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中国审计”

品尝“中国审计”

一、品味《中国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山西省审计厅[1](2020)在《山西省审计厅举办内部审计科研论文研讨交流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0月28日,山西省审计厅内部审计科研论文交流研讨会在忻州市召开。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孙宝厚参加了研讨会,山西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世华主持会议,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晓东到会祝贺并致辞。科研论文获奖人员、相关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各市审计局内部审计负责人约70人参加了交流研讨会。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孙宝厚在讲话中重点强调了要养成研究习惯的问题。他指出,理论研究是实践需要,是工作能力,是生活品味,是人生格调。研究是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搞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

彭诗棋[2](2020)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H省C市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协同优化、提质增效,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活力。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这其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打铁必须自身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影响着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关乎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如何打造高素质的基层纪检干部队伍,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C市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时代发展的背景出发,阐述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目的。然后,从理论研究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公务员管理理论、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等方面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并立足于当前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发现队伍建设不专业、培训无特色、干部队伍激励手段单一、体制不顺、机制不全是导致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如何加强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制定个性化的干部培训计划、实施多元化的纪检监察干部激励手段、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关于纪检监察的长效机制五个角度,提出对策,以助益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

柏丽娟[3](2020)在《短视频社交中的品味表演 ——以Vlog创作者的行为呈现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Vlog作为新的视频形式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全称Video Blog,即视频博客,为博客的衍生产品。视频博客以影像代替了传统博客文字和图片表现形式,以创作者为第一视角,通过拼接剪辑实现个人生活记录,由网络平台实现互动共享。自社交网络诞生之初,便重构了传统的人际关系,诞生了虚拟社交,赋予了人们更加自由的表达空间。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发表观点、交换意见、以圈交友、展现自我。虚拟社交历经了文字时代与图片时代,随着5G的到来,社交作为视频时代最具基础性的价值,短视频社交也将进入全盛时期。在这之中,Vlog拥有更强的个人属性与社交潜能,能够帮助用户构建起以视频为中心的社区网络,也更加契合未来的视频社交模式。而在虚拟社交中,不论是生活叙事,还是各种形态的文本挑选与呈现,都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上的品味表演。布尔迪厄认为,社会中每一阶层的成员都通过品味的选择与表达来阐明自己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关系和距离。虽然从品味出发而建构的严格社会分级不再适合当下的社会形态,但从消费社会延伸出来的价值判断取向仍在影响当下的青年人群,对符号象征的筛选、文化消费资源中的划分与抱团,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形成了新的品味区隔战场。由此,本研究对22名Vlog创作者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以布尔迪厄的品味理论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为支撑分析青年群体对Vlog的使用情况与品味身份认同、自我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包括三个核心部分:第一,青年群体在Vlog中呈现的品味形成与构建机制;第二,Vlog中品味区隔与群体圈层间的交互与离合关系;第三,青年群体利用Vlog进行建构表演的动机与策略。首先,Vlog中的内容通过强调距离来实现日常生活审美超越,在自恋与压制中寻找平衡是其呈现自我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审美表达则通过品味塑造来完成,通过梳理文化资本的积累、物品之上的符号价值赋予、生活风格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来阐释网络社交中的品味规则。其次,社交场合中存在着品味圈层的构建与拆解,而这本身就是区隔行为的组成部分。圈层传播中的个体根据自己需要与社会身份寻找自已的品味圈层,对品味领袖的追逐和自我小众化的博弈促进着社交文化不断向前迈进。最后,关注点从“品味”移至“表演”,对Vlog创作者的表演策略进行进一步剖析。Vlog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社交网络中看与被看的颠覆以及完形拼凑的方式更替,提供给个体更加自由的记录与建构手段。除此之外,对完形的掌握、商业价值的充分利用共同组成了新的呈现动机。在这之后,虚拟呈现的时机掌握、自我的主动赋予、他者的被动影响、符号装备的改造利用等方面释放了品味表演下的诠释动能,由此诞生了更进一步的自我彰显策略。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马薇[5](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项关键制度安排,通过权力监督权力的根本形式发挥制约功能,进而在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国家财政经济安全、提升政府效能、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审计监督建设愈发显得迫切。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审计领域的改革将要走进“深水区”,触碰深层次的体制、结构等问题,以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已然进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之时,地方层面上的跟进和创新情况更为值得关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地方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既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审计署的改革部署,又结合本地特色实现创新发展,使得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在路上”。作为国家治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现行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在诸多方面上已然无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而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了显着地必要性。