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堂:开国“两会”的红色殿堂
○ 余 玮(北京)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鸣响了新中国巨轮驶向辉煌未来的第一声汽笛。
该模型指出“由于中间组织的回报受到没有合约承诺的直接交易的限制,所以只要中间组织的成本不超过大于直接交易的那部分收益P*-W*,中间组织就能够使买方和卖方的投资更有效率。”由此可见,无论在哪种制度下,地方政府这一级组织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但是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却使交易成本超过了P*-W*,提高了交易费用,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巨轮隆隆起航。
政协首届全体会议与首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怀仁堂,见证了从制定《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成到确定国名、国旗、国歌、国徽的全过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和人民民主制度建立的宣告,见证了中国人民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起步,见证了一件件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盛事。
怀仁堂的前身是仪銮殿,是中南海内主要建筑之一,位于丰泽园东北。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西太后慈禧命醇亲王奕譞在此处开始营造仪銮殿,费用主要由各地海关关税中提取,历时3年建成。此后,仪銮殿成为慈禧日常起居、休闲、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的场所,成为清朝实际权力中心。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仪銮殿被联军统帅、德国的瓦德西元帅占用,成为联军指挥部。1901年4月18日,因为瓦德西所雇中国厨师用火不当,仪銮殿起火被毁,导致一名德国人丧生——但也有指责此火为德国人所为者。1902年,慈禧、光绪从西安回都北京后,耗资500余万两白银在原址重建该殿,重建的宫殿名为佛照楼。1908年,慈禧病逝于此。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封建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将此楼改名为怀仁堂,并在此会见外宾、接受元旦朝贺。袁世凯死后,灵堂设于此处。其后黎元洪、徐世昌也沿用怀仁堂。曹锟就任总统后,将怀仁堂改为眷属居住场所。北洋政府结束后,怀仁堂长期闲置,成为当时北平市政府举办集体婚礼的场所。
1949年北平刚一解放,筹备新政协的工作人员首批进驻中南海,参加筹备会第一件事情是修整会议召开地点中南海怀仁堂。怀仁堂是个大四合院,南面是大门,东、西、北三面各有5间房,没有会议厅怎么办?当时工作人员想了一个办法,在院子中间搭起了一个棚子,作为临时会议厅。
9月21日19时,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为新中国奠基的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当晚,怀仁堂门前,彩色气球上悬着墨绿色的飘带,门两侧彩旗迎风招展;会场之内上百盏宫灯、日光灯、水银灯交相辉映,使整个会场显得庄严瑰丽、光彩夺目;主席台的上方,悬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万岁”,主席台的后幕上悬着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会徽的两侧分别挂着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像,由于新的国旗还没有最后确定,两旁布置的是4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当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团成员步入会场时,全体代表一致起立鼓掌欢迎,热烈的掌声长达两分钟之久。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场地条件,工业建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与此同时,工业建筑设计是否合理对经营生产也有着决定性影响。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节能降耗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产业,建筑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工业建筑与普通的住宅建筑相比工艺流程更加复杂,不管是在结构规模上还是在环境质量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我国工业建筑节能设计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场
当毛泽东宣布大会开幕时,军乐队齐奏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时在场外鸣放礼炮54响。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达5分钟之久。
推进我国课程设计、教学与管理方法、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个人理财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产生对理财人才巨大需求的特殊情况下,个人理财规划的精品课程设计中,通过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个人理财规划精品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社会的职业要求,培养专业个人理财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教育里程碑意义。
周恩来代表政协筹备会报告了出席会议的各类代表名额和总人数,提出主席团名单和秘书长人选的建议,得到全场一致通过。
同日16时,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先通过了本次会议的议程。接着,会议进入第一项议程,听取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第一届政协会议结束后,全面规划改建怀仁堂的工作就很自然地被提到中央议事日程上来。1957年,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在回忆这件事时,说:“搞建筑我们是外行,当时中央对要把旧的怀仁堂改建成新中国第一个高规格的国家礼堂心里没底,但是我们有人才,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梁思成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曾是第一届政协会议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第一位特邀代表,后来怀仁堂改建工程的总设计师就是他。”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作出明确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界定为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一。十七大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纳入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之中,因此,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一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继续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同时,周恩来代表主席团提出了4个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周恩来的话音刚落,掌声如雷,响彻了整个会场,经久不息,以上4个议案被全体代表一致通过。遗憾的是,因没有确定国徽的式样,导致开国大典上未能使用。从这天开始,新华社播发新闻时将电头中的“北平”改为“北京”。
