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永丽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5450)
【摘要】目的:研究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同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风险管理)。对比护理人员风险预防能力变化情况及研究期间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预防能力明显提升;观察组中各项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加强风险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预防能力,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内科护理;风险管理;风险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77-02
内科住院患者多数年龄偏大,由于行动能力、记忆能力、预判能力等已经不及中青年,在住院期间可能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伤害[1]。风险管理属于预见性护理的一种,是针对风险进行的预防性护理操作,目前在护理中应用广泛。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风险管理模式在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中男患23例,女患27例,平均病程(7.2±3.1)年,平均年龄(53.6±4.8)岁。观察组中男患24例,女患26例,平均病程(6.8±2.9)年,平均年龄(54.1±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操作予以护理辅助,督促患者用药、为患者输液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防范,具体操作如下:
1.2.1给药风险管理 加强护理人员对药物的掌握程度,包含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时间、药品中英文名称、药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用药禁忌等,在发药前严格审核,严禁药物配伍错误或遗漏。在配药时应保障至少2名护理人员共同完成,相互检查,避免出现药品混杂情况。对于包装上存在多种规格的药品,应在事发前仔细核对,避免用药剂量错误[2]。
1.2.2患者风险管理 内科住院患者多数年龄偏大,在各方面反应能力上不及中青年,因此相对更容易出现摔伤、碰伤等危险。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走路时注意扶好固定物,若走动路线较长应告知家属搀扶[3]。病房中尽可能为患者准备日常所需用品,例如可在床头柜上备好热水、报纸等,让患者触手可及。
1.2.3加强沟通管理 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不适感,尽可能解决患者合理需求。一些内科治疗药品可能造成患者反胃、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患者也许会自行减药或漏服。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每种药品的药效,让患者了解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对于造成不良反应的药物,可在指导患者用药时说明,减轻患者担忧感。及时发现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若发现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抵触,需及时对其加以疏导,避免主观状态影响到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风险护理能力
在实施风险护理模式前后对比护理人员的风险预防能力变化情况,采用评分方式,各项满分为25分。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各项评分明显升高(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内科护理范围较广,包含泌尿疾病,血液疾病、呼吸疾病等,因此患者疾病类型较多,在临床护理上出现疏漏的几率也更大[4]。风险管理模式是建立在预见性护理模式基础上的一种风险预警管理系统,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加以预防,降低患者不必要伤害,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护患关系的优化具有较好效果[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各项风险能力明显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摔伤、碰伤、用药不依从的几率也明显得到控制,护理人员在给药以及输液上发生事故的几率也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在实施了风险管理之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患者住院期间安全也得到更好的保障。
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将风险管理有效运用能够真正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人文精神加以改进,让护理人员更重视各项基础护理操作,降低不必要风险的发生率。医院可在此方面建立相关测评体系,对每位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状态、工作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估,让护理人员意识到高质量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改善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胡敏,江美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05(09):906-908.
[2]鲍婧.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1(18):1958-1959.
[3]周玉洁.对60例常规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前后的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5,33(26):115-116.
[4]杨艳霞.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05(04):207-209.
[5]柏小月.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33(35):172-174.
论文作者:解永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能力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