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古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音论文,汉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所以,语言研究必定离不开语音。但是,汉字并不是拼音文字,光凭书面文字,很难得到古代汉语的实际读音。汉语音韵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汉字的古代读音构拟出来,这就是汉语语言学中,音韵学备受重视的原因。
汉语音韵的历史研究应该从何入手?清儒选中了先秦音,高本汉则选中了中古音。高本汉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
首先,中古音有《切韵》、《经典释文》等文献资料,在这些材料中,中古声、韵、调的类别已经划分得很清楚。但是上古音研究主要依据《诗》韵和谐声材料,在声韵类别的划分上不可能得出精确的结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方言一直是强势方言,对周边方言与语言的重大影响,就发生在中古,造成各地方言的文读音与中古音的严密对应关系。日本、越南、朝鲜的汉字读音也大体上在中古传入,其读音也与中古音严密对应。以上这些材料使高氏得以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成功地构拟中古音。此外,大量的佛经翻译也都发生在中古,从梵汉对音方面提供了研究中古音的重要材料。
汉语的中古音距离上古和现代各一千多年,中古音的研究成功,上可推上古音,下可推近代、现代音,这正是汉语史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切韵》的性质
中古音研究的最重要依据当然是《切韵》,我们所说的中古音,指的就是《切韵》音系。要研究《切韵》音系,当然首先要了解《切韵》的性质。
《切韵》为陆法言编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关于《切韵》的性质,向来争论很大。周祖谟(1962)的见解比较普遍地为语言学界所接受:《切韵》反映七世纪前后南京、洛阳一带的书音系统。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晋元帝带着王室与大批的士大夫从洛阳迁到南京。当时南京形成两个不同的语言社团。广大下层民众说的是吴语。从洛阳迁来的上层社会说的则是洛阳话。在南京城,虽然大多数的人说的是吴语,但是洛阳话是强势的行政用语,教育用语。这很像1949年以后的台湾。广大下层社会说的是闽南话,但是从大陆上带过来的国语是官方语言,各级学校都用国语教学,在公共场合用国语说话。但是,经过三百来年的语言演变,《切韵》时代的洛阳话与南京上层社会的洛阳话,都已经不复当年。相比之下,教学用语更加保守一点,知识分子在教弟子诵读圣贤之书的时候,总是想极力保持语言的“纯正”,前辈能区分的语音特征,总是想法在教学用语中保留下来,逐渐形成了与口语不完全相同的书音系统。但是书音系统来之于家传师授,各家传承下来会不尽一样。陆德明的《经典释文》、顾野王的《玉篇》都是依据他们自己学得的书音系统编纂的,与《切韵》基本相同,也还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于是,颜之推、萧该等几位学者对南京、洛阳两地的各种书音系统进行了比较,整理,定下了《切韵》音系的基本框架,最后由陆法言执笔,编成《切韵》一书。南京与洛阳的方言从同一个母语分化出来的时间本来就不久,而且书音系统的面貌更加古老,所以,《切韵》所代表的书音系统,可以大体上看作为有同一来源的、内部同质的语音系统。但是,陆法言在编辑《切韵》的时候,会参考古代的一些韵书、字书,发现有些注音与书音系统不合,也会抄下来,作为参考音。例如,《切韵》中有一个“臡”字,它有奴低反、人兮反两个读音。前者《经典释文》列为标首反切,是标准音。后者与《切韵》的音系结构不符,是《字林》与徐邈的读音,是陆德明抄列出来给人们参考的。所以研究《切韵》音系的时候,必须甄别这些非同质的材料。
《切韵》音系内部的同质性,可以从《切韵》材料本身得到最有力的证明。
《切韵》用反切注音,声母信息反映而且只反映在反切上字,韵的信息反映而且只反映在反切下字。
