎可以投资任何短期内可变现的证券。投资股票上限由原1500亿元台币,于2000年9月调高至3000亿元台币。
台湾共同基金的发展始于1983年,到2000年12月,台湾共39家投资信托公司,301个基金,总金额11700亿元台币。
二、台湾金融市场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台湾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市场日趋多元化,制度也不断健全,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包括:
1、股票市场方面:内线交易严重;利用关系企业交叉持股,炒作股票;大量以股票质押到银行贷款,进行高风险操作;台湾当局过度进场护盘。
2、债券市场方面:债券发行人只限于少数发行机构;债券发行目的偏重于非自偿性公债与融资性公司债;对不同债信公司采取单一发行法定上限不合理;未针对市场容量限制债券每次发行最高金额;发行月份过度集中在6月与12月;不规则性发行公债不利于市场发展;债券发行种类少,无法吸引多样化投资人参与。债券流通市场方面问题在于:交易对象几乎全部是公债,市场不活跃;债券大部分被金融机构保存,市场流通少;小额投资人进入困难;债券利息所得税容易规避;缺乏期货、期权等相关避险工具与市场;外商投资人与资金进入债券市场限制多;缺乏欧洲美元市场;电子交易系统使用者少;债券结算交割模式不健全;缺乏债券借贷管道;现行债券税制存在问题;人才需要培训和设备需要更新。
3、基金市场方面: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使用受法令限制较大;个体投资人在证券市场结构中的比重还是偏高;资金汇出入及投资受到限制;市场法人比重低,股市规模有待扩大;专业人才缺乏等。
4、银行业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获利能力下降。本地银行资产报酬率由推动“亚太金融中心”之初的0.6%左右,降至2000年的不到0.4%。原因之一是供给大量增加。1992年台湾当局开放新设15家民营银行,1997年又鼓励信用合作社改制为商业银行,使岛内银行家数进一步扩大。二是银行业利润渠道有限。台湾金融业一个发展趋势是直接金融在资金流动体系中的角色逐渐提高,由1992年的10%提高至2000年的24%,银行业在资金流动过程中的角色则相对降低。同时,银行业并未扩展其它收入来源,利息收入比重仍高达83%,制约了银行业的获利能力。三是资产品质恶化。主要是不良放款的增加。台湾当局曾以降低金融营业税税率协助银行打销呆帐,但逾期放款仍在增加。四是存放款利率差距缩小,一度由1991年的2.81%降至1997年的2.17%。
目前,台湾当局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的努力方向与改革措施包括:
1、股票市场方面:增加市场透明度,确保会计师的独立性,防止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有利益关系。对内线交易明确修法,加重处罚;杜绝交叉持股现象,修订“公司法”及“证券交易法”,加强集团内企业的独立性,提高董事会自主权,对交叉持股的表决权权限更严格;加强公司治理机能,检讨现行董监事股票质押制度,充分发挥董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尊重市场机能,扩大法人参与。法人多参与股市会增进股市效率,发挥市场机能。
2、债券市场方面:取消自偿性公债法定上限;针对不同债信公司,制定不同上限额度,简化公司债申报手续,鼓励优良公司债上柜交易;定期定量发行公债,促成债券期限、种类多样化;建立公债发行前市场;建立公债主要交易商制度;允许开办与债券相关的融资专责机构;开放避险管道业务,如利率期货、债券期权、债券保证金交易等业务;放宽外商投资机构与外资政债券市场限制,并推动小额债券投资人参加交易;创立债券交易市场预警制度;鼓励金融机构买卖债券以增加流通;取消公司债交易税。
3、期货与期权市场近期推动目标包括:推出和发展各种金融衍生性商品;进行配套的契约设计;建置新商品的交易结算电脑系统;设计有效的交易与风险控管机制;扩大法人的参与。
4、外汇市场方面: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管理,抑制国际投资客的炒作;强化金融监理机制,健全金融体制;循序渐进开放外汇及衍生性商品市场,为厂商提供更多避险管道;吸引国际金融机构与人才,提高整体金融专业水平。
5、基金市场方面:积极发展退休金、共同基金、全权委托等资产管理业务,并创造适合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环境,以增加岛内市场规模,进而吸引岛外业者的参与;吸引岛外共同基金业者、退休金管理业者来台设立营运中心,一方面将外部资金投资内部市场,另一方面可使内部资金投资外部市场,促进其有效运用,并通过交流,培养国际人才;检讨委托业务经营形态,引进资产管理公司;加强推动资产证券化,以增加金融市场投资工具的完整性;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国际专业金融人才。
6、银行业的改革方向主要为:加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在银行部门体质虚弱的情况下加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可以稳定民众信心,争取时间改善银行经营;恢复银行的资金贷放能力,逾期贷款率不断增高使岛内银行资金贷放能力及意愿都受影响。目前虽集资筹组资产管理公司,但效果尚待观察;减少人为干预,台湾当局直接干预台湾股市和银行贷放对银行体质和信用评等都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改进;鼓励金融创新,以往台湾金融当局在开放新银行的同时,未开放新业务和新商品,限制了银行业的市场扩张。
三、“亚太金融中心计划”的推动与方向调整