事实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然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趋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梳理以及国家治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等相关理论工具,搭建起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在内部主要由组织、权力、制度、机制等要素构成;在外部则由党的领导、审计体制、审计价值构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先后经历旧审计阶段、红色审计阶段、现代审计阶段、新时代审计阶段四个时期。通过回顾和梳理历史,能够清晰认识其发展成就,并归纳出发展规律以更深入的理解审计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之路”。当然,现阶段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分析框架,这主要体现在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运行难以契合。针对现实困境,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改革尝试。本文选取南京、广州、重庆、贵阳四地进行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既具象化展示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也试图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建设性启示。基于分析框架和案例研究,本文提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应当首先明确两个前提条件,即价值取向和审计体制模型。前者包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树立;后者则强调应保持行政型审计体制基本不变。在此基础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应当从组织、权力、制度、机制四个方面上具体展开。其中,组织设置包括审计机构的增减、地方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以及组织关系厘定;权力优化涉及管理权限确认、审计职能转型和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注重静态层面上的良法和制度建设,也要注重程序设计以保证动态层面上的依法执法落实;机制修缮则分为内生机制、外部机制和联接机制三个方面。这四部分既相互独立,发挥独特作用,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内容。总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紧跟党中央和国家有关审计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亦是推进地方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黄俐琴[6](2019)在《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的一大产业,它是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民俗旅游发展,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游客们的欢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热点转向民俗旅游。我国从单纯的旅游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客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客家热”兴起,人们对于客家这一族群显得饶有兴趣,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应运而生,而后风生水起。赣闽粤边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旅游资源多彩纷呈,有发展民俗旅游先天的优势。将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是发展此区域旅游业的最优途径,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石城县和宁化县分属于江西(赣)、福建(闽)两省,同为纯客县,两处地缘接近、民俗文化类似,具有共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情感,历史渊源颇深,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渥,红色旅游资源颇多,但两地因省域旅游政策、发展方向的不同,旅游发展状况不同、旅游发展成效也有显着的区别。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客家民系、民俗旅游)概念解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区位比较和旅游现状的对比。第三章主要是两地的发展情况对比,包括精品旅游线路分析、宣传策略分析和旅游活动分析三方面。第四章是旅游绩效对比,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方面加以说明。第五章是两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探讨,从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规划、营销方案创新、加强保护开发和引进人才方面加以探讨。本文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赣闽两地的客家文化,通过田野调查采集数据,以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两地的旅游现状、旅游发展成效和旅游发展中各自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对比两处发展旅游的异同,提出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及两地整合发展的新思路。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訾文凤[7](2017)在《关于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棚户区的改造不但使居民居住的环境得以改善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而且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提升城市面貌和品味,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愈来愈重视,然而随着棚户区改造项目会带来一些审计问题需要予以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内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和主要问题的调查了解,以及对已公布的棚户区改造政策与政府文件的内容和主要倾向的解读分析,以合理预计改造项目的审计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方便,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的审计以审计建议,以期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能尽快落到实处,解决民生和社会的稳定。

沈赟[8](2016)在《有意义媒介内容对阅听人品味信念提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环境,虽已是和平年代,但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几乎都面临着一个发展瓶颈期。一方面,自然灾害频发、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台湾高雄地震、天津塘沽爆炸、长江之星沉船以及法国巴黎的枪击爆炸事件等等都带给人类致命一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进程加速导致的精神崩塌时有发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ISIS全球肆虐、在美留学生凌虐同学等事件是隐藏在社会进步底下的一颗颗不安定种子,极不稳定、极易爆发。就我国来讲,正当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年,社会步入转型期,各种问题、矛盾凸显,尤其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压力如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排解,会成为下一个更大的社会隐患。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面对整个人类社会对正能量的赞赏和呼吁,我们的媒体能做什么?我们的传播学研究又能做什么?