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古村落:互联网与文旅产业的融合
江怡宽 毛峻凌
(闽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 古村落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遗产,是唯一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古村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本文以福清沙埔镇江北毛氏文化村的建设为例,探究传统文化与新兴的自媒体技术、互联网优势相结合的互动,在推动古村落文化传承同时打造乡村文旅品牌,使古村落焕发新生。
关键词: 江北村建设 古村落 互联网+旅游 文旅产业
一、引言
(一)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古村落是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人类聚居地,蕴藏了从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历史信息与文化遗存。这些地区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与民俗风情,集中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华历史的“活化石”,更是我们的文化根基。位于福清市沙埔镇的江北村,临海与目屿岛相望,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自然景观。如今的江北村依然守着拙朴优雅的内里气质,从毛氏文化展览馆、书楼、四合院等古民居,到毛氏红烧肉等特色美食及人文山水风光,无不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统古村落最动人的剪影之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农耕文明为背景产生的中国村落文化的命运在社会发展中跌宕起伏,一些分布较为零散、破旧的传统古村落面临被改造、拆除的命运,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从实际情况看,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十分复杂和严峻,如有的村落受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影响,被改建、拆除;如有的村落发展滞后,年轻人出去打工,空心化导致村落衰败,文化难以再延续;又如有的村落在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同时,却忽略了古村落的保护……近年来古村落保护的话题备受关注,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专项法律法规用以保护古村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福清沙埔镇江北毛氏文化村为例,探讨如何在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底蕴,通过“互联网+”旅游开发的方式,实现旅游开发、文化传承的“双赢”和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江北村发展前景。
江北村地处福州市最具人气乡镇——福清市沙埔镇东南面,临海与目屿岛相望,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自然景观。目前,江北村已被确认为2018福建“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省级补助村庄,发展前景良好。为了配合沙浦镇旅游整体规划,江北村将结合美丽田园小镇建设,以互联网为引领开展文旅模式创新。如依托新兴的自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将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凸显江北毛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借助互联网这个载体促进江北毛氏文化内涵的外化创新,搭建“老房与海”文旅产业微信平台,推动文化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探求互联网新平台在特色小镇开发上的新应用。
文化旅游是一次时尚的城市与古老的村落之间的对话,因其悠远情感体验和在文化保护和传承、形象塑造与传播方面的突出作用受到重视。江北村的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基于“互联网+旅游”的时代大背景下一次全新的尝试。逐渐凋敝的小镇的修复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输血式抢修,与互联网文旅产业的结合既带动当地旅游业,又是一张文化名片,在宣传特色小镇的同时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见,互联网与传统文旅规划模式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江北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外化创新,提高特色小镇综合增值力。“老房与海”文旅产业微信平台是“互联网+文化旅游”平台的产物,将新兴的自媒体技术、互联网优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探索基于互联网新平台在特色小镇文旅产业模式创新上的新应用,打造古村落文化旅游精品,传承古村落文化。
二、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推进江北村文化生态旅游的探索
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它使传统的乡村旅游在大数据背景下有了更加个性化的体现。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新媒体传播品牌为突破口,利用互联网推广江北毛氏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助力开发江北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路径。文化生态旅游与新媒体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江北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外化创新,发挥辐射互联网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影响力。
(一)以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为基础,推进文旅产业创新。
