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张娟

(江苏省海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病区 江苏海安 226000)

摘要:目的:观察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互动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锻炼、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互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同伴互动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互动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u=19.814,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两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互动组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环境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互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患者互动护理模式;住院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它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需反复住院等特点[1],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否认自己有病,往往拒绝服药,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坚持按时规律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互动护理模式(reciprocal peer support program,RPS)指使具有相似疾病、身体状况或经历的患者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彼此之间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及社会、情感、生活实践方面的支持的一种治疗模式[2],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及分享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的信心。随着医学跨专业交流发展,同伴互动支持成功运用于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3]。目前尚未见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封闭病区住院且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互动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18~61岁,平均(33.4±3.2)岁,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6例,初中14例,高中9例,中专1例,大专或以上10 例;互动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19~56岁,平均(32.2±2.8)岁,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5例,初中15例,高中10例,中专6例,大专或以上5例。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入院后经过阴性、阳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评定,减分率≥60%临床好转;(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分裂症伴有严重的躯体疾病;(2)器质性精神障碍;(3)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4)精神发育迟滞;(5)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退出标准:中途撤退知情同意、半途出院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锻炼、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向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宣教。

1.2.2互动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实施护理。

1.2.2.1 成立指导小组:选定在精神科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6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采取自愿的原则,掌握精神科的相关知识,熟悉运用个性化的护理程序,具有职业道德素质。另外邀请主治医生1名和参予量表的评定。

1.2.2.2同伴支持志愿者的选择标准:(1)符合ICD-10的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2)PANSS减分率≥60%临床好转的患者。(3)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对培训内容接受不感到吃力。(4)性格开朗,具有相对较高的沟通技巧、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5)愿意承担同伴支持的工作。1.2.2.3同伴支持志愿者培训的内容:(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预后。(2)防止复发,复发的征兆、早期表现。(3)发病时应对技巧。(4)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服药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5)不良反应的处理及应对方式。(6)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7)志愿者的角色认知、人际关系培训包括敞开内心、分享自己的经历,给予同情、信息、鼓励。

1.2.2.4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采取互动小组形式开展工作,互动组分为6组,每组7人,同伴支持志愿者通过培训合格。定期(每周2次,每次30分钟)组织患者病情交流及分享、组织患者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患者彼此分享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组均有一位专业护理人员参与其中,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患者与自己的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达到互动支持的目的。应特别注意,在同伴教育中护理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主持人的身份,侧重正确知识和核心信息的传达,而不将知识的讲解作为重点。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同伴互动者,与互动对象经历、背景相似,面对同样的健康问题,同伴互动活动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个彼此分享经验,沟通病情的过程。当患者出现拒药、藏药或不肯服药时,同伴支持志愿者适时给予指导。

1.3工具

1.3.1服药依从性评定

将服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级。完全依从指患者主动按医嘱服药;部分依从指患者需在医护人员监督下被动服药;不依从指患者有藏药、拒药、扔药行为。

1.3.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L-BREF)[4]

共26个条目,用来评估4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每个条目以1(很差/很不满意)~5(很好/很满意)计分,部分条目反向计分。各个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相加的平均分再乘以4得到,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3.3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5]

用于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3个分量表:阳性症状分量表(7项)、阴性症状分量表(16项)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16项)。每个项目1(无)-7(极重度)评分。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越高,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的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464,P=0.157);干预后互动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u=19.814,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常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近年来,患者的生存质量逐渐成为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9]。Campbell[6]等发现,当健康状态阻止患者去做他想做的事时,将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指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互动式交流及支持,可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信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互动护理模式是患者间相互分享经历,相互接受来自临床医护人员教育,尤其是面对药物使用压力的患者[7]。同伴互动可以在同病相怜的基础上,更容易接受来自于同伴的情感支持和言语劝说,而不是单纯接受医护人员枯燥不易理解的教育,同时部分组员表现出来的自信、乐观情绪会对组内患者起到积极向上的影响,即暗示和榜样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WHOQOL-BREF评定中环境领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互动组患者在WHOQOL-BREF评定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互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服药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疾病的认识水平、依从性和执行力;且同伴互动给患者提供了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增强了患者的归属感,善于倾听患者心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相应地抚慰,促使患者扩大交际范围,宣泄心理压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存质量[8]。

综上,患者互动护理模式通过患者间互动交流,定期为患者举办知识讲座,让患者彼此分享治疗心得体会,激发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热情,增强其自信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9-90.

[2]王晓燕,马丽,李丽丽.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在社区初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7,15(3):268-271.

[3]葛艳红,张丽华,高俊香,等.同伴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启发[J].全科护理,2015,13(8):693-695.

[4]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5]何燕玲,张明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1998,7:353.

[6]付凤齐,王志稳,万巧琴.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30-132.

[7]吴婷.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16)::21-24.

[8]刘敏,李国宏,张扬.同伴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24):98-100.

[9]章小彩,李琳,孙榕英,等.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10):922-925.

论文作者: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  ;  ;  ;  ;  ;  ;  ;  

患者互动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