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由枯燥向有趣、由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学数学教学;重要性
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趋势。《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实践活动课程,并明确指出: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当前面临并力争做好的课题。小学生有好动的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手段,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学习过程,并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前实践活动与新课改
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墨绿色封皮上的一行庄严的大字,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宏大抱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至今已经十几年。基于中高考的现实,学生依旧为分数所累,老师大多依旧是老课堂,满堂灌,新课程改革推进艰难,无论怎么喊,怎么叫,大多依旧主要是‘应试教育’。还是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改精神!从国家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
新课改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新型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探索研究为基本方式,着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思维创新乃至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我们可以运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结合目前现状,将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理念嵌入学科教学,开展课前实践活动,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既开展课前实践活动,又推进学科教学,既推进新课改,又实施素质教育,让课前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和新课改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文将着重探讨课前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2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重要性
荷兰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提出过关于情境的理论,他认为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剪辑。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应具备生活性、趣味性和问题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的情境必须来源于生活。
教师所引入的生活实际问题,正是刺激学生形成思维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该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引入日常的生活情境至关重要。此外,巧妙地在数学课堂上引进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发觉数学应用之广泛,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及成绩。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一书中提出:创设情境要有生活。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吴老师让学生去商场调查有关物品净含量的数据,并感受轻重,同时准备好相关的包装,查询有关称的知识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课前调查活动就是一次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验,有了这样的体验、带着这样的感受回到课堂学习,就有了具体情境做载体,此时的数学是真正的“活”的数学,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自主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
3小学数学生活化与课前实践活动
3.1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问题
孩子生活实践少,造成教学情境不能很好的被学生理解。现在的孩子由于参与生活活动较少,造成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学情景。比如在数学学习中,有一道题需要数出公鸡和母鸡分别有多少只。而其中有个孩子提出:公鸡和母鸡他根本分不出;再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教学情景中,有一个情境是踢足球,每人踢了15个,踢进了7个,由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有多少个球没有进?”,在这个情境中由于很多孩子没有踢球比赛的经历,而难以理解,所以提出问题就比较困难。再比如,一年级下册有一个情境是关于标本的,由于孩子并没有参观或制作标本的经历,而造成学习难度。所以说,因为孩子生活实践的缺失,虽然教学情境非常生活化了,依然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2、课前实践活动是建立生活与教学情境的有效链接。
既然孩子们的生活实践少,制约了数学教学情境的理解,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拓展孩子们的生活实践经验,从而让孩子能较好的理解教学情境。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1)每学期初,针对教材教学情境对孩子进行调研,对平时难以接触或孩子理解有难度的教学情境进行标记,在学习这一内容前,通过课前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展孩子的生活经验。
比如,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一内的加减法第4课时,是关于鱼类标本和虾类标本的一个教学情境,由于孩子没有接触过关于标本的知识,所以这部分理解起来较有难度,并且不能较好的与生活情境相联系而提出数学问题。所以,在课前我们布置了“制作一个标本”
通过动手制作标本,锻炼了孩子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标本,这样再去学习数学情境就比较容易理解。
(2)仔细研究教材,合理备课,使教材内容贴近生活。
所谓的备课就是指教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本门学科的基本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课堂讲授方式的一种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促使学生养成思维模式的阶段,因此,针对小学的教育方法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怎样才能使教育内容贴近生活化,这就是在备课时需要积极进行思考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不论是针对教材还是针对学生,研究出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发展进步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学方法的制定还要满足循序渐进的过程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复杂,层层深入,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中的难题,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外,数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可以在具体问题和抽象思维之间灵活转换。使学生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理性可想地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引入生活情境是明智的教学方法,而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实践活动相联系,在恰当适合的时候引入科学合理的情境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十分有效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金兴《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10期
[2]李金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6):149.
论文作者:苗祥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实践活动论文; 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孩子论文; 标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