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盟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0)03-0001-09
20世纪80年代起,当代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迅速兴起,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开始从事国际竞争力研究。到80年代后期,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正式公布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东盟4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一开始就被纳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随后菲律宾、越南、柬埔寨也加入这一评价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取得较快的进展。①本文拟运用和借鉴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评价体系,以东盟的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为重点,对东盟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探索全球化进程中东盟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东盟国际竞争力的演进
自1967年8月8日东盟宣告成立以来,东盟组织不断扩大,区域整合进程加速,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目前,东盟已发展成为涵盖10个国家、拥有国土面积443.6万平方公里、人口5.9亿、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5万亿美元的区域性组织。伴随着东盟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的国家竞争力出现较大的波动。近十多年,在著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公布的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中,新加坡一直名列前茅,马来西亚、泰国曾有较好的表现,菲律宾、印尼、越南和柬埔寨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落后。
从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每年公布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看,东盟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差距比较大,大致可以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最强,基本保持了国际竞争力的领先地位;第二层次,马来西亚、泰国的国际竞争力上升较快,但其国际竞争力的波动也大;第三层次,菲律宾、印尼的国际竞争力较为落后;第四层次,越南、柬埔寨的国际竞争力最弱;文莱、老挝和缅甸仍未进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中。在IMD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自1994年起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02年,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排名曾滑落到第八名。2003年以后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排名趋于上升,2007-2008年再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居第三位,2010年跃居第一位;在WEF全球竞争力排名中,1996-1999年新加坡一直名列首位,2000-2002年分别跌至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七位,2003年升至第六位,2004年退居第七位,2005年和2006年分别升至第六位和第五位,2007年退至第七位,2008年升至第五位,2009年跃居第三位。亚洲金融危机前,马来西亚、泰国的国际竞争力表现较佳,马来西亚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曾连续数年超越韩国,但金融危机后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迄今,马来西亚国际竞争力和泰国的排名有所上升。尽管印尼和菲律宾国际竞争力水平较低,但在90年代上半期两国的竞争力均有所提高。金融危机后,印尼和菲律宾的国际竞争力出现了持续下降。在IMD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中,印尼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从1995年的第三十四位降至2010年的第三十五位,菲律宾从1996年的第三十一位降至2010年的第三十九位;在2009年WEF全球竞争力世界排名中,马来西亚名列第二十四位,泰国名列第三十六位,印尼名列第五十四位,越南名列第七十五位,菲律宾名列第八十七位,柬埔寨名列第一百一十位(见表1)。
从IMD东盟5国国际竞争力四大要素的动态变化看,各国的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等四大要素竞争力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动。2001-2009年期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四大要素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菲律宾、印尼的四大要素竞争力则呈现下降的趋势。2009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四大要素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分别是:经济运行(第八位、第九位、第十四位),政府效率(第一位、第十九位、第十七位),企业效率(第四位、第十三位、第二十五位),基础设施(第八位、第二十六位、第四十二位);菲律宾、印尼的四大要素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分别是:经济运行(第四十一位、第五十一位),政府效率(第三十三位、第四十二位),企业效率(第三十八位、第三十二位),基础设施(第五十五位、第五十六位)。再从各国四大要素国际竞争力的子要素的动态变化看,在经济运行方面,各国的国内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子要素竞争力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除新加坡外,其余4国的国际投资竞争力均下降,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就业竞争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菲律宾、新加坡的价格竞争力有所上升;在政府效率方面,印尼、泰国的公共财政竞争力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除泰国、印尼外,其余3国的税收政策竞争力都下降,新加坡的组织机构竞争力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泰国、马来西亚的组织机构竞争力有较大提高,新加坡的企业法规竞争力上升至世界第二位,新加坡、菲律宾的社会结构竞争力较强;在企业效率方面,除新加坡外,其余4国的生产效率均出现大幅下降,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劳动市场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各国的金融竞争力均告下降,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企业管理竞争力有所上升;在基础设施方面,新加坡和泰国的基本基础设施竞争力有所提高,除印尼外,其余4国的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各国的科学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基础设施竞争力均大幅下降。[1]