顺应世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潮流,突破传统传播研究的消极取向,响应党和国家领导层对于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视,从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入手,研究有意义媒介内容是否确实对于调适阅听人心理状态,提升品味信念有所裨益,从传播研究的学术视角给予“正能量”传播以理论关照。在本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与控制实验等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当前大众总体品味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们从个人生活和有意义媒介中得到的愉悦感并不很多,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其次,品味信念在人的性别、年龄和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性别方面,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品味信念,更能从积极体验中获得愉悦;在年龄方面,品味信念随年龄增长出现U字,26-45岁的中青年群体品味信念最差;在收入方面,契合幸福拐点理论,在一定发展下,品味信念随收入增长而提升,但超过一定值后,提升出现波动。最后一点结论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有意义媒介内容确实会对阅听人品味信念产生一定提升效应,并且,对于原初品味信念低的人来讲,提升幅度更大,效果更为显着。结合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对未来发展,分别从个人、媒体和国家政策层面提出策略性建议与主张,以期有意义媒介内容能对阅听人的品味信念提升发挥最大的效用。

佘乐明[9](2016)在《最好枕边书》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审计部门工作已有二十年了,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我需要不停地看书,不断地充电。自然,学习、阅读、积累成为我不断进步和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所以,桌旁、床头、枕边成了我读书的最佳三处。我一直有个好习惯,就是在枕头旁边放一些书,如今,《读者》、《特别关注》、《中国审计》是我首要之选。每天晚上,倚靠在床头,饮一杯香茗,捧着久违的新书,品味着淡淡的墨香,静心享受知识的抚慰,陶醉其中,心里仿佛冬日的灿烂阳光,顿觉得心境澄澈舒畅、悠然恣意。如今,人到中年,我仍痴迷于看书,阅读已成为我

刘晴辉[10](2010)在《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已成为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基本的研究范式。但这一模型的微观基础仍处于不断探索和进展之中。这一框架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主要针对发达国家或市场经济而建立的模型结构,在应用到不发达国家或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时,模型的效力可能下降甚至不能发挥作用。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集中和系统地研究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微观基础——企业行为,进而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内,探讨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这一过程内在的动态传播机制,并试图通过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两类企业,扩展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并将其纳入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实现对基准模型的第一次扩展。遵循这一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放松假定的基本研究思路,接着依次从企业融资、企业成本和企业进入退出的角度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决策行为作理论和实证分析,将其依次纳入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进而实现对基准模型的逐次扩展,最终建立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包含上述四类企业行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文章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可能的创新可概括为,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建立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扩展了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进而将预算软约束植入了主流的货币政策分析范式。因此,本文对开发和建立发展中国家或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进行了初步尝试。上述创新具体表现为:(1)分别建立了含有内生企业投资和预算软约束;引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以及同时包含企业投资、融资、成本和进入退出,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的三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2)基于中国企业和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企业成本和进入退出动态的效应,以及利用中国数据和广义矩(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利率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3)对同时包含企业投资、融资、成本和进入退出,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的模拟数据和中国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企业投资角度来看,在基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内引入内生的企业投资和预算软约束之后,货币政策效应的峰度被削弱但持续性并不受太大影响;国有企业投资的波动性整体上要小于非国有企业,但在经济上行周期,其投资波动要大于非国有企业,而在经济下行周期,其投资波动要小于非国有企业;(2)从企业融资角度来看,引入预算软约束之后,货币政策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变得更为复杂。当国有企业比例处于较高水平时,金融加速器几乎不起作用,甚至基准模型中的货币政策效应水平也无法达到,但是当国有企业比例下降到一定水平(比如说0.1)时,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具有极强的效应,甚至超出金融加速器水平,但持续性极低,从而使经济出现大幅度的波动;(3)从企业成本角度来看,一方面,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无论在总量和微观层面都对企业成本产生显着效应,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成立。另一方面,对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显着地进入了通胀动态方程,但成本渠道是否存在,对通胀预期的选取形式较为敏感;(4)从企业进入退出角度来看,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自我雇佣率的效应显着,但对私人企业数目的效应不显着;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企业数目的效应显着,但信贷冲击的效应最为显着,利率冲击的效应次之,而货币供应量冲击的效应不显着;(5)基于国有和非国有两元企业结构,包含企业投资、融资、成本和进入退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特别是通货膨胀和国有企业数量的波动。

二、品味《中国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品味《中国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2)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H省C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境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纪检监察
        2.1.2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2.2 公务员管理理论
