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论文_夏月1,朱石2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论文_夏月1,朱石2

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5

摘要:水文地质,作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在具体施工前,要做好相应的地质勘察工作。勘察工作的质量不仅会对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的场地,可能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合理有效的实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地下水的参数进行了解、很好的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对工程质量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勘察的危害性等都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

1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关于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应用的范围是比较广阔的,大多包括在公路、铁路、大型建筑物等工程在用地区域之内进行的地质条件勘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测。而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研究。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关于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下面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工程建筑用地区域所有范围之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明确,对该地域地下水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范围进行判断,评估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以及危害系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合理适用的治理方案;其次,对工程建筑区域的地基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建筑物自身特征对水文地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做好相应的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报告,为工程在建设时期提供有利的参考;最后,对承压含水层的状态进行判断,主要判断其對基础地基下部底板突破的概率。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地下水位升降变化

2.1.1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上升是比较常见的地下水变化之一。受地质因素的影响,例如含水层结构变化、总体岩性产状改变、降雨量、气温等水文气象因素以及人为灌溉、施工等因素,或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都可以引发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的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种危害可以表现在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此外,地下水位的上升还可能会引起具特殊性的岩士体的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等,甚至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发生。

2.1.2水位下降

在用水量极大的当下,水位下降问题的发生愈发频繁。人们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千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都可以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也可以说,人为因素是地下水下降的主导因素。地下水的大幅度下降对地质工程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从地面的角度看,可能会引发地裂、地面沉降以及塌陷等地质灾害以,从水资源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源的枯竭、水质的恶化等,从岩石以及建筑物方面来看,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会威胁到岩土体以及建筑物的稳定性。此外,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还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

2.1.3水位频繁升降

水位頻繁升降对岩土结构、建筑物、胶结物、岩土工程等造成一定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对于膨胀性岩土来说,会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现象。而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就会更加频繁往复,进而导致其膨胀收缩的幅度不断增大,最终引起地裂造成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还会引起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土层中的胶结物中的铁、铝等成分淋失,而土层没有了胶结物,就会变得松动。再加上含水量的孔隙比逐渐增大,压缩的模量和承载力就会降低,从而为岩土工程的处理和选择带来一定的阻碍。

2.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所造成的危害,在近些年时有发生。在自然的状况下,地下水的水动压力作用薄弱,一般不会造成危害。而近些年,人为的地下水干预,进行各种各样的工程活动,使得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有所改变,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移动动水压力,就很容易引起岩土工程的一系列危害。例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地下水动压力作用所造成的危害一般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要想解决其带来的危害,就要系统地分析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危害的形成条件,从而找出详尽的、科学地、可实施的防治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制定整体的勘查规划

预防和治理水文地质问题,减少因为水文地质问题出现的工程损害,那就首先要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加强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地下水的种类、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周围的地质因素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得到工程勘察区域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以便更好的对该区域进行勘察后的分析工作。此外,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合,要制定完善的工程修复建议和措施,针对已经探明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软质岩层、膨胀土、盐渍化土地等不良地质设计出相应的改良施工方案,避免水文地质问题进一步扩大或严重。

3.2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实际勘察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地质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实地勘察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实际勘察。内容包括水位变化、水流走向、径流量变化、本地区近20年水位变化资料、地质结构类型、岩层渗透性、颗粒状态及浸润情况等,勘察记录的越详细,越能发现水文地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方便。

3.3加大地质勘察监理力度

工程地质勘察是周期性的工作,因此,勘察工作需分阶段进行。一般来讲,地质勘察监管工作是技术性的工作,从工程性质上看,它属于技术咨询类工作。为保证地质勘察效果,要求监管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但从当前看,地质勘察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勘察流程不符合规范。故而,工程施工中应将重点放在勘察流程的监管上。

3.4保证地下水位、潜水位正常

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潜水位不稳定现象,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高度重视此问题,并加大引水管道、给水管道的监管力度,若操作中出现管道渗漏问题,需立即修复。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地下水的抽取、采矿的管理,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立即纠正,并加大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从根本上规避施工隐患。此外,加强水理性质的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和地质勘察工作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理性质包含透水性、持水性等,为提高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需加大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其的分析、测试,得出准确性的数据,保证地下水分析的真实性。相关研究认为,水理性质除改变岩土强度外,还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重点评估工程地质问题,比如,若地基压缩层内存在细砂,应预测引起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工程地质勘察中,根据工程情况、需求,提供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查明提供保障。

3.5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1)根据勘察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对水文进行工程影响性评价,预测水文影响的可能性和机率,并提前做出应对预案。(2)施工地区及周边水文地质勘察要详尽而具体,数据要真实可靠,对数据进行分项处理与分析,为工程提供数据参考。(3)工程区域地下水变化因素探查,寻找变化的根源问题,并制定应对方案来预防对工程的影响。(4)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有针对性地进行水文地质评价,使评价内容重点对特殊地质构造(如软岩、强风化岩等)倾斜,以便为工程施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资料。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其最重要的环节,在建筑施工中水文地质条件是给建筑物造成安全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开展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对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必须要提高,同时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预防工作做到位,以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促使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杰,崔英华.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山西农经,2015(10):83.

[2]李红珠.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5(48):210-211.

[3]马占彪,谭琳,翟云阔,韩冬冰,陈雪娇.探究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危害[J].内江科技,2015,36(08):81+90.

论文作者:夏月1,朱石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论文_夏月1,朱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