二、东盟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东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各国特定产业与国外同类产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东盟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在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起步;在面向出口工业化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迅速发展;在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并未建立;在第二次面向出口工业化阶段,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
(一)东盟的工业竞争力
一般说,一国的产业竞争力以工业竞争力为基础,而工业竞争力又集中体现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颁布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CIP),对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排序。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CIP),主要由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制成品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等6项指标构成。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颁布的1980-2005年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CIP),新加坡高居全球工业竞争力排名的前列,马来西亚从第四十位跻身第十六位,泰国从第四十七位跃居第二十五位,菲律宾从第四十二位升至第三十位,印尼从第七十五位进到第四十二位(见表2)。其中,各国在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制成品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等6项指标的世界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东盟5国工业竞争力指数的6项构成指标看,除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外,各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成品占总出口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制成品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均有较快的提高(见表3)。
(二)东盟在世界出口贸易的地位
随着东盟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的出口竞争力得以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东盟在世界货物和服务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提升。进入90年代,东盟国家相继被列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的前50位和世界服务出口贸易的前40位。2007年,东盟国家货物的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6%,服务的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5.2%。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在2007年世界货物出口贸易的排名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分别列入第十四、十九、二十五、三十二、四十八、五十位;如果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分别列入第九、十三、十七、二十一、三十二、三十四位。在2007年世界服务出口贸易的排名中,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分别列入第十四、二十七、三十位;如果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分别列入第七、十五、十七、二十七、三十四位。
在东盟的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有多种商品列入世界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前15位。2007年,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分别列为世界第七、九、十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占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5.9%。在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分别列为世界第七、十二、十三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占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的4.9%。其中,新、马、菲、泰分别是世界办公和通讯设备的第五、八、十二、十三大出口国,占世界办公和通讯设备出口贸易额的11.9%;新、马、菲、泰分别是世界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的第一、九、十、十一大出口国,占世界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出口贸易额的30.2%;新、泰是世界化工产品的第八、十四大出口国,占世界化工产品出口贸易额的3.1%;泰国是世界汽车的第十大出口国,占世界汽车出口贸易额的1.1%;新加坡是世界医药产品的第四大出口国,占世界医药产品出口贸易额的1.7%;印尼、泰国是世界纺织品的第十二、十三大出口国,占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的2.5%;越南、印尼、泰国分别是世界成衣的第七、八、十一大出口国,占世界成衣出口贸易额的5%。[2]
(三)东盟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东盟5国各类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出现较大的变化,印尼仍保持了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印尼、泰国在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东盟4国(除印尼外)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逐步增强。
1996-2006年,东盟5国的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②的变化,反映了各国出口制成品结构竞争力的演变。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化学制成品及有关制品领域,新加坡的出口竞争优势迅速提高,而其他国家均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状态;在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领域,除新加坡外,东盟其他国家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在机械及运输设备领域,各国该类产品的TC指数在趋于上升,表明东盟5国的该类产品已逐渐从竞争劣势向竞争优势演进(见表4)。
商品指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商品指杂项制成品。
资料来源:根据http://www.unetad.org数据计算编制。
在东盟5国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和通讯设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医药、钢铁、纺织品、服装、汽车等行业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稳定的处于比较优势的产业。例如,印尼的办公和通讯设备、纺织品和服装业;马来西亚的办公和通讯设备、服装业;菲律宾的办公设备、服装业;泰国的办公和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等。(2)处于由比较优势向比较劣势递减转换的产业。例如,菲律宾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新加坡的通讯设备。(3)处于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递增转换的产业。例如,印尼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马来西亚的化学品、菲律宾的办公和通讯设备、新加坡的医药和集成电路,以及泰国的汽车工业等。(4)长期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例如,印尼的钢铁、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医药、汽车;马来西亚的钢铁、汽车、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医药业;菲律宾的纺织、医药和钢铁业;新加坡的钢铁、纺织、服装、汽车;泰国的钢铁、医药、集成电路等。(见表5)