9月29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身处于福建教案漩涡中心的艾儒略,是继利玛窦之后,最为著名的耶稣会传教士,他在福建传教事业的成功不仅应当归功于耶稣会的“合儒”政策和其过人的学识及宗教献身精神,更应当功于福建官员和大量底层知识分子和教徒的支持[注]艾儒略在闽交往的人物达到200多人。林金水:《艾儒略与福建士大夫交游表》,《中外关系史论丛》1996年第5辑,第182—203页。。
9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怀仁堂举行闭幕会。会议选举产生由毛泽东等180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由63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针对以上缺陷提取算法的不足,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思想的多纸张缺陷一次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先分块、后合并”的思想,在图像预处理主流程中采用包围盒原理获取各个分块缺陷的外接矩形坐标,待预处理完一帧图像后,在图像缓存到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DRAM)阶段中的另一分支,对跨块的缺陷区域进行合并标记,对合成的缺陷外接矩形坐标进行更新。缺陷提取算法的主要处理过程在分支流程中完成,不需要消耗额外的主流程处理时间,且无需打断连续的数据流,大大地提高了硬件系统中缺陷提取算法的处理效率。
在热烈持久的掌声中,毛泽东走上主席台,宣布大会胜利闭幕。49名着新式军装的军乐队员,演奏起代国歌。
当天晚上,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胜利闭幕。
广义的社会调查方法包括抽样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类别。狭义的社会调查方法仅指抽样调查研究方法,“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2]抽样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重点和主线。大家其实很容易重视这种量化调查方法,因为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具有科学性,能带给我们启迪,并且真正有效、可行。
开国大典之后,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会场,中南海怀仁堂就交由政务院进行会场布置和管理,成为中央政府的礼堂,经常举行各种政治会议和文艺晚会。
目前,常规单动双管钻具在陆地钻心钻探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岩心采取率高,施工质量好。但对于破碎、易蚀等复杂地层,常规单动双管钻具往往难以达到取心要求[1,2]。破碎、易蚀地层种类多而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种取心钻具很难通用在所有破碎、易蚀等复杂地层上,比如松软泥砂地层。当然,也有针对松软地层研制的超前单动双管取心钻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所获岩心质量及采取率未能达到现场实际要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研制一种适应松软泥砂地层的取心钻具,解决该类地层岩心采取率低的难题,也为以后该类地层钻探取心工具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从1950年初开始动工至1951年底,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座万余平方米的新怀仁堂在旧址基础上顺利竣工。被修葺一新的怀仁堂高峻端庄、气势磅礴,铺满青绿色琉璃瓦的大屋顶坐势而起,在三开间的红门之上,一枚醒目的国徽高悬屋檐,将堂宇衬托得更加雄壮威严。
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人民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的提高,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议题,开始列入中共中央的议事日程。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尽快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人民日报》的社论明确将其定为“伟大任务”。
1954年9月15日15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他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当选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恐怕对于我们民族来说,也是第一次。”来自高山族的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田富达这样回忆。他还记得,一届全国人大的代表涵盖中国各个民族和阶层,各民族语言不同,大会主要为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代表配备了同声传译;对于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完全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代表,大会则为其配备了“一对一”翻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仅为少数民族代表服务的工作人员就有不少”。
这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团结统一的一次盛会。《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镐头,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对人民革命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有很多是各个民主党派、各个民主阶层的代表者,他们是六亿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达者。”
这次会议的代表总数为1226名,包括工人代表100名、农民代表63名、解放军代表60名、归国华侨代表30名、少数民族代表177名、妇女代表147名。
这个开幕词简短而有力,毛泽东以坚定的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的总任务,他说的每句话都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人的心坎里,代表们一次又一次地热烈鼓掌。开幕词结束后,乐队奏起庄严的国歌。接着,全场起立为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3分钟。