        2.2.3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2.2.4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2.3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3.1 促进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
        2.3.2 进一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
        2.3.3 推进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2.3.4 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力抓手
第3章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以C市为例
    3.1 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3.1.1 人员配备情况
        3.1.2 岗位设置情况
        3.1.3 干部调配情况
        3.1.4 任职经历情况
    3.2 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3.2.1 不断加强干部日常监督
        3.2.2 定期培训干部业务素养
        3.2.3 严肃查处干部违纪问题
        3.2.4 逐步下沉上级监督力量
        3.2.5 及时建立协调监管机制
    3.3 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3.3.1 保证了队伍建设的公正性
        3.3.2 提升了干部的履职能力
        3.3.3 保障了作风纪律的清廉发展
        3.3.4 提高了精准监督的质量
        3.3.5 加强了合作监管的力度
第4章 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不佳
        4.1.2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不高
        4.1.3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组织结构不合理
        4.1.4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双重领导难以落实
        4.1.5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职能定位不清晰
    4.2 C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不专业
        4.2.2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培训无特色
        4.2.3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激励手段单一
        4.2.4 纪检监察体制不顺
        4.2.5 纪检监察机制不全
第5章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
        5.1.1 严格把关纪检监察干部选拔工作
        5.1.2 明确纪检监察干部组织分类结构
        5.1.3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5.2 制定个性化的干部培训计划
        5.2.1 建设特色培训基地
        5.2.2 定制培训结构方案
        5.2.3 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
    5.3 实施多元化的纪检监察干部激励手段
        5.3.1 干部考核与公平理论融合
        5.3.2 纪检监察组织与个人激励相容
        5.3.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
        5.3.4 问责机制与容错机制互补
    5.4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5.4.1 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统一领导
        5.4.2 建立监委和司法机关的衔接结点
        5.4.3 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加强派驻监督
    5.5 构建关于纪检监察的长效机制
        5.5.1 加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5.5.2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治本监督
        5.5.3 健全纪检监察干部保护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短视频社交中的品味表演 ——以Vlog创作者的行为呈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源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品味”词意的界定
        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三、生活风格与品味表演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第二章 社交网络中品味的内容塑造
    第一节 “新自恋时代”的日常生活远离
        一、视听语言下的“自恋剔除行为”
        二、品味的“远距离”实现
    第二节 品味惯习与生活风格
        一、网生代青年的惯习养成
        二、物品展示与符号表达
        三、文化资本与品味搭建
第三章 社交网络中品味圈层的构建与拆解
    第一节 品味身份认同与品味领袖
        一、圈层文化中认同的力量
        二、“仪式观”的共同营造
        三、品味领袖链接审美脉络
    第二节 审美品味的小众样态呈现
        一、个人风格的表现手法
        二、社交艺术中的“无法复制品”
第四章 记录性与建构性:Vlog中的表演策略
    第一节 Vlog创作动机与意图
        一、看与被看:“观看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可建构性
        二、自我的完形:时间绵延中记录主体成就
        三、草根明星:树立“人设”打造个人品牌
    第二节 Vlog创作行动与策略
        一、社交频率:被拥护的“现充”
        二、主观与客观:“自我”的主动赋予
        三、意义反馈:“自我”价值的他人附加
        四、降低成本:符号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 过度表征:景观与审美暴力
        一、自我的“景观化”
        二、被强加的审美暴力
结语
附录A 被访者情况一览表
附录B 采访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主要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剖析
        一、国家治理
        二、国家审计
        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第二节 理论基础分析
        一、国家治理理论
        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搭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及评述
    第一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
        一、旧审计阶段:封建社会及民国时期
        二、红色审计阶段: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
        三、现代审计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四、新时代审计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及时有效披露相关信息,提升了政府透明度
        二、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保障了国家治理稳定有序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审计质量
        四、丰富审计内容和审计形式,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
    第三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审计法制化趋向
        二、审计功能不断扩展
        三、审计民主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第一节 现实困境
        一、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
