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讨论,患者均MRI和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治结果做比较。结果: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接受MRI和CT检查,CT检查阳性率为83.82%(57/68)低于MRI检查阳性率98.53%(67/6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MRI和CT检查椎间盘突出征象状况,CT检查钙化率、椎间盘积气率高于MRI,MRI检查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等方面,检出率高于CT方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后认为,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可考虑采用MRI方式,其准确率更高,但MRI与CT均各自具有一定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确定检查方式。
【关键字】CT;MRI;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较为常见,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突出髓核刺激到马尾神经、神经根而主要表现为疼痛的一种综合征[1]。现临床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式手术,首选检查方式为CT,虽此方式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误诊率稍大。随着医学界影像学技术逐步改进,MRI在腰椎间盘突出检查中得到应用,但存在检查费用高的缺陷。为进一步证实CT与MRI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共纳入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讨论,68例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和CT检查,包含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23-75岁,平均为(53.4±2.1)岁,病程时间0.3年-5年,平均为(1.5±0.3)年。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接受手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②无手术禁忌症者;③病历资料齐全;④均为自愿接受此次检查诊治方式。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免疫功能、血液性疾病者;②言语沟通异常、精神异常者;③哺乳或妊娠者;④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CT或MRI检查。CT方式:仰卧,摄取定位图像,层距1mm,层厚3mm,在定位图上确定扫描线,逐步扫描椎间盘(腰1/2、2/3、3/4、4/5、腰5/骶1),并观察椎小关节、椎弓、椎体病变状况,以及腰椎间盘密度、形态、位置等。MRI方式:仰卧,头先进,包含T2WI、T1W1序列,T2WI:TE90ms,TR5 100ms,T1W1:TE 16ms,TR 500ms。观察其椎间盘脊髓和硬膜囊受压、椎间盘膨出状况,以及椎体形态、椎间盘信号、椎管各径线变化等状况。
1.3 指标判定
本研究中各患者影像学检查均由本院影像学科2名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负责,若意见分歧,则共同商讨确定。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接受MRI和CT检查,CT检查阳性率为83.82%(57/68)低于MRI检查阳性率98.53%(67/6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MRI和CT检查椎间盘突出征象状况,CT检查钙化率、椎间盘积气率高于MRI,MRI检查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等方面,检出率高于CT方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人体椎体主要靠韧带和椎间盘进行连接,骶椎弧度靠后、腰椎弧度靠前,腰骶椎交接位置遭受劳损和外力影响最大。所以,下腰部椎间盘发生病状的概率也更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因腰椎间盘损伤与退变,脊柱内外力发生紊乱[2],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腰脊神经根,进而引发腰腿疼痛。临床诊断此疾病,不仅需常规询问体征、症状,还需给予影像学检查,如CT检查、CTM、MRI、脊髓碘水造影、X光片等,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方式为CT、MRI,CT可将神经根、硬膜囊、突出物,以及合并征象显示出[3]。此外,CT方式虽具备较快的扫描速度,但存在放射性伤害,所以,临床在诊断检查时需重视此点。虽MRI方式扫描时间长,但无放射性,检查安全性相对较高。且陈明等学者[4]曾在研究中对比分析MRI与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效果,发现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准确性更高。此外,MRI方式可将纤维环破裂、突出髓核,以及与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关系、腰椎管狭窄等状况清楚显示出,用MRI全方位和多序列成像效果,可提升诊断准确性,且可将椎管内结构、椎间盘游离、椎间盘真空象更为直观的显示出。本研究中共纳入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其结果显示,MRI检出阳性率高于CT检查。也同时证实了MRI比CT更具优势。综上,分析后认为,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可考虑采用MRI方式,其准确率更高,但MRI与CT均各自具有一定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确定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永, 滕云.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9):1734-1736.
[2]王俊琴, 陈明安, 张海燕. MRI与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7):1343-1345.
[3] 辛欣, 刘新新.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MRI影像学疗效评价[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 ;13(9):6-8.
[4] 陈明, 王艳芹, 吕培敬. 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6):142-144.
论文作者:张海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椎间盘论文; 方式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状况论文; 脊髓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