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晓莉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一中学 744400
数学教育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会前进和发展。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应与时俱进,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应正确处理好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内容很多,这就要求每节课有较高的效率。而课堂效率的高低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学生,二是教师。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求知欲、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学生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是靠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在和学生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而逐步形成,师生情感交流,师爱生,生尊师,亲密无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合理安排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新课程标准了如指掌,并且能灵活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良性的师生互动,保证课堂高效有序地进行。为了增大课堂容量,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处理,必要时可以进行优化重组,即选定一种教材,参阅其他教材,还是应以《标准》为准绳。
五、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完整标准的示范必不可少;然后再设计相关类型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把条件结论交换或改变题中其他的相关条件。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来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六、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七、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高中数学教材的章节之中。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导航器,经常引导学生从方法论的高度作概括,领会思维方法的实质,是提高思维方法的有力措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论文作者:祁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例题论文; 堂课论文; 课堂论文; 思想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