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湖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突破口_工业生产论文

装备制造业:湖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突破口_工业生产论文

装备制造业: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突破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北论文,突破口论文,工业基地论文,装备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05)03-0018-05

从世界范围看,当前正在发生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目前,受经济全球化 趋势及营商成本法则驱使,国际经济的梯度转移已成为地区经济消长和经济律动的不竭 动源。在国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的产品制造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中国正 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湖北省委八次会议提出要通 过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把湖北建成中国的制造业聚集区。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 重中之重,是提升其它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主要手段,是湖北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载体,应成为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突破口。因此,湖北要 抓住国际技术转移所带来的机遇,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从而带 动整个制造工业的发展,实现从“制造业大省”到“制造业强省”的转变。

一、装备制造业应成为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产业突破口

1.装备制造业是湖北工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把工业主要划分为 资本品工业和消费品工业,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内部结构演变的 趋势来看,在工业化前期,消费品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化中后期,资本品工业比 重显著上升,即出现“重工业化”。2003年,湖北的霍夫曼系数为0.45,远小于1,可 见,湖北已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结构要向重型结构转化,即 要大力发展资本品工业。作为资本品工业的组成部分,2003年,湖北装备制造业总产值 占资本品工业总产值的48.3%,比重大,带动作用强,因此,湖北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 化的进程中,应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带动作用。

2.装备制造业是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涉及到很多因素,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首先,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 经济各行业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和技术手段的重任,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各产业 当前竞争力的强弱,而且决定了各产业今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其次,先进的装备制造 业也是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是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 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装备制造业是高技术物化和产业化的“接口”、“媒介 ”和“载体”,无论是计算机、通讯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还是海洋工程、生物制药等 的研制和产业化,都需要装备制造业为其提供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测控仪器;最后,作为 产业链条最长的产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波及效果显著,对其它 产业有较强的影响与带动力,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湖北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因素之一就是装备水平低。目前,湖北大多数装备制 造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15至25 年;对技术要求高的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缺乏研究开发和制造能力,很少企业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湖北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以提高各产业的装备水平,进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

3.装备制造业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的主要途径。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家 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发展目标,这为区位条件优越和工业基础较强的湖北带来了重大 的发展机遇。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 史使命;同时,湖北又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中枢功能,这些决定了湖 北应在“中部崛起”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勇敢地担当起“中部崛起”“发动机” 的重任。

从世界的发展来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财源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贫穷走向富裕,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 ,要实现湖北在中部崛起,一个重要的拉动因素就在于工业的崛起。而装备制造业作为 湖北工业的主导产业,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湖北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2000至2003年间,湖北装备制造业完成的不变价产值增长56.4%,增幅快于全省工业 增幅20.1个百分点。从大类行业看,除专用设备制造业外,其它行业生产均保持增长, 尤其是普通机械制造业(7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4.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1.7%)增长较快。湖北装备制造业在湖北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湖北实现中部崛 起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由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带动湖北工业的崛起 ,进而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带动中部六省在全国的崛起。

二、湖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 的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大致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 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8个大类中的46个中类所包含 的178个小类的投资类机电产品。湖北对除武器弹药制造业之外的其它七类产业都有所 涉及,其中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领域的汽车制造 业和船舶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领域的数控机床和环保设备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 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领域的电力设备产业。

1.重点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领域的两大优势产业并做大做强

(1)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初步建成了武汉轿车、十堰中重型卡车、 襄樊轻型车三大汽车开发生产基地,并基本形成了重、中、轻等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格 局。我国加入WTO后,给湖北汽车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整车企业实施零部 件全球采购,这给长期以来存在重整车、轻零部件发展思路的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业带来 的冲击最大。为更好地应对这一冲击,湖北汽车业应按照改造卡车、发展轿车、提高零 部件水平的思路,加强现有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形成“轿、重、中、轻、微、特” 等宽系列、多品种和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整车生产方面。以乘用车为重点,盯住东风,依托神龙、东风本田、金龙、汉特 、武客、公客,加快发展轿车、客车、特种专用车,壮大整车制造的规模和实力,向上 带动钢铁、机械、化工、塑料、电子及仪表、纺织、玻璃等行业的同步发展,向下带动 石油化工、汽车贸易、汽车保险和金融、汽车维修、城市公共设施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打造湖北整车、改装车、零部件三大制造企业群体。

——零部件方面。以东风汽车公司及其合作公司为依托,以湖北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及 其相关企业为基础,重点跟踪国外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想方设法加强 与他们的合作,借他们的配套体系来拉长我们的产业链,壮大我们对外配套协作的实力 ,加快湖北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形成。

——产业聚集方面。目前湖北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86%主要集中在十堰、武 汉、襄樊、黄冈、荆州、随州等市,上述地区的产品种类、资产、销售收入、利税和配 套比重总和均超过全省汽车零部件总量的80%,且具有互补性强、关联度高等特征,集 聚优势十分明显。倘若这些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突破 现有隶属关系和财税关系的约束,进一步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将迅速提升湖北汽 车零部件生产的规模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船舶制造业