(四)东盟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一般说,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国某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在美、日、欧三大市场上,东盟的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燃料产品在日本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工业制成品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尤其是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高。[3]
在美国市场,东盟的农产品在美国农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9.8%,仅次于加拿大(24.9%)、欧盟(18.3%)、墨西哥(11%)。东盟的工业制成品在美国制成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6.8%,仅次于中国(23.2%)、欧盟(20.8%)、加拿大(12.3%)、墨西哥(10.9%)和日本(10.1%)。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产品在美国此类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8%,仅次于中国(39.5%);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产品在美国此类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30.7%,高居首位;纺织品在美国纺织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2.8%,次于中国(31.8%)、欧盟(13.5%)、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巴基斯坦、韩国;成衣在美国成衣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7.2%,仅次于中国(33.6%)。
在日本市场,东盟的农产品在日本农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2.6%,仅次于美国(24.9%)、中国(12.8%)。印尼、马来西亚的燃料在日本燃料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1%,仅次于沙特阿拉伯(20.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8.5%)。东盟的工业制成品在日本制成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9.2%,仅次于中国(35.7%)、欧盟(17.2%)、美国(15.8%)。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产品在日本此类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9.9%,仅次于中国(38.9%);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产品在日本此类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21.1%,仅次于中国台湾(26.3%);纺织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3%,仅次于中国(54.6%);成衣进口的总体比重为6.2%,仅次于中国(82.5%)、欧盟(6.9%)。
在欧盟市场,东盟的农产品在欧盟农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2.6%,仅次于欧盟区内(71.7%)、巴西(3.7%)、美国(2.7%)。东盟的工业制成品在欧盟制成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2.3%,仅次于欧盟区内(70.5%)、中国(7.5%)、美国(5.1%)、日本(2.6%)。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产品在欧盟此类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6.6%,仅次于欧盟区内(53.7%)、中国(18.5%);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产品在欧盟此类产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3.5%,仅次于欧盟区内(51%);纺织品进口的总体比重为1.6%,次于欧盟区内(67.6%)、中国(8.8%)、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成衣进口的总体比重为4.1%,次于欧盟区内(48.3%)、中国(19.8%)、土耳其。
三、东盟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东盟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竞争力,它是东盟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各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由企业的资本规模、经营方式、公司治理和创新能力等要素构成,资本规模和经营方式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而公司治理和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东盟国内企业的总体规模较小,产业技术落后,研发能力薄弱,劳动生产率不高,企业管理水平滞后,跨国化程度普遍较低,因而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
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每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上榜的东盟5国企业寥寥无几。1997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三百八十五位。2001年,新加坡伟创力国际公司(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首次跃居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四百二十五位。2004年,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四百五十六位。到2008年,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的东盟企业仍为3家。其中,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以营业收入662.18亿美元排名第九十五位,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以营业收入511.92亿美元排名第一百三十五位,新加坡伟创力国际公司以营业收入275.58亿美元排名第二百九十二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东盟国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步伐明显落后。1995-2008年,韩国进入世界级的企业由8家增至15家,中国由3家增至25家,印度由1家增至7家,墨西哥由1家增至5家。东盟国家之所以难以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经济规模较小,基础工业发展较慢,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未形成,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未能实现规模经济。
