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粉丝调动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粉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个爸爸”,这个新创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在京东众筹平台一炮而红,让不少创业人脑洞大开,纷纷跑到京东询价,也想通过京东的这个平台取得突破。 但实际上,在京东众筹平台上收获1122万,已是这个品牌上市的收官阶段了,此前的操作,才是问题的关键。 新品牌第一次上市,一般怎么操作? 调研、设计、产品成型、批量试产;招商、打广告、铺货、促销。 但是“三个爸爸”是个三无品牌:无产品(只有工程机),无品牌担保(新创品牌),无用户口碑(没人用过)。而且,他们手头的资金,相对于他们想取得的市场效果来说,不成比例。显然,传统的操作是没法玩的。 实际上,“三个爸爸”也没想过用传统的营销手法来操作。 他们决定用粉丝经济来做。 但问题是,2014年已经不是微信营销的初始阶段了,类似“俏十岁”这样通过刷爆朋友群、分享使用体验来抢占眼球的面膜直销手法,已经令大众对于微信刷屏与互动产生强烈的疲劳感,甚至抵触。 那“三个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次调动:品类遇上了话题 不得不说,“三个爸爸”选择做空气净化器,是挑对了天时。 雾霾成为全国性的公众话题,已有几年,在北京等北方城市这样的重灾区,更是时不时上头条,微信圈里全城热议。空气净化器行业也随之水涨船高,不论是上游的厂家,还是下游的零售排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消费者层面,需求正在逐渐地浮现和聚集中。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上街戴上了口罩,口罩也越来越专业。人们开始关注空气净化、保护呼吸道的解决方案。 “三个爸爸”在产品设计之初,几个合伙人通过建立微信群,调查了几百个准消费者,设计调查问卷,让大家参与讨论价位、功能、使用者,让大家投票。想一想,现在专业的市调公司到街头以赠送礼品的方式拦截市民做问卷调查,都越来越难合格地完成任务,更何况是让你在网上免费直接给厂家出主意? 如果你是在微信群里讨论大衣柜,就算群里都是你朋友,大家也都还捧场,恐怕刷个一两轮之后就不会有什么动静了——现在要操心的事那么多,谁关心大衣柜有什么痛点啊?! 调查是成功的。它不但吸引了第一波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得到了良好的反馈,还让懵懂中的三个创始人确定了产品的定位——做儿童空气净化器。 因为调查发现,小朋友和老人是最容易引发购买的,雾霾对他们的侵害最大。大家最优先关心的是小朋友,急切、愿意花钱。而空气净化器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是按照使用场所或使用方式分类的,比如说车内的、家庭的、中央的。 于是“三个爸爸”决定用人群来分类占位,直接定位于孕妇、儿童,在这个最苛刻的领域一枪打响。 产品形成精准定位之后,目标人群也就清晰了——(准)孩儿爸妈及其亲友。 同时,调查挖掘到60多个痛点,“三个爸爸”从中找出了12个最重要的痛点,参照自己的技术和供应链水平,简化出4个核心痛点,形成主打卖点: 1.净化效果直观可视——产品里装了工业级的PM2.5传感器,手机APP上能够随时显示家里PM2.5的数值,并智能操控。 2.出风口PM2.5为零。 3.军工技术除甲醛。 4.室内增加的二氧化碳变为氧气。 产品卖点来自消费者的参与,对最后的销售能有多大作用,看看小米就知道了。小米能做今天这么大,绝不是因为消费者参与。但是“参与感”,在启动市场时期抓住核心消费者、塑造铁杆粉丝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一件事,消费者本来就高关注、意愿参与,和他原来不关注、你强行用各种手法卷入他,难度完全不同。前者是顺势而为,后者则是拔苗助长。试想一下,让你在风景如画的云南掀起空气净化器的热潮,你是不是有种找死的感觉? 第二次调动:意见领袖要动起来 拿到调研结果之后,“三个爸爸”马上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保持这些好不容易调动起来的参与者的持续关注? 