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权力既能发挥其好的方面,也能体现坏的方面。企业公职人员所被赋权力的大小,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有效地赋予公职人员适当的权利,会使纪检监察工作顺利的进行。若公职人员被赋予的权利过小,可能会出现其应尽的义务不能有效完成,若公职人员被赋予的权力过大,则可能会出现滥用职权的问题,公职人员如何有效、公正地利用权力,在基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改进我国新时期下纪检监察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全面利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及群众的支持并对公职人员权力运用情况进行监督执纪问责。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问题对策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作用
1.促进管理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通过监督检查及督查反馈等有效手段,能够梳理并查找出在经营管理各项领域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针对性的加以调整完善,达到及时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管理效益、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目的。
2.保障效益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对企业“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和决策活动的深入监督,能够有效避免在选人用人、招标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因违法违规而造成的重要损失,为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3.维护稳定作用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问题线索处置办理的的主要窗口,能够客观真实掌握职工群众的突出矛盾和强烈意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党员干部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通过沟通疏导、及时反馈和督察督办,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纪检监察的队伍建设程度不够
通过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现阶段纪检监察工作中,老龄化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人员的年龄上,也体现出当前纪检工作的知识与监察的方式都处于落后陈旧的状态。目前来看,多数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序来进行,在工作方法上没有什么创新的内容,并且其在当前工作中的要求也是以稳妥为主,工作也没有体现出一些实际的价值。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对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没有重视,没有吸纳新的人员到纪检监察队伍中。而随着现代发展的进程不断进步,新知识与新技术层出不穷,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人员不具备新知识与技能,又缺少新成员的加入,纪检监察的管理工作就会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
2.缺乏对纪检监察政策的宣传
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中,纪检监察工作会随之展开,但是国有企业的员工对纪检监察工作没有达到一定的认知,只停留在对制度的基础了解上,并且国有企业的领导层也没有将纪检监察的政策达到深层次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深入进行。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缺乏纪检监察政策的宣传,在企业中领导和员工都把注意力放在生产经营上面,由于缺少对纪检监察政策的了解使思想上没有意识去配合这项工作,使纪检监察工作难以展开。针对政策的宣传以及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认知,是国有企业纪检检查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
3.纪检监察工作的外部监督力度不足
当前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是基于企业内部所进行,并且也是由企业内部组建的队伍来执行工作,这样的做法凸显了一些弊端。一般情况下来说,自己对自己的监督效果难以展现真实的效果,而国有企业正是这样才使纪检检查工作成效不高。从这一点弊端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缺乏外部监督相关机制,会导致在内部的纪检与监察难以达到一定的威慑力,并且国有企业中很多贪污腐败的案件都是基于自身的监督管理体系上的,自己对自己的监督难以达到效果,缺乏对企业中工作人员的约束力,就放任了贪污腐败的现象出现,所以国有企业迫切的需要将外部监督机制建立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解决对策分析
1.落实“两个责任”,引领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
在将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还要致力于国有企业的政治建设,要严格遵守“七个有之”、“五个必须”和“十二个不准”,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定企业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做好党内政治生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党委议事规则等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对于企业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的查处。并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实现对企业用人的全过程监督,避免和杜绝企业中的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利益链条等不正之风,使国有企业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健康、清新之气。
2.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制度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效果,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制度体系的建设,明确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职责、日常管理、工作纪律等具体事项,使之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违章惩罚制度,针对企业中存在的员工懈怠执法及“面子”上的包庇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同时,还要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管制度,避免循私舞弊的现象,尤其要加强与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同时,在进行执纪督察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及时查清办结各类廉政案件,加大有线索举报案件的核查力度,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理恰当的条件下,实现对案件的查处。另外,还可以加大社会监管的力度,利用社会群众的监督资源,对企业中的不合法现象进行举报和信息反馈,使企业处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监督之下。
3.强化纪检监察的权威性地位
国有企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命脉有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为此,要强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氛围,可以利用手机APP、电子政务平台等,不断拓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和重点,较好地增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有效地管理好国有企业。
4.全面强化国有企业党的纪律建设
要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的“四项教育”,通过先进典型专题教育、法纪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等不同内容,将纪律转化为企业全体员工的日常习惯和自觉依循,增强对国有企业全体员工的震慑力。要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监督管理,采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谈话函询、纪律处分等不同形式,做好执纪审查工作,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还要强化日常监督执纪,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有效的日常监督执纪,规范权力的运行。同时,要不断巩固和深化防治腐败工作成果,建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体系,将权力圈在制度的笼子之中。另外,还要监督用人管理,要加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检查,尤其关注干部提拔、员工招聘、薪酬绩效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另外,要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于国有企业职工群众反映的监督诉求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尤其是拖欠职工工资、侵害职工群众利益的案件,必须坚决整治和处理,较好地维护国有企业职工的合法利益,保证国有企业内部群体的和谐与稳定。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并不仅仅限于反腐败方面,它在更多时候担负的是“安全卫士”角色,防止“外邪”入侵、堵塞自身漏洞,进而维护企业经营发展的安全稳定。因此,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是助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各级干部职工都应当重视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工作人员更应该通过旗帜鲜明、客观真实、深入细致的纪检监察工作,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标准规范,管理决策依法合规,不断提高管理效益、提升决策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彪.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7(1):55-58.
[2]耿华.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53-154.
[3]王彩文.浅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8-1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人民日报,2017,25(312):5.
论文作者:杨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国有企业论文; 纪检监察论文; 纪检监察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权力论文; 员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