湖北是我国内陆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在整船生产方面,湖北的中小型特种船舶产品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船舶配套产品系列中,船用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船用轴系、部 分舱室设备、舾装件、大型锻件等船舶主要配套产品已形成系列和规模,但仍存在不足 ,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整船方面。依托武昌造船厂、青山造船厂等优势企业,打破隶属关系限制和体制 障碍,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形式,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产业资源,壮大核 心产业,发展规模经济。全力支持中船重工对武船的发展定位,形成以武昌造船厂为主 体的常规潜艇和特种多用途船舶制造基地;积极支持长航集团对青山船厂的发展规划, 重点突出不锈钢化学品船的品种特色,形成以青山船厂、宜昌船厂(部分)和武汉南华高 速船舶公司为主体的出口船舶基地;整合部分中小船厂,形成以宜昌船厂、葛洲坝船厂 、宜都清江船业、监利船厂、武汉华夏船务有限公司、鄂州船厂和黄冈江北船厂等为主 体的内河各类中小船舶生产基地。

——船舶配套件方面。支持船舶配套优势企业,采用整合资源和向沿海发展、就近配 套等方式,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引导船舶配套中小 企业的发展,通过民营化大力发展中、小型配套企业,为大型配套企业建立专业化的分 工协作体系提供支撑,建成以中船重工武汉公司在鄂下属各厂所为主、其他从事配套产 品生产企业分工协作的全国最大最强的船舶配套基地。

2.着力培育普通机械和电气机械两大产业、两类产品并形成特色

(1)数控机床

湖北省机床行业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相对靠 前的位置,其中,武汉重型机床厂在重型和超重型机床行业排位第一,数控立车产品全 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全国排位第一。

近几年,国内市场对机械设备的需求正在扩大,尤其是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机械制造 底层加工设备应具备有足够的柔性,不断以数控机床代替普通机床,以加工中心代替专 用工种机床,激活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市场需求。湖北省要以武重、黄锻和华中数 控为龙头,以发展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产品为主导,同时以发展中、小数控机床为补 充,充分发挥武机、长机、湖机、3604工厂、四机床厂等厂家的集合优势,促进地区机 床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形成以数控机床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链和专业化配套协作 企业群体。

——数控系统支链。这条支链包括两部分:一是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显示器组成。 二是执行系统,由各种电机及电器、元件、线路组成。目前湖北业内的主导厂家表现突 出的是华中数控。该公司应充分发挥被定为国家级生产基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 ,自主开发软件,自主开发生产控制器及各类伺服电机、交流主轴电机、步进电机等。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应抓紧产品向下延伸,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机械系统支链。产品主要由主机、电机、电器等三部分组成,结合湖北实际,应 以武重为主导,充分发挥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品种多、系列化的优势,加快内部生产结 构调整,形成机械设备加工、数控机床制造两大基地。在此基础上,带动机床零部件的 发展,其中包括典型配件,专用工具、刀具、自动量具、附件等。在这类产品中,要支 持昌河机床附件厂等民营企业的发展,促其形成系列,争取搞出特色。

(2)电力设备

近几年,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大,客观上推动了湖北省电力设备产业的快速增长, 形成了以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汽轮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长动、武汉电缆厂等为 龙头企业,发电、输、电、变电、控电设备全面发展的格局。

目前,我国电力的装机容量为3.3亿千瓦,预测到2020年的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 平均每年需增加3.6千万千瓦。目前全国的生产能力每年只有2千万千瓦,市场需求大于 供给。湖北要紧跟市场,以三大动力设备(锅炉、轮机、发电机)为龙头,以武锅、长动 两大优势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带动电缆、电缆附件产品、变压器 、控电设备等输变电配套产品的发展,形成整体优势和产业链,建成以热电联供为特色 的动力设备制造基地。

——发电设备系统支链。以三大动力设备(锅炉、轮机、发电机)为龙头,以武锅、武 汽发两大优势企业为依托,重点解决好锅炉与轮机、发电机不匹配的问题。武锅要改变 目前单纯投标锅炉主机的模式,向锅炉岛工程承包(提供锅炉主机、锅炉辅机、锅炉控 制系统和相关的服务)转变;武汽发要突出热电联供特色,抓紧全国热电联供基地的建 设,2005年按30万千瓦的能力实施技术改造,以此带动辅机(包括风机、水泵、阀门、 输送装卸机械、水煤气处理设备、电站自动控制设备)的配套发展。

——输电设备系统支链。以电缆、电缆附件产品为主导产品,依托武缆和博大两家骨 干企业展开。武缆要把强项高强度铝合金导线做强;电力电缆要在提升电压等级上上档 次;铝包钢、光纤复合导线加强技改,形成生产能力;扩大阻燃电缆的生产能力,形成 系列化。博大电器厂主导产品特制硅橡胶冷缩预制电力电缆附件,要保持在全国的领先 水平,加大技改力度,上升电压档次,扩大批量,扩大出口;同时开发多品种的电器产 品,以此带动相关电线、绝缘制品、铁塔、塔杆产品的同步发展。