        二、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
        三、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
        四、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运行难以契合
    第二节 生成机理
        一、审计体制的制约
        二、政府职能转型滞后
        三、对审计的认识有待提高
        四、利益协调困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若干典型个案: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概述
        一、南京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二、广州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三、重庆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四、贵阳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第二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比较研究
        一、组织建设层面的比较
        二、权力配置层面的比较
        三、制度建设层面的比较
        四、机制修缮层面的比较
    第三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党的旗帜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顺多重关系
        三、坚持全面改革,谋求深化发展
        四、坚持效益目标,提升审计质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置设计
    第一节 根本条件: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毫不动摇的思想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鲜明的主题设置: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
        三、有效的改革原则: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保障
    第二节 基础条件:国家审计体制确认
        一、审计组织模式优化
        二、审计领导体制模式调整
        三、国家审计体制确认的意义阐明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组织及其权力
    第一节 组织和权力优化的原则坚守
        一、独立性和联系性的把握
        二、一致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三、全面性和重点性的兼顾
    第二节 地方审计组织设置及关系优化
        一、组织设置之“加减法”应用
        二、发挥地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三、组织关系厘定
    第三节 审计权力优化与规范
        一、审计管理权限确认
        二、审计职能转型
        三、权力清单制度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制度与机制
    第一节 制度与机制建构的条件设立
        一、价值取向:公共性确立
        二、要素供给:可行性把握
        三、注意事项:衔接性处理
    第二节 审计制度建设
        一、良法:夯实改革创新的合法性
        二、制度:强化改革创新的规范性
        三、程序:提升改革创新的秩序性
    第三节 审计机制修缮
        一、内生机制
        二、外部机制
        三、联接机制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析
        一、客家民系
        二、民俗旅游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二、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 区位分析
    第二节 旅游现状分析
        一、石城、宁化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二、石城、宁化旅游资源分析
        三、石城、宁化旅游市场分析
第三章 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第一节 精品旅游线路分析
        一、石城旅游精品线路
        二、宁化旅游精品线路
    第二节 宣传策略分析
        一、活动营销
        二、全媒体广告营销
    第三节 旅游活动分析
        一、石城系列活动
        二、宁化系列活动
第四章 旅游绩效对比
    第一节 经济效应
        一、增长旅游人次及收入
        二、优化经济结构
        三、带动旅游扶贫
    第二节 社会效应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动旅游村的兴起
    第三节 文化效应
        一、增强文化自信
        二、加强文化传承和交流
第五章 旅游发展方向探讨
    第一节 增进两旅游合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
        二、加强两地的旅游合作
    第二节 完善旅游线路设计
        一、完善旅游要素
        二、点线面相结合
    第三节 优化拓展旅游市场
        一、精准对接旅游市场
        二、推广旅游电子商务
        三、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四、做好全媒体营销
    第四节 培养人才持续发展
        一、谋求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有意义媒介内容对阅听人品味信念提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问题突出、媒介乱象横生
        (三)党和国家政策引导,重视两个舆论场,积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四)积极心理学兴起,学术研究出现积极视角转向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传播研究的积极转向与品味信念发展梳理
    一、传播研究消极取向的历史梳理
        (一)传播内容研究视点的消极取向
        (二)传播效果研究注重负面消极层面
        (三)消极取向传播研究的原因小结
    二、积极视角的传播研究转向
        (一)传播研究积极转向的意义
        (二)积极视角传播研究的现状
    三、“有意义媒介内容”的提出
    四、品味的辞源及多学科研究现状
        (一)“品味”的辞源解释
        (二)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品味研究
        (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品味及品味信念
        (四)品味信念与有意义媒介内容间的关联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简述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控制实验法
    二、研究工具
        (一)问卷:一般情境与媒介情境下品味信念量表
        (二)实验工具:《梦想改造家》选段
    三、研究对象
    四、实际操作
        (一)预测问卷的发放
        (二)问卷信度分析与反馈说明
        (三)正式问卷的发放
        (四)实验设计与操作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研究分析与结果
    一、大众品味信念的整体状态
        (一)大众的品味信念水平有待提高,更倾向于从美好回忆中寻找愉悦
        (二)阅听人通过有意义媒介内容获得的愉悦同现实生活基本持平
    二、品味信念的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一)女性的一般情境品味信念与媒介品味信念得分均高于男性
        (二)社会中青年的媒介品味信念有待提高
        (三)品味信念水平较高的人集中于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人群
    三、实验结果分析
        (一)有意义媒介内容对于提升阅听人品味信念有帮助
        (二)有意义媒介内容对原初品味信念得分低的阅听人提升效应大
        (三)《梦想改造家》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大众品味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品味信念在性别、年龄与收入等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提升方式