东盟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其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制度性因素。东盟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即东盟5国典型的家族治理模式,而越南则属于国有企业型的治理模式。前者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家族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对外部投资者依赖性弱,血缘和股权双重纽带激励,以及政企关系密切等。从东盟5国上市公司的持股结构看,各国的家族持股比例均较高。在各国上市公司的持股结构中,印尼的家族持股比例为72%,马来西亚为67%,菲律宾为45%,新加坡为55%,泰国为62%。[4]同时,家族企业控股的集中度较高。为了增强对企业的控制权,家族主要采取了发行不同类型投票权的股票、交叉持股(cross-holdings)和金字塔式控股(pyramids with ultimate owners)的方式。在各国上市公司的家族企业增加控股方式中,以金字塔式控股为主,交叉持股比例较小。据统计,印尼的金字塔式家族控股比例占66.9%,马来西亚占39.3%,菲律宾占40.2%,新加坡占55%,泰国占12.7%。[5]东盟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而所有权与经营权也相对集中。大多数企业在家族成员实行家族控股的同时,还掌握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总体上,东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系统尚未形成。其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产业技术高度依赖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本国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印尼企业资助的生产性研究与开发(R&D)占GNP比重0.08%,马来西亚为0.17%,菲律宾为0.01%,新加坡为0.69%,泰国为0.01%。[6]另一方面,东盟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大部分来自于当地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西方跨国公司在当地的技术研发活动,成为各国企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新加坡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的75%来自外国跨国公司,马来西亚则有50%来自外国跨国公司。[7][8]各国新兴产业的主体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大多数企业以加工、装配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为主,因而企业很少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在各国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数中,以当地非居民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为主,而当地居民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仅占较小的比重。尽管新加坡是东盟各国中拥有知识产权专利最多的国家,但这些知识产权专利大部分来自外国跨国公司的专利或外国与当地发明者的合作项目。
尽管近年来东盟企业加快了跨国经营的步伐,但大多数企业的跨国化程度普遍较低,也显示出这些国家仍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1993-2007年进入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非金融跨国公司的东盟国家企业从9家降至6家。其中,新加坡企业从3家增至4家,马来西亚从4家降至2家。2007年,进入发展中国家最大100家非金融跨国公司的东盟国家企业有13家。其中,新加坡企业为8家,马来西亚为4家,菲律宾1家,而其他国家则没有上榜企业。[9]
四、结论
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和获得的利益。作为参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东盟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新的格局变化。
伴随着东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的国家竞争力出现了较大变化。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的国家竞争力再居世界前列,马来西亚、泰国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其他国家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在新的国际分工条件下,东盟的主要国家已从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或转口国转变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工业制成品生产与出口国。虽然各国拥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同时各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优势迅速增强,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办公和通讯设备已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仍然是东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但它的作用又在减弱,更多的产业越来越依赖于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而这一竞争优势愈益以跨国公司在该区域整合资源的能力为基础;在经济开放度高的条件下,东盟的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但各国的国内企业竞争力并未相应得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东盟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来自外国跨国公司的贡献率较高,而东盟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却相对要慢。
总之,东盟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后发优势,各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制度安排等的比较优势以及外国资本与技术的支持形成了其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这些国家经济存在着结构性和制度性的障碍又制约了其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东盟国家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收稿日期:2010-08-23
注释:
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东盟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迅速发展。目前,各国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东盟秘书处的研究报告、各国政府的竞争力报告、学术机构的竞争力排名以及学者的竞争力研究著作等。例如,1998年11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新加坡竞争力报告书》。2001年,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发表了《东盟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报告。2003年,东盟秘书处发表了《通过科技进步构建竞争力》的研究报告。2004年4月,新加坡政策研究院推出了“东盟竞争力排名指数”。2006年8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新加坡政策研究院发布了《2005年亚洲75个经济体竞争力排名指数报告》。
②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arative Index,TC),是指一国在某产业上的贸易顺差(逆差)占该国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它是衡量某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表达式为:TC[,i]=(X[,i]-M[,i])/(X[,i]+M[,i])。其中,X[,i]表示某年度某国在第i类产品中的出口额,M[,i]表示同期该国在第i类产品中的进口额。当竞争指数大于0,表明该产业贸易顺差;当竞争指数小于0,表明该产业贸易逆差;当竞争指数愈接近于1,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愈强;当竞争指数愈接近于-1,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