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公路施工班组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工艺工法的最终实施单位,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为加强和规范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管理,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的特征,从管理机制、培训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炼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存在的问题,针对未来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向信息化、职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要求,从班组管理体系、班组运行机制和工人职业保障三方面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思路与对策,对促进和推动高速公路施工班组标准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班组管理;运行机制
高速公路施工班组是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最小组织单位,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工艺工法的最终实施单位,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近年来,施工企业用工组织方式不断变化,大部分施工企业通过专业分包和劳务合作的方式组织施工,农村劳动力逐渐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以农民工为主的施工班组职业技能较低,安全素养较差,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施工产业工人队伍的形成,制约了施工班组的专业化、标准化进程,以及高速公路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因此,加强以一线工人为主体的施工班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改革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强化高速公路项目基础管理,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是防止“三违”行为,减少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不断降低事故总量,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的源头性举措。
1.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特征分析
与工矿商贸企业的班组相比,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具有以下特征:
(1)作业场所不固定
与工矿商贸企业的车间作业不同,高速公路工程穿山越水,呈线状展开,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的作业也沿线性分布推进,是“流动的车间”,作业场所不固定,作业环境变化,质量安全风险控制难度大。且班组人员长期野外露天作业,条件艰苦。
(2)作业时间不固定
与工矿商贸企业的定时定量生产不同,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的生产计划需动态调整,往往短时间内需调度大量班组进行密集作业,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大、中型桥梁、隧道和高填深挖路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等控制性工程。
(3)作业程序不固定
与车间作业机械化程度高,作业程序相对固定不同,高速公路施工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程度相对较低,高速公路施工工序多,工法多,同一类型的结构物工序工法因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因素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施工难度大,质量安全管理风险大。
(4)作业人员不固定
与工矿商贸企业的班组相比,高速公路施工班组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临时招工、用工现象多,稳定型班组不多,作业人员不固定。
2. 高速公路施工班组问题分析
由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的特征分析可知,相对工矿商贸企业班组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培训教育不到位和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致使其发展明显滞后于当前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
(1)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从高速公路施工总承包企业到专业分包、劳务企业,对班组管理的责任分工不明确,从上至下没有形成系统的班组管理机制。劳务企业对班组重使用轻建设,临时招工现象普遍,“空壳化”问题严重。
(2)培训教育不到位,职业技能低
由于流动性较大,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的工人技能培训不受企业重视,安全培训效果较差,技能水平提升缓慢,安全意识普遍不高。现有高速公路施工班组人员持有技能等级证书的工人所占比例较低,职业化、产业化工人队伍尚未形成,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
(3)社会保障不到位,人员不稳定
调查显示,高速公路施工班组人员平均年龄接近40岁,年龄普遍偏大,且存在断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人社会保障不到位。当前劳务企业的骨干人员均建立了“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障制度,而长期在高速公路施工行业工作的人员尚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造成施工班组人员不稳定,直接影响班组建设和职业化产业化工人队伍的发展。
3.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已“进入新时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同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由此可见,未来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将向信息化、职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施工班组管理的基础信息采集实时化、系统化。在市场监管、项目建设、施工班组等各个层面建立有序的信息采集、信息辨识、多向交互和信息共享机制,为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能力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
通过职业化步伐的推进,积极引导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管理规范化、技能培训专业化、施工作业标准化,为高速公路施工劳动力市场提供丰富的源泉。
4.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思路与对策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总量大,点多面广,质量安全管理压力巨大,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规范施工班组管理,着力解决质量、安全、进度“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
(1)完善工人职业保障政策,为班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①加快培养职业化产业化工人队伍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速公路施工专业人才。健全高速公路施工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公路施工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发展一批高速公路施工工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高速公路施工工人技能评价。通过制定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发布技能等级和人工成本信息等方式,引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关键技术岗位倾斜。
②完善工人社会保障。
建立与公路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方式,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
(2)建立班组管理体系,为班组建设提供管理支撑
①建立班组管理责任体系
为解决班组管理责任不清问题,建立建设单位引导、协调,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负责,专业分包、劳务合作等单位具体实施的班组建设责任体系,制定各单位班组管理行为规范,为班组建设提供管理支撑。
②推行劳务用工实名管理
推行全员实名登记,建立工人基本信息、培训教育、工资支付、行为评价动态电子档案。制定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和工种类别,推行班组组建制度,让每一个班组拥有独立身份,独立命名,并纳入实名制系统进行进退场登记、信用评价管理。
③建立班组长任用、培养机制
建立班组长任职考核制度,制定各分项工程班组长考核题库,采取书面考试和现场实操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班组长任职考核,并在施工过程对班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班组长施工质量、技术、进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④提升班组专业技能素质
将“民工夜校”提升为“工人学校”,集中开展8个学时的进场教育。明确“工人学校”硬件配置标准、组织机构和日常教学管理要求,按工种制定高速公路施工培训视频教材,分工种开展培训。优化培训课程设置,强化技能培训比重。优化培训方式,在“工人学校”设置实操训练场地,重点开展临时用电、焊接、钢筋绑扎、小型机具、机械使用、劳动防护使用、灭火器材、应急救援等实操训练。
(3)建立班组运作机制,实现班组自我管理
①建立班组日循环运作机制
建立班组日循环运作机制,实施班前讲话、班中监督、班后总结制度。在班前讲话中实施班前危险预知,当天只讲当天事,班组人员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确保按规程作业,使班前危险预知成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②推进施工班组信用建设
探索建立施工班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以班组长姓名和作业内容为标识的班组命名规则,依托实名制系统,开展班组退场评价,实现信息共享。依托行业协会,定期公布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评价结果,逐步建立专业分包、劳务企业信用评价系统。
③完善施工班组激励导向机制
在优质优价费用(建安费的2.5%)中提取班组建设奖励资金(建安费的0.3%),用于开展“优秀工人”、“优秀班组”、“卓越班组”、“金牌班组”评价奖励。积极推动班组文化建设,推广优秀班组经验,促进班组管理的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
5.结语
作为高速公路施工作业的最小组织单位,施工班组的水平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本文基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与工矿商贸企业的班组对比,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班组的特征,从管理机制、培训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未来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向信息化、职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趋势,从班组管理体系、班组运行机制和工人职业保障三方面探索了产业化、职业化工人队伍的培养途径,对促进和推动高速公路施工班组标准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毕强.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继电班组精细化管理研究[J].吉林大学,2013 (2):18-21
[2]刘温泉.浅议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5):3-6
[3]严海.班组精细化管理在发电企业的应用[J].中国经贸导刊, 2016 (08) :43-44.
项目编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广东省重大公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与方法研究,科技-2016-03-004
广东省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防护标准化研究,HQA1-SJ-3302A
论文作者:张东旭,潘凤明,肖殿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班组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作业论文; 工人论文; 班组长论文; 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