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地铁隧道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地铁隧道建设中采用盾构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建设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还存很多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更好的保证地铁隧道建设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1、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的特点
1.1安全性较高
盾构法施工现场一般为地下,使整个施工过程不受地面条件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布置。盾构法不同于其他城市建设项目,它受地面交通、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大,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可以避免这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进度。
1.2工作效率较高
随着盾构施工技术本身的进步,盾构施工中使用的各种工程机械的先进性越来越高。这些机械设备的应用使盾构法能够一次性完成,从而更好的确保开挖、支护、出土、衬砌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整体建设速度。
1.3经济性更佳
不同城市的地质条件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何种地质条件,盾构法施工技术都有很好的适用性。它是一种性价比高的城市隧道施工技术,值得在城市地铁施工运营中推广应用。
2、地铁盾构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2.1设计原因
方案设计时部分设计人员不按照设计标准,或工作敷衍,造成地铁设计方案中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指标不能达到规范要求,也不能达成指导施工作业的目的,也会对具体施工产生影响。
2.2施工原因
地铁施工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场施工问题。具体表现为,施工场地中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技术规范与要求,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做好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工作,监督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施工时存在忽略技术环节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
3、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
3.1加强地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工作
从地铁建设项目的施工实际情况来看,工程施工整体空间较小,导致施工人员交叉施工较多,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例如,在楼梯位置以及预留洞口处,需要布设安全防护网和围栏等设施;要在施工出口位置设置安全防护棚,高度要高于1.2m;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需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性设备,高空作业时需要固定安全带,避免高空坠物。
3.2提高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度
地铁建设项目中应用盾构技术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精确测量工作。由于隧道工程周边基坑长期处于持续性挖土状态,通过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不能全面地掌握地铁隧道发展情况。因此,应在开挖过程中采取自动化监测技术,全面掌握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了解隧道工程结构是否存在变形等问题。
3.3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目前,大多数隧道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方法。土压平衡盾构的主要施工原理是充分利用前刀头,将土从前方土体切割成刀头后方的密闭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好平衡过程,以减少土层上的盾构物,防止地层下沉现象。因此,在进行盾构施工时,必须合理选择盾构机,以便有效地控制沉降的发生。由于注浆对地面沉降也有影响,因此有必要在盾构施工中加强注浆控制,包括注浆速度、搅拌比、注浆量等,以防止地层变形。土地的沉降主要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地质条件方面,为了有效地掌握上述情况,有必要进行实测来判断土壤的性质、上覆土层厚度、地下水变化等,防止地层变形。
3.4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防水工程是整个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需要重点加强控制,从以下方面进行:(1)同步注浆质量控制。填充盾尾间隙是地铁隧道的第一道防水线路,因此必须保证实心灌浆,以提高其抗渗性,防止渗漏。(2)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在管片接头处粘贴防水条带是隧道防水最重要的防线,采用具有质量保证体系的厂家生产的防水条带等防水材料,可有效保证地铁隧道的防水质量。同时,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检验,及时抽样检验,确定拒绝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防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3)控制盾构错台。1)推进过程中,盾构机实际轨迹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沿设计轴线前进,纠偏须按照“勤纠、缓纠”的原则进行,避免出现盾构机姿态变化幅度过大,每一环的纠偏量控制在5mm以内,同时合理分配油压;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盾构机轴线、管片轴线与设计轴线的相互关系,在曲线段掘进过程中需要拼装转弯环时要提前慎重选择合理的管片类型及合理的拼装点位;当盾尾间隙偏小时,及时调整盾尾间隙,待间隙均匀分配再缓慢调整盾构姿态,盾构姿态调整与纠偏需遵循以盾尾间隙控制为主,趋势控制为次,线性控制为辅的原则。2)管片拼装前必须把盾尾拼装区域清理干净,管片拼装应遵循由下至上、左右交叉、最后封顶的原则,并控制管片拼装的椭圆度,椭圆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应用整圆器及时整圆;避免出现内翻、外翻现象;管片脱出盾尾前后要对管片螺栓及时复紧(4)盾构隧道渗漏和管片破损。1)管片修补措施。盾构管片拼装过程中由于拼装失误管片出现破损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管片边角处。管片修补应遵循以下标准:当管片表面出现缺棱掉角、混凝土剥落、大于 0.2mm 宽的裂缝或贯穿性裂缝等缺陷时,必须进行修补;管片修补时,应分析管片破损原因及程度,制定修补方案;修补材料强度不应低于管片强度。2)错台过量“植筋—钢板”加固补救措施。在隧道推进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某一环管片错台量过大的情况。为了防止后期运营过程中错台量继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该类错台量较大的管片进行一定的加固措施。目前实际工程中采用的主要为“植筋-钢板”加固方法。具体施工方法为“植筋+钢板”加固,施工流程如下:①对出现错台量较大处的相邻管片打入植筋,植筋应与管片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管片出现局部开裂和掉块。②将钢板沿接缝方向依次焊接到植筋上,在管片内侧形成一道保护层,组织管片错台量继续发展。3)渗漏水治理措施。根据《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隧道的渗漏水量应控制在设计的防水等级要求范围内且衬砌接缝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现象。检验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和渗漏水量测。实际过程,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渗漏区域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由于盾构隧道过程中以接缝漏水和手孔渗漏水较为常见,故在此对该部分的渗漏水提出治理措施。根据相应规范以及国内其他工程的经验,盾构法隧道接缝和手孔渗漏的治理可采取注浆止水、壁后注浆、快速封堵或嵌填密封等措施。
3.5做好场地环境管理
施工现场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合理的场地设计和完善的场地管理对保证施工秩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具有重要意义。现场管理应该是多个部门联合维护的结果,其中监理部门是最负责的。因此,要通过监督和控制,形成完善的责任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稳定进行,同时认真落实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由相关人员负责。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保证施工项目各项目施工的每一步。
总之,地铁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很多施工都属于特殊环境,过程非常复杂,在地铁建设中盾构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其对于整体建设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做好质量控制,从而更好的确保地铁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嘉健.地铁盾构施工穿越江河溶洞安全风险控制探讨[J].居舍,2017(35):147+179.
[2]梁东.地铁盾构机施工技术及过站方法[J].四川水泥,2017(11):242.
[3]闫博.地铁盾构穿越建筑物沉降控制措施[J].工业设计,2017(10):139-140.
论文作者:曾瑞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盾构论文; 管片论文; 隧道论文; 地铁论文; 过程中论文; 措施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