——变电设备系统支链。以变压器产品为主导,以武变和武汉华城长江电机有限公司 为依托,横向发展,使油变、干变产品系列化,纵向提升产品等级。以此拉动支链相关 产品(整流器、互感器、电感器、电抗设备)的大步提升。

——控电设备系统支链。以电控设备为主,依托武开、长兴、中源武汉市合力电器有 限公司、埃姆依(武汉)电控设备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加快湖北控电设备业的发展。目前全 省同类厂家有40多户,主要应解决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品没有形成系列化的问 题,以此带动元器件、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的发展。

3.加快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并使之成为高技术产业

作为湖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已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襄 樊、宜昌、荆州、随州、孝感、黄石、荆门、鄂州等城市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其中,武 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集中了全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量的60%,已成为湖北省重要 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基地。

湖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光通信设备产业、激光加工设备产 业和新型元器件及新材料产业三大产业为重点,以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器件、激光 设备制造与应用、化成箔电子材料四大主导产品生产研发基地的培育和建设为目标,按 照“引进一批,改造一批,培植一批,转化一批”的发展思路,以重大项目的实施为契 机,巩固发展现有优势产业,培育构筑新的优势产业。

——光通信设备产业。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器件等产品领域。加 快光纤预制棒及拉丝生产线扩产技术改造,加强光纤光缆工艺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 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宽带传送光纤、数据光纤、偏振保持光纤、 色散补偿光纤、掺铒光纤等多种特种光纤。大力发展大跨度海底光缆以及适应光纤入户 需要的接入光缆、复合结构光缆等高附加值特种光缆。到2010年形成光纤年产3000万公 里、光缆60万皮长公里的产业规模,建成世界光纤光缆主要生产研发基地。同时,大力 发展光同步数字(SDH)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列光通信传输设备,扩大国内外市场占 有率,并继续开发64×10GbpsDWDM等高端系列传输设备。重点发展综合宽带接入系统(

IBAS)、全业务网(FSN)接入传输系统设备、光纤接入网设备及IP over SDH设备等网络接 入设备。加大光层面产品(全光网设备、光交叉连接设备、光交换机等)的开发与产业化 。加快光无源/有源器件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密 集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宽带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件等器件 、光波长转换与光收发模块等器件。建成国内光通信系统及器件生产研发基地。

——激光光电子产业。大力发展激光标刻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激光标记防 伪设备等激光工业加工设备。重点发展激光内窥镜及治疗系统、激光心血管治疗、激光 肿瘤诊断与治疗、激光显微外科、激光钳、激光眼科等方面的高端设备。重点发展大功 率CO2激光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等激光器件。到2010年建 成全国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激光设备制造与应用基地。

——新型元器件及新材料基础产业。其中新型元器件重点发展石英晶体器件、电真空 器件、通信电源、敏感元器件等产品领域;电子基础材料方面,要充分利用湖北省丰富 的水利电力资源优势,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化成 箔、高性能石英材料、磁性材料、硅晶片等高耗能电子专用材料,形成国内最大的化成 箔及电子材料产业基地。

4.积极推进环保设备业这一新兴产业并实现技术跨越

环保设备业是富有活力的新兴行业,是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发展的新领域。湖北省的环 保设备产业相对来说竞争力比较弱,但发展的潜力也比较大,主要的骨干企业有武锅、 长动、武汉鼓风机厂、凯迪电力等。湖北应依据自己的现有优势,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 发展环保设备业:

——水污染治理设备。依托武汉方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光化学脱色、武汉金城环保 公司的激波传质厌氧生化、一八一厂膜分离及武汉康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臭氧水处理 等核心技术,联合凯迪水务公司、武汉阀门水处理公司、沙市阀门厂等加强配套技术的 开发与协作,重点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及产品,用以解决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 和耗水工业的清洁生产,并向高效、低耗和提高废水回用率等方面发展。

——大气污染治理设备。重点发展大型火力发电站锅炉脱硫和中小型工业锅炉使用的 简易、实用的除尘、脱硫一体化组合装置。要以凯迪公司为龙头,联合武锅、长动公司 、武汉鼓风机、武汉四方泵业、武汉天虹智能仪表等配套企业,在烟气脱硫工程的系统 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稳定地占据国内领先位置。要 依托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天澄环保公司及潜江除尘设备厂等加快发展中小型燃煤 装置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以冶金行业的粉尘治理为突破口,加强除尘技术的二次 开发,不断提高其技术经济性,并逐步推广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烟气及大气污染治理。

——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以武汉都市环保公司与凯迪公司为主,加快引进、消化、 吸收国外城市垃圾处理先进技术,实施关键技术国产化,开发符合国情特点的各种垃圾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系统技术与成套装置,填补国内空白。通过建立示范工程 ,尽快形成垃圾发电技术优势和特色,建立研究开发—工程承包—关键设备制造—工程 服务协调发展的运营机制,提高潜在技术的适应性和供给能力。

——噪控设备。以通达爱细亚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与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工 业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治理相结合,重点发展交通噪声隔声屏障和车辆与工业用设备的 消声装置,加强噪声与振动控制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

收稿日期:2005-04-06

标签:;  ;  ;  ;  

装备制造业:湖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突破口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