语言学家们根据反切上下字的这种性质,通过反切系联整理出来《切韵》的声类与韵类,与陆法言在书中的声、韵划分互相吻合。《切韵》中的反切,如果不出自陆法言自己的读音,而是根据各地方言杂凑出来的,这种吻合就匪夷所思了。
二、《切韵》系韵书
《切韵》原书久已佚失,现在只能见到敦煌出土的一些残卷。唐以后,此书经过多次增订,现存最完整的增订本有两个,一为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跋本),简称《王三》,一为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就是“广切韵”的省称。这些增订本都从《切韵》发展而来,音系的大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切韵》193韵,《王三》195韵,增加了与严韵(iam)对应的上声与去声韵。《广韵》206韵,这是由于《王三》α、αn、αt、in、it的合口字,到宋代变成了、,与开口的主元音相差太大,再也不能押韵了,所以增加了这几个韵,以及与之对应的上、去声韵。《王三》与《广韵》的音系跟《切韵》大体相同,而且材料完整,语言学家研究中古音都以它们作为基本材料。所以,本文所说的《切韵》音系,实际上就指通过《王三》、《广韵》所反映出来的《切韵》音系。
还有许多与《切韵》同时代的韵书,如《经典释文》、《玉篇》、玄应《一切经音义》。《切韵》以后,还出现了许多韵图,如《韵镜》、《七音略》,大体上都是在《切韵》的基础上作的。这些也是中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
三、《切韵》音系
《切韵》之类韵书是为了文人押韵的需要编撰的。押韵的时候,只要求主元音与韵尾相同,所以韵书按韵(rime),而不是按韵母(final)分类。当时还没有标音的符号,就从同韵字中取一个代表字来代表它,如“东”字在当时读,就用“东”来代表。此外,古人在押韵的时候,通常还要兼顾到声调,所以《切韵》的韵与语言学意义上的韵还不尽相同。同样一个,平声叫东韵,上声叫董韵,去声叫送韵。到了唐宋的韵图,开始给声母取名,如“见”在中古的声母为k-,就用“见”来代表声母k-。不过,《切韵》的编纂目的还不完全是为了押韵,同时兼顾到正音。当时的标音工具是反切,用反切上字代表声母,反切下字代表韵,介音的信息大部分反映在反切下字,所以反切下字通常也代表韵母。但是也有一些介音反映在反切上字,这种情况下,反切下字代表的就是韵,而不是韵母。如“东”字注音为“德红反”,“德”表示声母为t-,“红”表示韵母为。结合反切上下字的信息,可以区分声母与韵母。一个韵可能包括几个韵母,如东韵就包括两个韵母。一个韵中,相同声母与韵母的字放在一起,称为小韵,所包含的字就是同音字。根据反切所得的《切韵》音系结构如下:
介音、韵尾、前滑音加括号[],表示可选,即在有些字中可以不出现。
韵尾(ending)并不全同于西方音系学中的coda,它还包括元音性的韵尾-i、-u。《切韵》的模、虞、冬、钟、灰、魂等韵带有前滑音(onglide),没有音位价值,属于韵核(nucleus)的构成部分。
根据反切上字的系联可以得到《切韵》的36个声母:
韵首元音为u或带前滑音的韵母,传统音韵学中虽然把它们归为合口,但是与带圆唇声母的合口性质不同。前者属于韵母,后者属于声母。
结构主义出现以后,语言学家们开始根据声韵配合关系,把韵母分为一等韵、二等韵、三等韵、四等韵四大类,它们与声母有以下的配合关系:
这种配合关系很像现代汉语的开、合、齐、撮四呼与声母的配合关系。四呼反映韵母所带介音(包括韵首元音)的不同,那么“等”实际也就是反映中古汉语的不同介音。
根据反切系联所得到的《切韵》的韵母,以及上述《切韵》的分韵原则,我们可以把《切韵》中的韵母构拟如下:
表中的韵母以平赅上、去、入。如东韵,还代表上、去的“董、送”二韵,以及带有同部位塞韵尾的屋韵-uk。
臻、栉韵为-In、-It,为真、质韵的音位变体。为了节省表格位置,我们把它与真韵放在一个格子内。
《切韵》严(业)韵平入二声的唇音字,增生出一个前滑音--在它的影响下主元音带有一点圆唇的色彩,陆法言把它们分出为凡(乏)韵。
根据上表的拟音可以画成下面的《切韵》主元音的音位图:
《切韵》总共有6个元音音位,15个元音变体。从上古到中古一千多年,6个元音音位a、e、、i、u、o一直不变,只是每个元音所辖的音系内容变了。
音位变体出现的语音条件如下(I代表声母辅音,E代表韵尾,[]代表可有可无,#代表音节的结束,圆括号内代表或的关系):
