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口服固体制剂;缓控释技术;应用
一、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优势和特点
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优点:①起效时间并不比常规制剂慢,且作用时间延长。②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明显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③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④因延长药物释放,故而降低吸收速率,达到药物吸收的最佳效果。经济方面,虽然制剂成本提高,但因为减少了服药剂量,实际上更经济实惠。
缓释制剂是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持续作用的制剂,其中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的过程。控释制剂是指药物能在较长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广义上讲,控释制剂是指包括控制释放药物的速度,方向和时间的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试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狭义的控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速度释放的制剂。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
二、制备口服缓释制剂的常用技术
可以用多种制剂技术制备口服缓释制剂,目前常用的有膜包衣技术、骨架技术和渗透泵技术。
(一)膜包衣技术
膜包衣技术是常用的缓释制剂制备技术之一,片剂、颗粒、小丸甚至药物粉末均可包衣。膜包衣技术通过包衣膜控制药物扩散到胃肠液的速度,控制和调节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物性质、包衣材料的种类、衣膜的组成、包衣厚度和包衣工艺等是决定制剂缓释效果的主要因素。缓控释用包衣材料一般为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渗透型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等。除包衣材料外,包衣液处方中一般还包括溶剂(分散介质)、增塑剂、致孔剂、抗粘剂、着色剂、稳定剂等其他辅料,应根据包衣材料的特点进行筛选,以获得合适的渗透性和机械性能。
(二)骨架技术
骨架技术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技术等制成片状、小粒或其他形式的制剂,常用的是骨架片。根据骨架材料的不同,一般分为亲水凝胶骨架、生物溶蚀性骨架和不溶性骨架。其中,亲水凝胶骨架和生物溶蚀性骨架同属于溶蚀性骨架。亲水凝胶骨架片的特点是骨架材料遇水或胃肠液后膨胀,形成凝胶屏障而控制药物的释放,其机制包括控制药物通过凝胶层的扩散及凝胶的溶蚀。常用的骨架材料为不同规格的羟丙甲纤维素,其他如卡波姆、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也有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物溶蚀性骨架片的骨架材料为水不溶但可溶蚀的蜡质材料、胃溶或肠溶性材料等,药物释放是由于骨架材料的逐渐溶蚀。常用的骨架材料有氢化植物油、硬脂酸、巴西棕榈蜡、胃溶或肠溶丙烯酸树脂、肠溶性纤维素等。一般水溶性较大的药物可以制成溶蚀性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以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为骨架,如乙基纤维素、渗透性丙烯酸树脂等,胃肠液渗入骨架孔隙后,药物溶解并通过骨架中存在的极细孔径的通道,缓缓向外扩散而释放。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不同溶解或溶蚀性质的骨架材料达到缓释目的。膜包衣技术与骨架技术也可以结合使用。
(三)渗透泵技术
渗透泵技术是利用渗透压差为驱动力并结合半透膜控制药物释放的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渗透泵片。渗透泵片由药物、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并用半透膜材料进行包衣,包衣膜上有释药孔。常用的半透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类等。渗透压活性物质常用盐类、糖类,如氯化钠、蔗糖等。推动剂常为可溶胀物质,如聚氧乙烯、羟丙甲纤维素等。服用后,胃肠液通过半透膜进入片内,药物溶解后,依靠片剂内外的渗透压差及推动剂的作用,通过释药孔(激光打孔或微孔)均匀恒速地释放。
(四)其他技术
除以上较为常见的口服缓释制剂制备技术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基于胃内滞留技术、生物黏附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开发的缓释制剂。在口服缓释制剂具体品种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药物的特点、可采用的辅料、制剂设备等情况,选择确定或研究建立适当的制备技术。
三、临床用药注意事项分析
先进的缓释、控释技术不但确保了稳定的体内血药浓度,而且使药物的释放更加具有可预见性和个体差异协调性。但临床医师在应用时有些问题应予以注意:①要充分考虑疼痛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到个体化个性化的用药,即选择最合理的治疗用药、用足剂量、按时给药、应定期评价调整用量、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避免加重合并症和发生不良反应。②此类制剂一般起效缓慢。不适合应用于急救领域,并且使用过程要注意可能发生的药物突然释放。③缓释、控释制剂与常规制剂之间转换时要注意用药剂量。④应提醒患者服用任何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要整个吞服,患者用药期间忌饮酒,不宜进食脂肪性食物;腹泻时不宜使用缓释、控释制剂;大便中排除完整的骨架片是正常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制药研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新型药物剂型正在朝着稳定储藏、纳米微粒、控时缓释方向进展,以便更好地控制药量、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毒副作用。缓释制剂的释放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自身的特点(溶解度、晶型、粒径、剂量等),辅料(种类、用量等),制剂生产工艺过程等,故释放度检查方法应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能够区分由于生产中关键参数改变(如控制释放行为的关键辅料的用量改变等)而可能显著影响体内释放及生物利用度的不同产品。
【参考文献】
[1]王立,刘华石,张文君,梁爽.包衣技术在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J].药学研究,2017,36(02):108-110.
[2]齐晓丹,马志鹏,宋益民.口服缓控释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26(16):2281-2284.
[3]高春生.膜控微丸:口服缓控释固体制剂新兴产业方向[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41(06):611-616.
论文作者:祁建洲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制剂论文; 骨架论文; 包衣论文; 药物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渗透压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