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论文_魏代娟

基于智能电网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论文_魏代娟

摘要:为保障智能电网更好地发展,对基于智能电网的直交流电相互转换技术、输入清洁能源技术、能量转换技术等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帮助建设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同时,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智能电网;机电工程;技术应用

0 引言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业化进程中使用过多矿石资源,致使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1]。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将导致未来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减少。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的电能生产形式多以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主,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显著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消纳和调节能力,有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以其自愈能力强、兼容性强及先进性等特点,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方向[2]。对于大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能针对其干扰或故障进行智能控制,减小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受损范围,有效保障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安全。虽然电网的智能化与科技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因此,对智能电网领域中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进行研究,能帮助中国智能电网领域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1 智能电网组成及需求分析

智能电网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其系统由输电系统与自动化配电系统组成,是可靠性高、有效性强、协调性强的电力系统。智能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实现有效、安全的实时信息传递[4]。随着社会对电力供应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稳定性的需求持续增加。

2 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 直交流电相互转换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危机成为全世界都在探讨与应对的问题,这也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发电不稳定、地域性差异、季节性差异等问题。智能电网中直交流电相互转换技术的应用,能帮助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电能传输。智能电网的传输电能主要分为交流电与直流电两种。交流电可分为恒频交流电与变频交流电。因此,直交流电相互转换技术的应用能实现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的相互转换使用,确保高频开关电源在计算机设备上的正常使用。

2.2 远距离输电技术

智能电网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智能电网形成独有的特色,国家也提出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通过对华中、华东、华北三大交流电网的规划,中国智能电网向着大容量、特高电压的供电方向发展,因此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等成为发展重点。而直流输电技术的使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技术更加适用于远距离输电,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智能电网在工作中对电能工作状态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保证整体运行的稳定性,需确保电能与电网的高质量传输。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应用能通过谐波抑制技术与无功补偿技术,保障智能电网在工作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电能质量,并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清洁能源技术

高压电力的传输是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清洁能源的辅助。清洁能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输电能耗,还能提高电网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使输电水平得到提高。

2.4 能量转换技术

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社会能源需求向着低碳环保方面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为切入点,因此智能电网建设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在国际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能源转换技术还在发展初期阶段,未来提高再生能源利用率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2.5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智能电网理论上以交流电形式为主,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利用直流输电。因此为满足电网实际正常输电需求,需利用直流输电技术实现电网的整流目的,这种应用在实际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也成为今后长距离传输发展的主要方向。

2.6 配电自动化技术

配电作为智能电网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根据智能电网总体规划进行各类新能源电源接入工作。在配电环节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在提高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配电网故障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

3 结语

为满足社会能源需求,智能电网以其自愈能力强、兼容性强及先进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快速发展,虽然中国的智能电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会在实际应用中逐步丰富与完善。为保障智能电网更好地发展,对智能电网领域中直交流电相互转换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能量转换技术等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帮助建设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同时,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雪松,杨万清,夏元斗,等.基于认知的智能电网家域接入控制网络非合作博弈功率控制算法比较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12):2529-2535.

[2] 张彦涛,秦晓辉,汤涌,等.输电线路工频动态相量模型在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18):5294-5302.

[3] 熊岩,许建中,赵成勇,等.考虑相对误差和计算复杂度的MMC最佳等效仿真电平数的确定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7):1859-1867.

[4] 沈雪青,张玉勤,蒋业华,等.SPS 烧结 Ti-35Nb-7Zr-5Ta 合金在 Hank's 模拟人工体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6(6):543-548.

[5] 何远怀,张玉勤,蒋业华,等.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对 Ti-13Nb-13Zr 合金在人工模拟体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22(2):190-197.

[6] 刘文贞,陈红岩,李孝禄,等.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混合核 ε-SVM 在混合气体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6,29(9):1464-1470.

[7] 杨苹,陈敬峰,彭嘉俊,等.微电网系统建模的挑战—“智能微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专题(前言)[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7,34(8):1046-1052

论文作者:魏代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论文_魏代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