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星海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且开始向高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桩体的承载力,通过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桩体承载力会显著提升,而且施工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注浆管;压水试验;注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桩体沉渣及泥皮问题,有效的提高固化桩的承载能和,降低后期沉降量。而且在实际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过程中,通史节省材料的使用量,施工更为便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其将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的优点相结合,在压力作用下将水泥浆液注入到柱体附近的土层中,通过加固周边的土体,形成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复合土体。其在多种地质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实现了施工过程中沉渣和泥皮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和柱体的牢固性。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其在解决沉渣及泥皮问题的同时,可以提高粗粒土与细粒土的承载力,增强整体工程桩基的承载力。在对地质条件具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对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减少了对桩基直径和长度的依赖,提高了桩基的牢固度,降低了地质结构对桩基带来的影响。可以说通过应用灌注桩后注浆天涯啊技术,不仅整体工程施工难度下降,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钻孔施工
根据具体的施工标准要求,利用钻机进行钻孔作业,准确安放钻机的位置,合理控制钻孔的偏差度,在具体钻进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头的垂直度,避免出现孔洞误差过大的情况,严格控制倾斜率。同时还要根据施工方案设计要求来对孔洞的深度进行控制,钻机施工过程严禁出事中断情况。注浆孔成型后,宜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对孔洞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与施工要求相符,在孔洞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清孔作业,对孔内的碎石和浮土进行清理,避免影响到注浆的质量。
2.2注浆管的制作
在具体制作注浆管时,注浆管直径宜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来确定,并分为三段进行制作。其中端部为花管段,在此部门的侧壁上要设置出浆水孔,孔洞直径控制在6~7mm,并在制作过程中利用塑料薄膜或是橡胶模将花管段包裹起来,利用铁丝在外部进行绑扎,这样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浆液渗漏问题。在制作中部直管和上部带丝扣接时,要根据具体的标准作业,保证注浆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2.3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在灌注柱后注浆施工过程中,其中注浆管安放和下放是较为关键环节。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将钢筋运至施工现场,检测钢筋的质量和力学性能,严禁不合格的钢筋材料在施工中应用。根据注浆管道要求来制作钢筋笼,采用点焊方式来对主筋与箍筋搭接部位进行固定,确保钢筋笼的牢固度。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一旦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点焊方式将注浆管与钢筋笼焊接在一起,保证管道之间连接的正确性。具体焊接施工时,要求保证焊接的连续性,每个节段管道安装完成后宜将水灌入到管道中,对管道的密封性进行检验,一旦发现存在渗水问题,及时分析渗水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花管的端部应超过钢筋笼底端20cm的距离,保证注浆施工的质量。待注浆管安装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将其下放的注浆孔内,注浆管的顶部应与地面保持20~30cm,并将注浆管口封闭起来,避免出现孔口堵塞的现象。
2.4压水试验
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还需要进行压水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检查注浆管道的质量,包括其密闭性以及内部通畅性,防止在注浆的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或者是漏浆的现象,影响注浆施工的质量。将高压水压入注浆管道之中,持续3~5min,严格控制注水时的压力,避免由于注浆压力过大出现注浆孔坍塌的现象,一般需要将压力控制在0.5~1MPa。同时通过压水试验也能够将附近的泥浆和沉渣进行有效的清除。在压水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观测孔洞的状态,如果出现充盈系数过大或者孔洞坍塌的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通过压水试验能够冲开混凝土覆盖层。
2.5注浆流程以及时间的控制
严格遵循规范性要求来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控制好注浆的流程以及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成桩3d之后实施灌注桩注浆工作,最晚的情况下,不可以超出30d。在提升成桩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好周围的环境,以免由于环境发生改变而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最后,注浆流程表现为:首先实施桩端注浆工作,然后对桩侧进行注浆。假设注浆桩属于多层断面桩类型,那么遵循的流程便是自上而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控制好间距,最少的情况下不可以低于2h。
2.6合理的对注浆参数进行计算
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来计算灌注桩注浆参数,将注浆量作为施工过程中重要控制指标来开展具体的灌浆操作。特别是在沙土层中,需要对注浆压力进行严格控制,,针对注浆参数进行合理计算,确保注浆参数的准确性,为注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7注浆施工
在进行注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控制注浆的压力和时间,其中注浆的压力应根据压水试验的压力以及当地的地质条件确定在注浆过程中所需要的压力,同时还应根据桩身的不同长度来进行压力的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试注施工,确定出最佳的注浆压力。若在注浆的过程中出现压力过低或者冒浆、串浆的现象,可以采用间歇式注浆的方式,每次注浆的间隔时间控制在30~60min。在桩体附近的注浆量达到设计的要求之后方可停止注浆作业。在注浆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桩体得到有效的加固。
3结束语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将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物抗震强度,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宜根据具体的规范要求来进行灌浆操作,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伟.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9-10.
[2]张志勇.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1):12-13.
[3]陈华越.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3):160-161.
论文作者:刘金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注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孔洞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压力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