“亚太金融中心计划”是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岛内经济进一步国际化、自由化,以利台湾在21世纪的亚太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亚太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联结点,台湾在1995年1月推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将台湾未来发展方向规划为六大中心:制造业中心、海运转运中心、空运中心、电信中心、媒体中心和金融中心。其中“金融中心”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岛内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着眼于协助建设其它中心,以求更有效地进行资金调度与运用,促进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满足民众的理财需求。
理论上讲,金融中心是指具有发达的、多功能的金融市场的城市或地区。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在发达的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的进一步深化,作为一个城市,经济中心,才能发展成为金融中心。一个城市成为金融中心,具体表现是:银行众多,其它金融机构齐全,款项结算和资金融通方便、及时;票据贴现、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转手买卖、信托投资、租赁、信息、保险等业务形式灵活多样。作为现代国际金融中心,除了要具备一般金融中心的条件外,还必须政局稳定,允许外国银行设立机构,有较自由的外汇制度,以及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条件等比较松散的经济政策。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金融活动发展迅速,形成许多现代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包括:为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资本调动提供条件,促进了国际资本的周转;调节国际收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促进银行信用的国际化发展;起到债权、债务结算中心的作用。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一般经过地方中心、全国中心到世界范围的金融中心这三个阶段,如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另一种是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实行优惠政策,在不长时间里形成和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等。由于这些金融中心所在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在地理位置、金融机构和设施、通讯及服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加上当局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加以积极引导,从而较快地使这些地区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台湾“亚太金融中心计划”的目标属于后者,即发挥自身优势,将台北建设成为以资金运筹为重点的国际性的区域金融中心。具体目标包括:符合国际规范的金融体制,资金进出完全自由化;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衔接,加深台北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配合其他营运中心的发展需要,提供相关金融服务;成为台商海外投资贸易活动的资金调度中心;充分发挥现有票券、债券、股票市场的比较优势;继续推动建立筹款中心;发展成为金融资产管理中心。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般须具备以下条件: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能切实保证外国资本的利益,提高对外国银行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宽松的金融环境。实行自由外汇制度或外汇金融管制较松,外汇调拨比较灵活,在存款准备金、税率、利率等方面没有严格的管制,银行监管合乎世界水平,非居民参与金融活动不受歧视;银行机构比较集中,信用制度比较发达,管理制度比较健全,资金供求转移比较便利,拥有高度发达的内部金融市场;拥有较完善的现代化国际通讯设施,地理位置便利,能适应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有一支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和丰富银行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员队伍,能提供效率极高的服务。
1995年1月到1997年6月是台湾推动“亚太金融中心计划”的第一阶段,1997年7月到1999年7月是第二阶段,此后进入该计划推行的第三阶段。初期台湾优势包括:由于外贸增长迅速,储蓄急剧积累,民众拥有雄厚金融资产;台湾的GDP及人口规模比香港及新加坡大;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具有对外资本输出的能力;台湾制造业规模较大,会带动资金需求;在东亚地区拥有广泛的贸易与投资网络,有条件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的区域总部所在地;地理位置适中,与欧洲、日本、香港及新加坡外汇市场都能在上班时间立即进行交易。初期不利因素包括:台湾金融业比重较低;国际银行网欠缺;国际金融业务人才不足;公营银行对建立金融中心态度不积极。目前不利因素则主要是:外国公司进入当地资本市场筹资困难;本地企业赴境外资本市场筹资困难;股票市场内线交易严重;金融交易保密性差。除这些技术性因素外,台湾还在政局稳定性、机构独立性、市场成熟性等方面远远落后于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
