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论文_朱思敏,徐娟,张骞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NT-pro BNP在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对应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3-2018.3期间收治的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组)与18例肺心病患者(B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 BNP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 BNP水平均明显下降,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 BNP指标方面,B组均显著大于A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随病情发展其NT-pro BNP水平会明显升高,通过NT-pro BNP检测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发展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NT-pro BNP水平;肺心病;失代偿期;不同时期;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67-02

现代研究指出NT-pro BNP在心血干疾病筛查与辅助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研究深入,这一指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也逐渐得到应用。为明确NT-pro BNP在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不同时期变化特点以及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对其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实施检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3-2018.3期间收治的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组)与18例肺心病患者(B组),A组:性别:男10例+女8例,年龄:36岁~76岁、平均年龄(53.49±8.41)岁。B组:性别:男9例+女9例,其中4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糖尿病。年龄:37岁~77岁、平均年龄(53.51±8.35)岁,其中3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A组、B组患者均明确诊断,一般资料满足统计学可对比性要求(P>0.05)。

1.2 方法

对A组、B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实施NT-pro BNP水平检测,使用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ACCESS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常规采集静脉血2ml,按照仪器操作说明完成不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NT-pro BNP检测。不同患者按照《2015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中的推荐方法实施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然后继续检测其NT-pro BNP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A组、B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NT-pro BNP水平。NT-pro BNP水平正常值为0~194pg/ml。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本研究中不同组与不同时间段检测的NT-pro BNP水平指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将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使用t检验差异性,如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 BNP均小于B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B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 BNP均明显下降,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临床文献报道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心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随病情发展为肺心病。当患者病情进入肺心病失代偿期后,可在临床表现出明显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早期对疾病诊断以及严重程度评价可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2]。

NT-pro BNP作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变化与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因而从缺氧角度分析,NT-pro BNP可能在肺部系统疾病,尤其是肺部缺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根据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资料,通过对其治疗前、后NT-pro BNP测定,研究显示肺心病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应的NT-pro BNP水平更高,而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 BNP均出现下降,综合分析认为NT-pro BNP可用于不同肺心病失代偿期疾病病情发展与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与冯连滔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

综上所述,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随病情发展其NT-pro BNP水平会明显升高,通过NT-pro BNP检测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发展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表1 A组、B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NT-pro BNP水平对比(x-±s,n=18)

 

【参考文献】

[1]侯婷婷.血浆B型钠尿肽对肺心病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8):142-143.

[2]肖芸,何凤屏,张宏华,等.肺心病血浆Lp-PLA2表达的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8):1521-1522.

[3]冯连滔,张炎芬.NT-pro BNP在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不同时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08):1528-1532.

论文作者:朱思敏,徐娟,张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NT-pro论文_朱思敏,徐娟,张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