要知道,朋友圈里每天都有新话题,你没有后手,帖子就会被别人顶掉。 “三个爸爸”搞了个“爱心检测团”。 他们把样机和空气质量检测器送到了一部分朋友手中,让这些爸妈们体验产品的效果。 出于成本考虑,检测器只送出了不足百台。要让这些机器发挥最大效用,送给谁就要精挑细选了。最后选定的都是“准用户”,而且是各自领域的意见领袖。盘算很简单:调动这些人,能辐射的范围最大。 “准用户”拿到检测器,第一反应是觉得很新奇,以前总是泛泛感觉空气质量的好坏,现在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空气质量的数值,知晓身处环境空气的优劣。他们瞬间开始关注环境的空气质量了,并成了各属圈子的空气质量的“检测专家”。 用检测器检测样机,令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督促厂家对产品快速做出调整,实现多次迭代。 检测团成员不仅认真填写每天的室内外空气检测表(事后做成“三个爸爸”的各大城市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有的痴迷者还把仪器快递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或带着仪器到亲朋好友家里去检测了一个遍。 一台仪器,变成了圈子内的一个“事”。既好玩,又有用,还有参与感,意见领袖们开始跟周边的人分享。 这个几十人组成的检测团,加上前期调研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成员,成了“三个爸爸”的粉丝基本盘。 他们人数不多,但他们在各自朋友圈的分享,都分别影响到了几百人。事后看,他们当中很多的人都带动了超过十人的成交。他们发挥了宣传员、推广队的作用,对于后来京东众筹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于初创品牌来说,这个粉丝基本盘,几乎是互联网时代品牌建设的原点。 如今粉丝营销的大环境越来越恶劣,朋友圈的互动疲惫,刷屏已经被玩坏了。很多刷屏,不是在建设粉丝基本盘,而是在摧毁它,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是一厢情愿地推销,还是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参与动机、催生参与动力。建设粉丝基本盘,要勾引,而不是填鸭。 第三次调动:网络众筹来帮忙 粉丝有了,也有外围辐射圈了,怎么销售? 发个购买链接给他们不就好了吗! 可是他们连个产品都没有,在购买页面上放什么? “三个爸爸”选择了众筹这种新兴的销售方式。因为他们的粉丝基本盘和意见领袖,基本都是商业圈内人士,他们不但知道众筹,还跃跃欲试。众筹不但可以以预售的模式进行销售,还可以通过众筹制造话题,为接下来的推广和传播助力。 最后,通过京东众筹平台,“三个爸爸”首日成交额达到200万元,最终以1122万元的成绩稳坐中国众筹界的第一把交椅。 众筹这件事有这样几个关键问题: 1.“三个爸爸”用什么杠杆撬动的京东众筹平台? 首先,“三个爸爸”跟京东谈判的时间节点很不错。众筹时间定在10月,这个时候正是北方迎来大面积雾霾天气的时节,随着空气质量的深入恶化,空气净化器必然会是销售热点。 其次,当时全网众筹纪录是400多万元,而京东的众筹纪录只有250万元。新成立的京东众筹部门急需做出业绩。“三个爸爸”喊出了1000万元的目标,对于急于塑造成功案例的京东众筹来说,可谓是不小的诱惑。 2.为什么一定是京东众筹而不是别的众筹平台呢? 第一,京东众筹以往成绩,很容易突破,一旦突破就会成为话题进而转化为事件,通过事件营销可以推动后续众筹的进展。 第二,抛开众筹不说,京东作为中国电器销售电商领域的领头羊,可以为“三个爸爸”起到背书作用。 3.“三个爸爸”为什么要喊出1000万元的众筹目标? “当时感觉‘三个爸爸’能做到500万元。那为什么要喊出千万呢?因为500万元的目标只是超过现在众筹纪录一点点,没有太大的传播价值。另外京东众筹刚刚上线,也需要一个案例。如果我朝着千万级的目标去努力,它肯定会全力支持我,哪怕最后没做到千万,做到800万元我不也是第一吗?”“三个爸爸”创始人兼CEO戴赛鹰这样说。 没错,正如戴赛鹰说的那样,1000万元众筹目标,起初不过是“三个爸爸”和京东打出的噱头,500万元才是他的基本目标。但是500万元对于众筹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戴赛鹰有什么把握实现呢? 