建设台北成为“亚太金融中心”的构想起源于1997年香港回归,台湾当局判断主权移交会影响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所以计划发展台北金融以取代香港在本区域的金融地位。结果相反,香港的金融实力与地位还在继续增强,而台湾“亚太金融中心”的建立却严重滞后。台湾“经建会”曾在计划推行之初对拓展国际金融业务提出三个条件(注:Chi Schive(1995)Taiwan's Economic Role in East Asia,pp.50-51。):一是大规模国际贸易及投资网络;二是岛内自由营运的环境;三是拥有高素质职业人员的高效率的金融机构。这些条件迄今尚未充分具备。
目前在香港的外资银行达114家,分行达1500家,这个庞大而高度发达的业务网络足以保障资本运作顺畅。在世界股票市场排名第10位的香港交易所汇聚了755家上市公司,在全球股市大起大落的震荡中始终保持平稳运作。作为世界七大外汇交易市场之一,香港外汇交易所没有任何外汇管制,银行间同业拆借的成交额每天平均超过2000亿港元。作为亚洲流通量最高的债务市场,香港每天债券交易量平均达200多亿港元。香港还是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业中心之一,拥有206家认可的保险公司,保费总额达640亿港元,占GDP的5%以上。2000年底香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已超过1860个,资产净值达2.4万亿港元。(注:金融时报,2002.6.3。)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金融管理局采取了包括放宽境外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的限制、分阶段撤消银行利率管制、简化三级发牌制度,以及加强银行内部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措施,监督银行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基础上。目前,多数银行的素质明显改善,呆坏帐比例大幅下降。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香港将原有的联交所、期交所及三家结算公司合并成控股公司,成立了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并将业务逐步向全球延伸。新近通过的《证券及期货条例》,使证券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透明,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凭着良好的管理和市场素质,香港股市一直保持正常运作,仅创业板两年多来就成功为香港及内地企业筹集超过233亿港元。以集资额计,香港创业板已成为亚洲第二大二板市场。
此外,香港证券业的电子化和无纸化已经迅速实行。香港期货交易所已经告别公开叫价时代,恒生指数期货和期权实现电子化自动交易系统买卖;美元结算系统的推出,让香港的金融机构可以在亚洲时区内进行美元即时结算交易;而联交所投资2.5亿港元的第三代自动对盘系统正式投入运作,使投资者可随时通过联网电话和电脑买卖证券。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
从这些方面来看,与1995年台湾当局推出“亚太金融中心计划”时相比,台北与香港在金融业方面的距离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同时上海作为新的金融中心的崛起,显示出了台北所无法比拟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台湾“亚太金融中心”的建立又面临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挑战。
上海有良好的经济大环境和广阔的金融市场,税率、物价、人工都很便宜,作为金融中心的可塑性非常高。目前有81家外国金融机构在上海成立分支机构,超过了在台湾的数目,还有两、三百家的代表处等着升格。大陆经济以每年平均7%的速度增长,而上海则超过10%。上海建造国际机场、摩天大楼、海底隧道、磁悬浮列车,作为金融中心的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已经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中心地区。(注:Rivals morethan ever,"The Economist"March 30[th]2002,pp.19-21。)美国花旗集团副总裁威廉罗兹甚至预言:上海未来可望与纽约一样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当局“亚太金融中心”的最初设想实际上已很难实现,所以近年来将目标相继调整为“区域筹款中心”、“亚太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及“全球运筹管理的金融枢纽”。也就是说,对台湾的重新定位,已经否定了原有的在各种金融市场上取代香港或新加坡的构想,代之以建设台湾成为“独具特色”的金融中心。这一目标的转变更加接近台湾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新的目标定位有助于配合台湾实现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新角色。
标签: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金融论文; 资金计划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国际债券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基金交易论文; 资金业务论文; 台湾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 上海金融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