互联网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给小镇打开对外交流的一扇窗的同时,也会对小镇格局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这些传统街巷格局、地貌遗迹、自然风光、古建筑等文化遗存,才能使互联网与文旅产业优势互补,既在开发过程中保留原有面貌,以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又扩大小镇的影响力?保护与开发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我们的目标是探索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大辐射能力的乡村特色小镇开发模式,取得文旅融合的双赢效果。
(二)依托互联网进行整体规划,突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文化和旅游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有明确的边界,但常常相互交叉、融合。
(三)文旅融合,分类有序实施。
依靠微信平台,规划并建设江北毛氏文旅小镇,突出江北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反映当地与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气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古村落物质元素与非物质元素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突出城镇个性,发掘地方文化,采用当地原有的四合院等古民居,体现不同的风貌特色,保护古建筑和街区,包括文元屋、梅鹿屋、阳初屋、远扬屋、从雅屋等文化屋和书塘、书楼、“科甲传芳”牌坊等文物古迹。其次,非物质元素的保护与利用必不可少,非物质元素是文化的“活化石”,展示当地特有的风俗民情,利用江北村美食文化及民俗风情增强小镇的吸引力,可以推动江北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江北小村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统筹全区古镇、古村、古迹,深入挖掘历史价值、旅游元素与文化内涵。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古村落进行分类保护。对于目前已开发的古村落,例如文元屋、梅鹿屋、阳初屋、远扬屋、从雅屋等文化屋和书塘、书楼、“科甲传芳”牌坊,这些古迹是吸引游客的“先头兵”。以江北文化为根基、古建筑为依托,进一步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丰富其文化内涵,打造古村落文化旅游精品。其次是待开发古村落,我们应当因地制宜,适度对其进行开发。对于拥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的毛家湾、毛家山观景走廊等具备一定条件,但尚未开发的古村落,发挥后发优势,创新利用模式;最后一类是暂不开发古村落,则进行全方位修缮,力求达到原本的面貌。
身体是体育教育的起点和标尺,也是体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同样,身体亦是身体美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身体美学的核心和价值所在。身体成为了体育教育和身体美学的桥梁与纽带,而身体美则成为了体育教育与身体美学的行之所向。身体美学用理论去诠释身体美,体育教育用行动去践行身体美。身体美学为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使得体育教育萌发出新的生命力,开拓了身体审美实践的活动路径,激发了身体审美实践的参与兴趣,奠定了身体审美实践的主体地位,让身体在体育教育中收获美感、体验快乐、感受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身体的完美结合,并逐步朝着人的全面发展方向前进。
三、互联网与古村落文旅产业融合的实践
互联网飞速发展为各个领域的优化、增长、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并催生出一个“互联网+”的新生态时代。人人都在使用互联网,发展江北文化旅游业,依托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创建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老房与海”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江北文旅产业品牌宣传的一个窗口,以新媒体传播品牌为突破口,利用互联网推广江北毛氏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助力开发江北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路径。与网络体系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能够形成不同的功能结构和体系,共同影响整个文旅创新体系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让人们可以对江北毛氏文旅小镇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加强宣传,强化人们对小镇的保护意识,为文旅创新行业带来新的启发。
这种互联网+的开发方式,可以巧妙地将本村落物质元素与非物质元素的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一)注重古村落物质元素与非物质元素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展望未来,在将物质元素和非物质元素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的思想引导下,江北村将迎来发展新局面,翻开古村历史的新篇章。
物质元素与非物质元素是一个整体。江北古村文化遗存并不仅仅是书塘、书楼、“科甲传芳”牌坊等文物古迹,四合院等古民居,还包括毛氏红烧肉等特色美食及人文山水风光,这些非物质元素正是发展中最应该保护的,也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下最精华的部分,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在开发与推广本村物质与非物质元素实践过程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运用创新思维,在模式上创新经营,贯彻文化旅游的思维模式。本项目可供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对多种可能性加以探索,例如在微信平台上共享旅游数据,让游客体验文化田园乐趣的公益活动,发布生态农园体验信息,包括春季播种插新秧、秋季采摘赶小海,小面积种植家副产品及农家悠闲生活场景,体验夏季踩沙看麦浪、冬季海钓赏野菊等,以农促旅,以旅促农,引导旅游者体验更多精彩活动。