        (三)有意义媒介内容对阅听人品味信念确有提升,且品味信念低的人提升效果更显着
    二、对阅听人品味信念提升的策略性建议
        (一)个人层面:调试个人心态、多接触有意义媒介内容,提升品位信念
        (二)媒体层面:注重价值观输出,精进传播技巧,创造有意义媒介内容
        (三)国家层面:继续提倡“正能量”传播,给予媒体自主创新空间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有意义媒介内容与品味信念调査问卷
    附录2 《梦想改造家》观后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简要评论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 结构安排
第2章 货币价值、粘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2.1 货币价值的微观基础
        2.1.1 购物时间、内含货币效用和现金先行约束
        2.1.2 迭代模型
        2.1.3 大道模型
        2.1.4 搜寻模型
    2.2 粘性
        2.2.1 商品价格和工资粘性
        2.2.2 信息粘性
        2.2.3 利率粘性
    2.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2.3.1 基准模型
        2.3.2 基准模型的若干扩展
        2.3.3 模型的发展方向
第3章 内生的投资、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
    3.1 完美金融市场下的厂商投资
        3.1.1 资本使用者成本
        3.1.2 调整成本
        3.1.3 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与等待价值
    3.2 股权结构、委托代理与公司投资
        3.2.1 模型描述
        3.2.2 不存在外部融资的情形
        3.2.3 存在外部融资的情形
    3.3 预算软约束、双重代理与国有企业投资
        3.3.1 模型描述
        3.3.2 模型求解
        3.3.3 简要结论
    3.4 资本专用性、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
        3.4.1 理论模型
        3.4.2 稳态均衡
        3.4.3 线性近似
        3.4.4 模型校准
        3.4.5 数值模拟
        3.4.6 对模拟结果的简要分析
第4章 企业融资与金融加速器
    4.1 不对称信息下的企业融资
        4.1.1 模型描述
        4.1.2 金融中介与关系型融资
        4.1.3 破产成本与债券融资
        4.1.4 信息稀释成本与股权融资
    4.2 救助投机、声誉约束与国有企业股权融资
        4.2.1 救助投机、不良贷款与国企信贷融资的不可维持性
        4.2.2 重复博弈、声誉约束与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不可能性
        4.2.3 红利承诺、混同均衡与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
    4.3 引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模型
        4.3.1 理论模型
        4.3.2 稳态均衡
        4.3.3 对数线性化
        4.3.4 模型校准
        4.3.5 数值模拟
        4.3.6 对模拟结果的简要分析
第5章 流动性效应、企业成本与通货膨胀
    5.1 流动性效应与企业成本
        5.1.1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效应
        5.1.2 流动性效应的微观基础:有限参与模型
        5.1.3 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一个局部均衡模型
    5.2 中国货币政策成本渠道的实证分析
        5.2.1 基于总量数据的VAR模型实证分析
        5.2.2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
        5.2.3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5.3 利率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中国经验
        5.3.1 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5.3.2 中国利率增广型菲利普斯曲线的GMM估计
        5.3.3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
第6章 货币政策与企业进入退出动态
    6.1 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企业进入退出动态
        6.1.1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随机模型"
        6.1.2 企业进入退出的博弈分析
        6.1.3 外延型边际
    6.2 资本约束、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创生
        6.2.1 流动性约束与自我雇佣
        6.2.2 金融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6.2.3 银行竞争与企业创生
    6.3 中国货币政策与企业进入退出的实证分析
        6.3.1 货币政策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证检验
        6.3.2 货币政策与行业进入退出动态的计量检验
        6.3.3 实证检验结果的政策含义
第7章 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中国经济波动
    7.1 经验事实
        7.1.1 统计性描述
        7.1.2 二阶矩特征
        7.1.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1.4 简要总结
    7.2 基于二元企业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货币政策模型
        7.2.1 中间品生产商
        7.2.2 金融中介部门
        7.2.3 零售商部门
        7.2.4 家庭部门
        7.2.5 政府部门
        7.2.6 稳态均衡
        7.2.7 对数线性化
    7.3 模型校准及数值模拟
        7.3.1 参数校准
        7.3.2 数值模拟
        7.3.3 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比较分析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理论层面的结论
        8.1.2 实证层面的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理论层面的建议
        8.2.2 实践层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品味《中国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审计厅举办内部审计科研论文研讨交流会[J]. 山西省审计厅. 审计观察, 2020(11)
  • [2]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H省C市为例[D]. 彭诗棋. 湘潭大学, 2020(04)
  • [3]短视频社交中的品味表演 ——以Vlog创作者的行为呈现为例[D]. 柏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马薇. 苏州大学, 2019(07)
  • [6]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D]. 黄俐琴.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关于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工作的思考[J]. 訾文凤. 财会学习, 2017(03)
  • [8]有意义媒介内容对阅听人品味信念提升效应研究[D]. 沈赟.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最好枕边书[J]. 佘乐明. 审计与理财, 2016(03)
  • [10]货币政策、企业行为与商业周期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D]. 刘晴辉. 复旦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品尝“中国审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