陆法言没有音位的观念,他的审音原则是“剖析毫氂,分别黍累”,凡是有细微语音差别的音类,都给分开。例如,真韵与臻韵互补,臻韵只出现在庄组之后,真韵出现在其他声母之后。当真韵的-in出现在卷舌声母庄组后面的时候,发音部位稍开稍后,发成-In之类的音。虽然它们的主元音相差很小,陆法言觉得还是有细微区别,就分为两个韵。模韵-o与虞韵-i的主元音差别也很小,而且两韵互补,一是一等,一是三等。三等虞韵的主元音受介音i的影响,舌位稍高而已。这就是《切韵》有这么多音位变体的原因。
下面我们以颜之推的《古意》为例,分别注出它的音值构拟与音位构拟。
四、《切韵》音系在语音史研究中的作用
那么,《切韵》音系与上古、近古汉语有怎样的关系呢?从《切韵》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在古代的中国,方言分歧很大,出于交际的需要,必然会以某一方言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共同语,被采用的方言就是洛阳方言,这自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早在夏商时期,洛阳一带就是中华民族的活动中心。周建都镐京,但是洛阳仍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所以周公旦才在洛阳建立东都,以便控制全国。平王东迁,洛阳更是各诸侯国朝聘会盟之所。各诸侯国的语言不一样,出于交际的需要,他们采用洛阳王室语言作为共同语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种共同语在当时叫“雅言”。东汉定都洛阳,扬雄《方言》把洛阳话称为“通语”、“凡言”。洛阳话的标准语地位,一直延续到中古与近代。唐李涪《刊误》说:“凡中原音切,莫过东都”,东都就是洛阳。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元孔齐《至正直记》说:“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今汴、洛、中山等处是也。”一直到明初,朱元璋不满江左之音,让宋廉等人编纂《洪武正韵》,交代他们审音的时候:“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可见,从上古到近古,洛阳作为中国共同语的地位不变。正是这种相续的共同语地位,《切韵》音系与上古音、近代音之间才会一脉相承,其音类互相对应,其间有一致的语音规律相贯通。
下页表是上古韵部与中古韵类的对应关系,其中*C表示上古的声母辅音,*C[1]-表示上古声母是*C-或*C1-,*Cr-表示上古声母是*Cr-。中古韵类后面的括号中是中古的声母类型,W代表唇音以及来自上古圆唇的喉、软腭音,K代表来自上古非圆唇的喉、软腭音,R代表卷舌锐音(知、庄),T代表非卷舌的锐音,m、s代表声母m-、s-,P代表唇音。
例如上古的阳部,主元音如是长紧元音,声母不带-r-者,到中古变作一等唐韵;带-r-者,变作二等庚韵。主元音如是短松元音,声母不带-r-者,到中古变作三等阳韵;带-r-者,变作三等庚韵。上表除了鱼部锐音字出现三等鱼与麻的对立,铎部锐音出现三等藥与昔的对立,尚需解释以外,所有的上古与中古的对应关系,严格分作四大类,而且,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有严格的规则:(1)第Ⅰ类到中古只演变为一等与四等,二者互补:带央后元音的演变为一等,带前高元音的演变为四等。(2)第Ⅱ类到中古只演变为二等。(3)三等B类只出现于第Ⅳ类。(4)发生唇齿化的韵,只出现于第Ⅲ类。(5)每一个上古韵部,到中古只有一个一等韵或四等韵。(6)每一个上古韵部,到中古只有一个二等韵。(7)重纽现象只出现于带前高元音的上古韵部。(8)T类声母只出现于第Ⅰ、Ⅲ类韵。(9)R类声母只出现于第Ⅱ、Ⅳ类韵。
从《切韵》音到近古音主要发生了以下的规则变化:(1)轻唇音出现。(2)章组与庄组合并为卷舌音。(3)日母由鼻音变为流音。(4)以母与云母合流,零元音出现。(5)四等出现i介音。(6)浊上归去。
标签:中古音论文; 中古汉语论文; 文化论文; 切韵论文; 王三论文; 音韵学论文; 经典释文论文; 元音论文; 方言论文; 反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