不要忘记上面提到的“三个爸爸”调动的“朋友圈”们,他们对众筹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人不但认同产品和“三个爸爸”的创业行为,由于所在阶层,他们更愿意参与众筹这种新鲜的销售渠道,致使“众筹”和“朋友圈”相互促进。 “三个爸爸”的社会化营销顾问丁丁,印证了这一点:跟京东众筹定下了1000万目标之后,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斗志倒逼,让这个众筹变成了一次自我挑战,一个跟时间赛跑的冲刺。 “你不妨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朋友也有了这样一个自我挑战的目标,产品是大家需要的、还是良心价格,你会不会顺手帮着把他的故事在朋友圈里一次次地转发分享呢?我们始终没有做过‘求购买式’的推销,但是每一个转发都会得到创始人们的亲自回馈(点赞或言谢),这就是后来能够刷爆朋友圈的主要力量。” 这种朋友圈的爆发力,或许可信度更高,所以众筹第一天实现了200万元的销售目标。 第四次调动:打进社群,让事件代言 那么,后续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 “三个爸爸”选择进社群讲故事,调动更大的群体参与众筹。 这其中分为两种类型的社群: 第一种是活跃的母婴社区,创业者们通过分享育儿经验和恶劣环境对孩子的危害与社群对接。在这些社区里他们与成员们讲糟糕的空气,PM2.5对孩子的伤害以及儿童呼吸道的疾病问题。通过这种高关注度“事件”,引出“三个爸爸”产品中包含的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把这些受众转化成“三个爸爸”的粉丝,为他们传播、站台。 第二种是电商、创业的社群,这类社群中主要是有创业想法或是正在创业的人,并且社群会不定期举办成功创业者分享会。“三个爸爸”的创始人们通过“京东众筹事件”与社群对接,分享众筹故事、营销理念,从而得到其他人的共鸣。 “总之,结合各个群的特点和他们对接。创业群我们就谈创业,传播群我们就讲做传播,反正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与他们产生共鸣。”戴赛鹰如是说。 让创业者们与你一同参与品牌建设,与你产生更多的共同认知,那他们必然会在社交中分享购买你的理由。 那么这种“地推”式的传播作用有多大呢? 从结果上看,纵然“三个爸爸”众筹最后打破纪录,取得了1122万元的成绩,但是创业团队打入将近100个社群。 面对上万受众的推广,获得五千用户,或许转化率并不算高,但品牌传播的意义或许更大。 创业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传统方法启动市场,就要学会对自身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有效地把我们的“身边人”调动起来实现营销价值的最大化。在没有强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就要尽量运营自身资源可以驾驭、可以和自身资源对接的产品。 你的资源是什么? 除了资金以外,就是你作为一个普通人长期积累下来的人脉,也就是你自己可以有效影响到的人群,如何调动它将是今后中小企业掌门人启动时的必修之课。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技术男,那能和你产生有效共鸣的人群也同样是技术男,而你身边聚集的大多数人都是这类人。所以你在选择创业产品的时候就应该围绕身边这群你了解的人来做,并且通过制造事件把里面的“技术精英”调动起来,让他们为你的创业事件背书,进而调动更多“技术男”的参与和关注。 “小米”就是这样一个案例,试想如果雷军不拿“小米”的软硬件优化效果说事,他还能把身边的“技术男”资源调动起来吗?如果不用饥饿营销、低价策略在网上抢购,还会有那么多人购买他的“小米”吗?直接进入传统渠道小米的手机会是什么结果? 尖叫的产品,尖叫的价格。要让粉丝帮你干活,不付出点代价是不行的。 戴赛鹰也承认,众筹只是其市场启动的一个开始(目前其官网每日会有一二十单的自然成交),众筹完成之后,他计划以“超额服务”的方式,深度维护前期积累的5000个用户。“这些人是创业圈里的高端人群,也是家庭消费的意见领袖,以此为核心圈子,今后更容易发挥口碑效应。”同时,他会继续策划下一轮话题,向更大的圈层拓展。球迷动员战_众筹论文
球迷动员战_众筹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