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姆雷特的爱与憎》论文_潘少玲

论《哈姆雷特的爱与憎》论文_潘少玲

潘少玲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白水小学 535400

【内容摘要】 《哈姆雷特》是一部历史悲剧,本文简述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爱与憎,反映理想与现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截然不同——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哈姆雷特》通过论述哈姆雷特强烈的爱憎,肯定人生,争取生活的幸福,争取全面的和谐。历史发展到现代, 要求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对待感情.

【关键词】 哈姆雷特;爱与憎;理想;现实;意识

我读《哈姆雷特》已经三年了,深切体会剧中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强烈的爱憎感情,理想与现实在生活中的破灭,我被这种感情深深地感动着。试想一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谁能如此“肆意”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一、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爱与憎却是人之常情。

莎士比亚并不是想把哈姆莱特塑造成一个真正的的复仇英雄,而是用古代题材表现当代人的思想和性格,并抒发自己的感情。目的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要照出“时代和社会”的“形象和印记”。(3) 这“形象和印记”难道不是我们心中的爱与憎吗?

在哈姆雷特生命的意义在经历了政治权利,家庭伦理,世俗爱情标准的反复衡量后,超越了个体存在的狭地,进入人类形而上的思想,层面和宗教信仰的玄思。沉思中远离此岸,显示生命哲学的气质。相比之下,篡位奸王克劳狄斯干练的国务政治才能,大臣波洛涅斯对远行儿子雷欧提斯的世俗忠告,奥菲莉亚沉默的爱情,这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身在与他物相比固然伟岸,但与自我之思的无限可能相比,却是那么乏味和无聊。在目睹耳闻了克劳狄斯深夜的忏悔之后,在一阵阵自责的沉思之中推衍出来的是现实责任,道义和荣誉的荒诞。在现实中,哈姆雷特是失败者,但这是高尚的失败,是人意识到不可逆转的命运时所表现出来的高傲的失败。

作者对人类良知在特定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内心冲突的深刻探索。在和邪恶势力斗争时,哈姆雷特也不愿意求助神灵和任何权威,而是召唤,思考,展示了人性的爱与憎分明的本质特征,同时也给了我们生活中处理问题的启示。这,正是《哈姆雷特》的永恒魅力所在。

二.复杂的社会意识,造就人复杂的感情,比照出不同的自我。

也许,《哈姆雷特》是西方文学话语无尽的思想库。不同的思想者在其中看到不同的意识,比照出不同的自我。犹如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点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不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闹秘事”, (5)在哈姆雷特王子身上,人们看到个性的坚定和彷徨,行动的延迟和果断,忧郁和乐观,自信和自卑,热情和冷漠,理智和疯狂;个人感情强烈的爱与憎——恋母情结合对异性爱情的无奈;人生的思考——对生地怀疑和对死的思辨。这是一个凌乱无常,梦境般的主体状态,也是自我意识极强的主体世界。它集中地反映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主体确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这个特定的社会意识世界中,哈姆雷特面临各种意识形态的召唤:克劳狄斯的政治权力包容;鬼魂的父子伦理;奥菲莉亚的爱情;还有友情与勇气,正义和忠君意识。这些纷繁复杂不定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期望通过这个自觉的主体显示自己的存在。然而正是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繁琐的意识,透露着哈姆雷特强烈的爱憎,在哈姆雷特的思想与感情世界里,政治就是阴谋,国王犹如乞丐;超自然力量的真伪之辨也是个实践问题,有情人终归还是“罪孽”的滋养者。。。。。。面对这位诗人般的思想者,这位视现实为牢笼,口中念念“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哈姆雷特王子,我们总会心中涌动着一种冲动的向往,无性乎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会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哈姆雷特的味道”(We all have a smack of Hamlet). (6)

三.人的感情生活反应理想与现实。

马克思认为这“不仅失掉了王子的忧郁,而且连王子本身也失掉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二),第153页)。(7) 在这里我们也应该指出,哈姆雷特并不是在忧郁中蹉跎岁月,消磨志气,轻视爱情,相反,他怀着忧郁的心情积极地认真地思考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感到忧郁的不是应该做些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去做,怎样才能把任务完成得更好。因此,我们说,哈姆雷特的忧郁不同于懦夫或胸无大志的人的忧郁。哈姆雷特的忧郁就是忧国忧民的人道主义者莎士比亚本人的忧郁。

首先,哈姆雷特对于人和人性的赞美,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反对神道的赞歌。他大声宣布: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才能!仪表和举止多么优美,多么出色!论行为多么像天使1论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第二幕第二场) (8)

在这里,我们不难想象,哈姆雷特内心是善良的,纯洁的,充满着爱的,他对奥菲莉亚的爱情,并无任何显著的激情,只是静静地预感到一些甜美的需要,他天性中并不含有热衷于豪侠行为的成分,他必须在别人受到赞扬而他为了要战胜那些被赞扬的人时,他的热忱才能被激发 被鼓舞。

而奥菲莉亚内心温柔而恬静,她沉默的爱与哈姆雷特的爱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友好的女神——“机会”要来动摇这株树,它的果子就会落下来”。 (9)

其次,哈姆雷特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对践踏人性的社会作了尖锐的批判。他没有停留在对人性的抽象肯定上,而是深入观察,对惨无人道的丑恶现实,提出了血泪的控诉。他大声疾呼: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第三幕第一场) (10)

这伸张正义,捍卫人道的呐喊,雷霆万钧,震撼着罪恶统治的宫殿。深深体现了哈姆雷特下定决心“拼着血肉之躯,去向命运,死亡,危险挑战。”······“即使为了一根稻草之微也慷慨力争。”的憎恨之情。 (11)

那一句众人传颂的经典独白“To be,or not to be”,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真与假,善于恶,爱与憎,交战,“文字的诗韵内涵像诗学,转化为一系列流动的电影意象。”

对《哈姆雷特》的主题思想,下之琳先生提出“代表人民的先进思想和脱离人民斗争行动产生了悲剧——时代的悲剧”,“哈姆雷特性格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他在狂热地相信真理”。

总之,他的作品中的民主性的精华,将对我国的文化艺术起“他山之石”的作用,我们要“多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哈姆雷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参考文献】

[1]阮坤,《莎士比亚论稿》,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6年

[2]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安微出版集团安慰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张沛,《哈姆雷特的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黄必康,《莎士比亚名篇赏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张可译,《莎士比亚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7]李伟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8]《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语境,互文,多种视域》,復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9]《莎士比亚与现代剧——从亨利克·易仆生到海纳·米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论文作者:潘少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论《哈姆雷特的爱与憎》论文_潘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