(3)技术措施制定更具针对性。井队层面考虑问题存在片面性,技术措施不准确或存在偏差。比如何时提高钻井液比重、控制失水等问题,一旦技术措施滞后或偏差,将直接导致井漏、井涌,出现掉块卡钻等问题。技术交底作为指导书明确了各个施工节点的施工技术措施,具有针对性。
会议一致选出了由97人组成的本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开幕式到15时20分结束。
毛泽东致开幕词,他以沉稳、缓慢的语调庄严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听了这充满着自豪、自信的声音,怀仁堂内又一次响起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代表眼里噙着激动而兴奋的泪花。
9月22日的全体会议有4个重要报告。在以后的几天里,围绕着这几个报告,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抒己见,民主协商,为筹建新中国出谋划策。
刘少奇的报告历时3个多小时,到19时25分结束。代表们对报告不断热烈鼓掌。各地群众在收音机前听了实况广播。
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杨海波回忆说:“第一届全国人大所有的大会都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一次开大会前,中央领导同全体代表一起在怀仁堂门前的草坪上合影。下午3点钟大会开始。一届人代会开会期间,代表们一般都乘大会专车到中南海怀仁堂开全体会。由于代表们坐的车都有标志,在路人知道车上坐的是自己选出来的人大代表,都会投来尊敬的目光;遇到车多的地方都会非常友好地主动给人大代表乘坐的车子让道。”
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部分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前合影
从9月16日到18日,代表们讨论宪法草案和刘少奇的报告。20日15时,举行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的结果:投票数共1197张,同意票1197张。这时,全场起立,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史称“五四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纪元。
这天下午的会议还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在次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5个法律草案都是由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并提交本次会议审议的,各代表小组对这几个法律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全体会上逐一宣读了法律草案的条文,并全部通过。
(5)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VR、AR等)进行培训,增强学员应急能力,面对各种天气与危险都要有不惧、理智的表现。
9月23日起,会议进入第三项议程——讨论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会议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选举,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的选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选举。
这一次选举及人民代表大会所产生的轰动,前所未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老舍,在他的文章里保留下了这份激情的记忆:“当我一拿到那张红色的选票,我的心差不多要跳了出来,我的手心出了汗。我不知道怎样才好了!我本要跳起来欢呼,可是喊不出;我的眼圈儿倒湿了。……轮到我去投票,我觉得出我的脸白了,眼圈更湿了!我愿多拿一会儿那张选票,热情地吻它。可是,我必须把它投入票箱里。我投了票,看看前后左右的人,他们的眼里也含着泪。”
9月28日15时30分继续开会,会议根据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名,通过了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的决定;根据时任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提名,通过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人选的决定。
(1)分体布置。这种布置形式湿式电除尘器与FGD的吸收塔相对独立,需要有额外的场地,可以采用卧式或立式结构,便于安装和运行维护,同时布置方式也更为灵活。
当日15时50分,毛泽东在闭幕会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经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时,全体代表起立,乐队奏起庄严的国歌。接着,全场热烈鼓掌和欢呼达5分钟之久,代表们以无限欢欣的心情,庆贺历时14天(中间休会2天)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结束。这次会议的整个进程,显示了我国政治的民主性质和全国人民在民主基础上的团结一致。怀仁堂又一次成为辉煌时刻的见证。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人提议要把怀仁堂改名为“中央礼堂”,理由是:破旧立新。此提议反映到周恩来、毛泽东那里后,得到的答复是:旧的怀仁堂早就被破掉了,现在是新的怀仁堂,我们在那里开了那么多会议,办了那么多事情,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选出了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什么还要改名呢?不改为好吧!
从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1959年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都没有自己的会议场所,每次开会都在中南海怀仁堂。1958年夏天,为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中央决定修建十大建筑。1959年9月24日,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落成。1960年3月30日下午,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从此,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代表会议的地点便改在了那里。
如今,每年春天如约而至的全国两会,已是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口,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刻度。出席全国人大会与政协会的代表委员,带着各自代表团或各界别群众的意志与诉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商国是。而怀仁堂成了“第二人民大会堂”,中央政治局的一些重要会议依旧在这里举行,这里也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场。集体学习渐渐成为中央咨询决策、凝聚共识的渠道,也向外界传达了国家未来发展动向的重要信号。(题图为怀仁堂外景)
(责任编辑:吴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