1.利用新媒体促进文旅融合品牌的快速发展。
图5中展示了两个算法KNN分类准确率的结果。在这个数据集上,ST-SNE的分类准确率高于BH-SNE,当K增大时优势更加明显。这个结果也印证了可视化结果中ST-SNE识别出了更多的特征。
保护古村落,并不仅仅是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抢修与保护,更是要注重非物质元素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古村落的历史建筑等物质元素,更不能忽视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元素的保护,只有将物质元素与非物质元素共同保留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二)实践中应坚持古村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
始终坚持古村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在开发江北村时可以把握“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进一步保护、修缮本村特色古建筑。对原有重要历史建筑进行梳理,丰富文化体验过程,在旅游文化功能上使传统村落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整合江北村历史文化、古建筑群及街巷等历史资源,深度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价值:适当改造本村历史名人的古宅,键入新的文化功能,实现江北村的文化传承。将古村旅游与田园景观结合,让游客可以深度体验丰富的旅游项目。规划和整治古村周边的基本农田,同时强化田园绿化,为游人提供良好的庇荫条件,打造出丰富的田园风光。
总之,将发现法应用到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徐州医科大学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发现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会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三)打造特色古村落文旅融合品牌的探索之路。
初彭龄为官之前,族内无人出任省级以上官员。雍正年间,祖父初元方,历任河南泌阳、灵宝、登封、夏邑,四川珙县、内江、遂宁、富顺、宜宾县知县[1]927,初元方兄初元美,字在中,号蕴亭,相继任福建连城、邵武、长汀、南平县知县[1]924。其他同族无人做官。
借助网络、社交平台等一系列媒体的曝光推动品牌和文旅更快速的融合,凸显品质品位,提高观赏性和专业性。“老房与海”文旅产业平台包含信息查询功能版块、文化传统体验与感悟版块还有驴友交流与互动专区,如“旅游者意见区”“网上旅游咨询区”“旅游自我设计区”等,能提供多元化服务,顺应了未来发展趋势,也与国家旅游业转型契机相吻合。实践中可开发一些具有当地文化民俗的节目,让世人更好地了解江北小镇的文化,让福清江北毛氏文旅精品小镇的人文特色、民俗特色进入文旅爱好者和大众的视野,渐渐普及特色小镇文旅概念,并打开人文生态旅游的市场,逐渐形成一种品牌效应。
2.凸显文化特性,坚持发展的独特性。
仁里铌钽矿床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幕阜山复式岩体西南缘的平江县北东部,为我国东部少有的高品位、超大型花岗岩型铌钽床,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李鹏(2017)对幕阜山地区岩浆活动及稀有金属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刘翔等(2018)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做了较深入研究,周芳春等(2018)建立了稀有金属成矿模型[1,2]。
互联网在凸显文化特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将互联网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探索中,可以有意识地向游客输出信息,引起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在初步探索中将平台分为五大类。一是产品资讯,江北毛氏文旅精品小镇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民宿饮食等介绍;二是品牌故事,借助毛氏名人提高权威性;三是用户体验,提供住店用户良好的住房体验;四是促销活动,以增强用户黏性;五是提供周边信息,与小镇文旅相关且具有一定趣味性或实用性内容。这些探索对江北古村落的未来发展铺开一条坦途。
四、结语
互联网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灵魂,江北村文旅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一次新尝试,也是一个提质增效的过程,以新媒体传播品牌为突破口,利用互联网推广文化和品牌形象,能够助力开发江北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路径。与网络体系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功能结构和体系,共同影响整个文旅创新体系的效率,推动文旅产业登上新的台阶。
目前核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11%,占全球低碳发电量的三分之一。然而,根据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实现翻番。核电和其他低碳能源对世界能源结构的未来贡献将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有待确定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吴中轩.留得乡愁,如何发力占先机[N].苏州日报,2016-5-10.
[2]李永萍.我国台湾古村落“再生”的3大文创策略[J].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15).
[3]薛佳.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分析[J].农经透视,2017(1).
本文属闽江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特色小镇的“互联网+”文旅产业模式创新——以福清沙埔镇江北毛氏文化旅游村建设为例(项目编号:3030450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毛峻凌。
标签:江北村建设论文; 古村落论文; 互联网+旅游论文; 文旅产业论文; 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