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插图小考论文_马晨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署名单位“黑龙江大学”,此论文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YJSCX2017—102HLJU

摘要:作为副文本的一种,插图研究为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思路。论文将通过梳理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各版本中的插图,重点分析插图的审美价值及其与作品文本的交互。

关键词: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插图研究;审美价值

1.插图的内容与流变

法国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副文本概念,为文学作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与新领域。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各版本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与文字一同构成了作品文本。明代开国历史演义版本繁多,其中有插图的版本主要有四种,即:明刊六十回本《皇明英武传》,明刊六十回本《英烈志传》,清刊八十回本《英烈传》,赵景深校注本《英烈传》增附《明太祖功臣图》。

《皇明英武传》是最早带有插图的刻本,六十回八卷中共有插图41幅。插图配有解说文字,能够表现书中的关键性情节,辅助阅读。但就其艺术性来看,插图的画工较为粗糙,人物五官刻画不够精细,且刊印质量不高,造成插图多有模糊。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较为粗糙,加之刊印质量不高,使得插图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在明代开国历史演义插图版本中,目前仅存一卷十五节的《英烈志传》是较为特别的,因其每版上半均为插图,共111幅,数量多。艺术上,画工较为精细且插画内容均表现了作品关键情节,在插画中还配有说明性文字,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做出了概括。

图1图2

与《皇明英武传》的插图相比,《英烈志传》的插图更为精细。将表现同一情节的图1与图2对比,可以看出图1一人跪地,两人站立,图中三人表情几乎一致,没有区分性;《英烈志传》中的图2就很好地表现了“遇春大海争为先锋”这一主题,图画上一人端坐明堂,神色平淡中带有一丝笑意,显然是朱元璋,而堂下两名将领相背而立,却又四目相对,表情激动甚至愤怒,显然是争夺先锋的胡大海、常遇春二将。由此可见,《英烈志传》的插图在细节上更为精致,着力于表现人物的外貌、神态、服饰等细节,在情节上依循作品,更为全面细致地还原了书中的场景、人物。

田藻校注本《英烈传》选用了清致和堂本的插图,每幅插图均为人像图,不再表现故事情节。插图设置在书的开篇,形式为一页三人,共绣像24人,其中不仅有朱元璋、刘伯温等正面人物,在插图的后两页还对陈友谅、张士诚等反面人物进行了描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更为细腻,无论是人物的神态和各具特色的相貌,还是精心绘制、毫无雷同的衣物细节,较之《英烈志传》的插图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赵景深、杜浩铭校注本《英烈传》选用了清代著名画工上官周的《明太祖功臣图》,作为其校注本的插图,一页四幅,共十页四十幅,艺术价值很高。上官周将“画”之标准与像赞之“图”成功结合,读史求真,呈现出栩栩如生的明代开国历史人物群像。值得注意的是,明刊本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插图为情节再现式插图,而清刊本的插图多为人物绣像式。一方面是因为清代版画和刊印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人物精细刻画的绣像式插画得以广泛推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读者的阅读趣味的倾向而导致的市场选择。

从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插图的内容来看,插图表现的情节往往是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或者是最具戏剧张力的情节。受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结合的影响,小说中的插图与题词结合紧密,并且密切贴合文本内容,插图、题词与小说文本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诠释。从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变迁与发展来看,小说插图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向精致、由表现情节向描摹人像变化的过程,体现出插图绘画工艺的发展和读者欣赏倾向的变迁。

2.插图的意义

从上述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各版本插图中,我们可以了解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插图的发展概况。在通俗小说发展的历史上,插图的出现和普及也有着自身重要的意义。

首先,插图作为一种副文本,其主要的功能便是导读与辅助叙事,对文字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充。鲁迅曾提到“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可见插图能够补充文字表述所不能尽之处,可以帮助文化水平较低的下层读者通过图像形式更好地理解作品,这也是通俗小说中插图广泛存在的一个原因。插图将关键情节直观地展现给读者,使读者可以省略逐字细读便能感受到情节的冲击力。

其次,插图能够促进作品的刊刻、传播。随着明代图书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书坊林立,同一作品可能会有多个版本,书坊主为了使自己的版本获得更高的销量,往往会采取一些营销手段,例如假托文坛巨擘之名出版校点本、批评本,同一作品换名翻印等等,刊印插图以吸引中下层市民读者也是其中一个有效的营销手段。鲁迅就指出小说插图“大概是在引诱未读者的购买,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插图版本,就是以插图来吸引读者,促进自身传播的。

再次,插图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插画这门艺术形式随着白话小说出版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又因印刷、刻板等技术工艺进步的影响,插画的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表现力也越来越强。同时,在书坊林立、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书坊主为了提高销量不惜重金聘请著名画匠与刻工,制作出一批又一批精良的插图作品,形成了一种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总体而言,插图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小说的流通与传播。插图不仅是机械复制小说内容加以印刻,而是通过画师对小说的理解和品位进行的阐释和再创作。小说文本与插图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插图为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而小说也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味蕖. 中国版画史略[M]. 朝花美术出版社. 1962(142-143).

[2]鲁迅. 且介亭杂文[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20).

作者简介:马晨阳(1992年1月—),男,河北省邢台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文化。

论文作者:马晨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明代开国历史演义小说插图小考论文_马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